为了迎合人工智能,我们把自己变成了机器!

百家 作者:尖刀制造 2018-05-09 03:56:59

跨界跨的多了,也许会让人感觉我是一个做事情很不专注的人,垂直领域的事情深挖一下不好吗?为什么非得选择跨界?跨一个领域不就得了,你怎么什么都要去踩一脚呢?围绕这些好言相劝,或是来自不同角度的质疑,我着实听了很多很多。


跨界跨的多了,当你达到“自通”的自信时,你会发现从不同的社会角度,看原本单一角色的“质”的问题,很多问题将不在是大部分人所认为的那个样子,于是继《搞人工智能不如养一条好狗!》后,我写下了这篇可能又让各位觉得很异类的文章。


虽然做的方向不一致,但所有做人工智能的从业者终极目标是相同的,人工智能的上游核心目标就是让机器像人类一样思考,但是我们落地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我们处于一个“非结构化”的多元社会环境里,这个环境里杂乱无序并且什么都可能发生,且目前为止这些问题是无法通过“更智能的人工智能”解决掉的。


于是我们为了让“人工智能”更好的落地,我们建立并制定了各种“新规则”也就是大家口中的标准,我们一直努力让机器学会像人类一样思考,却在努力的过程中,潜意识的将我们自己的大脑同质化的像个机器!


是的,当机器无法在一个结构化环境里灵活应用的时候,我们正在试图改变自我,将自己束缚于一个结构化的生活环境里,以满足机器智能化的需求。


这就是我为何调侃,搞人工智能不如养一条好狗的原因!


什么是结构化社会?


粗略的来讲,结构化社会等同于“规则”,在自动驾驶领域,过马路我们要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当发生应急情况,我们要主动给110、119、120让路;如果前面路况拥堵,我们应该继续的合理排队;如果前面发生车祸,我们应该“有序”避让。


这些都是规则,如果马路上所有的汽车和行人都能够达成“结构化”社会的规则共识,严格按照这个规则来生活的,那么自动化驾驶技术,想要上马路其实并没有那么难!


所以很多搞自动驾驶的从业者,会把黑锅丢给“不守规则”的人,认为他的人工智能,因为这些不守规矩的人,提高了门槛,很多行外人看了这些抱怨也觉得好像很有道理,认为“不守规则”是人工智能落地的最大阻碍!


搞智能家居的也是一样,甚至更可怕,比如上一代某公司推出的“智能生活”,在很多响应场景里设定了“响应”时间机制,比如起床窗帘,如果你那个时间不起床,那么窗帘也一样会打开。


这样还算好的,有的干脆设定为传感器红外响应机制,比如你走到某一个地方,它就应该打开/或者关闭,家里不能养宠物,不然你的宠物一定会找到自己的新乐趣。


现在新一代的就要智能一些,要采用“声控”方式做控制,但是同时也要做唤醒机制,比如你要喊个XX,它答应了你再下达命令,不然你老婆随意说一句:“你再不理我,我就把电视关了”,你的人工智能会回复你一声:“好的”!


这都是产于结构化社会规则下的,人工智能逻辑!


当前仍是自动化


当前的人工智能,仍然徘徊于“固定规则”的社会化环境下,依托固定规则执行大量逻辑,所以仍然处于“替代人工的高级自动化”层面。


严格来讲,它并不需要所谓的像人类一样“思考”,通过程序代码中的if、then问题就可以解决的,只能算得上是,像机器一样执行和响应。


比如我们熟悉的Siri,如果你未下达指令,它会给你这样的提醒!



通过引导固定语句,来告知你该如何使用某项技能,没错,这都是结构化的引导模式,所以很多“人工智能”产品,比如“智能音箱”里的话术,“给我妈打个电话”会变成“打电话给妈妈”,“导航回家”会变成“告诉我回家的路线”甚至是“导航至-XX省-XX市-XX地”,没错当前奔驰的智能导航就是这样的话术引导。


如果你提出了你口语化的内容,没有按照固定“结构化数据”已收录的规则提出语句,你都会收到“我好想听不明白”一类的警示语句!


结构化社会在扼杀创新


中国式教育其实就是典型的结构化教育,比如,我们从小就知道“中国地图是一只威武的雄鸡,朝东东北三省是鸡头!”


于是天涯上,曾经就报出了这样的画面。



上学那会儿我经常会和老师提出不一样的解题思路,或者对待某个文言文语句的“解义”上,某篇散文的创作背景解读该是如何如何。


最终老师给予的答案差不多都是:“如果你想考试拿分,你就按照我说的做!”


这种“教育方式”,其实就是告知结果式的“死记硬背”教育,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应付各项考试,并不是因为我学习好,而是因为我的记忆力突出,我去背下大部分的“答案”,用以在考试上拿到好的成绩。


这种社会化教育,就是一种机器思维,所以之前看到“XX人工智能机器人”PK多少个小学生脑力算数的报道,我曾公开发表过鄙视和冷嘲,用不确定的人脑记忆力来PK的机器的我“绝对”存储能力,这本身就不是一个维度的公平竞争。


甚至,提出这样维度的“人脑与机器人比对”我觉得就是一种“弱智”的作秀行为!


当思维都被固化变成“可以”、“不可以”,这个东西是“XXX”、它是干什么什么用的、甚至到众多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学家来研究的“刻画符”、“象形字”,把这些结果当做标准答案,我认为都是一种“抑制”创新的行为。


可以有“专家学者”的标准答案,但是我们应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用以维持我们的创新力。


过往我一直对工具做定义,我认为工具就是帮助人类提高效率(偷懒)而存在的,前段时间和朋友聊天,大家聊到了算盘口诀的话题,恍然发现,我们已经忘记了算盘该如何用了,甚至如何笔算都跟着一并忘记了。


我们过度的依赖于过于方便的计算器,只注重结果,而渐渐忽略过程,这是科技技术的前进推动了社会进步,但反之也是人类能力的退化,是创新力的退化。


已经习惯于一种:“当前时间点最高效的效率工具的使用而获取结果,自然也就慢慢的丧失了自主思考,如何获取当前结果的过程思维。”


这样的习惯,让我们渐渐丧失创新力,沉迷于如同机器一般的“规则”条件下,所谓的“专家”在创造规则,哪怕这项“规则”看似很有道理,于是就变成了“标准答案”,即便是这项“标准答案”存在弊端,也一样不允许你来反驳。


我们终将和机器一样去思考,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这项任务该如何做,而慢慢忽略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


有一句情话是“爱情可以让一个人变傻!”,我想,这事儿不止于爱情,结构化社会环境也会一样!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