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版高铁“座霸”事件:群体责任心的“崩溃”

百家 作者:互联网观察 2018-09-21 13:34:05

9月19日,一则女性乘客与乘警争执的视频在网络上传播。据悉,该女子乘坐的是G6078次列车,争执原因是女子执意霸占靠窗座位所导致。

该女子撒泼耍横不配合乘警的行为被传播后,人民日报官微发表评论《冒犯规则,“霸座女”该受惩戒》一文,称:殷鉴不远,却不思省思,岂可宽宥?

随后,衡阳铁路公安处官微9月20日通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之规定,对周某某处以罚款200元的行政处罚。

广州铁路局9月20日官微发布通报:根据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下发《关于在一定期限内适当限制特定严重失信人乘坐火车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的规定,在铁路征信体系中记录9月19日G6078次列车旅客周某某信息,并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其购票乘坐火车。

正如人民日报所说,“座霸”事件不久之前就引发了争议,为何很快就重复上演了呢?我开始对之前的看法产生反思,觉得有必要谈一谈群体责任心的议题:

群体责任心在我内心是个负面词,因为它太脆弱太容易被利用,撇开政治和历史案例,从城市文明制度建设上,也是一件令人压抑的事情。

学界有不同的名词和现象说明群体责任心的不靠谱,最为主流的有“群氓”话题、“道德滑坡”话题,这反映了群体责任心的两个极端,在高铁“座霸”类似的事件当中,会同时产生并酝酿。

首先,“大多数人的暴力”这个议题我不止一次谈及,我始终认为人肉和批斗是社会不公和阶层矛盾的发泄口,根源在于群体在情境中失控,被情绪主导、煽动而出现不理智行为。大众做这些行为时,有战斗获胜的满足感,之所以叫做网络暴力行为,因为参与者自身也感受到这种快感。

其次再谈“道德滑坡”这个议题,它的根源是制度衰落,表象是个体行为的无情冷漠。政治学家 詹姆士·威尔逊 和犯罪学家 乔治·凯林 有一个著名的“破窗效应”理论,是说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却没有人维修,就可能使人受到“纵容”而去打破更多窗户,久而久之就成了犯罪滋生的温床。

在美国,检验一个街区是否安全就可以看窗户完好程度,无人或者少人的街区,小偷抢劫犯也会用砸窗户方式试探,假如砸了几扇之后没人维修、没警察管,他们就要大肆盘踞了。

在中国最多的则是人们对公共空间的侵占,一个摊贩违规占据了城市空间,很快一整排都来了;一个海滩上有人扔了垃圾,很快几顿重的垃圾就来了……

这些东西都是人类共享的心理现象,但也有文化和历史的因素在影响。在女版高铁“座霸”事件中,侵占破坏公共空间和秩序理直气壮,让网友气愤并针对她本人,但是却没有人反思这其中的大背景是什么。

我个人其实对公共秩序破坏有着深刻体验,以前因为时间估算错误,在搭乘城际高铁时延误车已经开走,本以为要退票再安检麻烦一遭,没想到受到了检票员的通融,破例让我上了另一辆马上发车的车次。

因为这件事我对这个火车站的工作人员大肆夸赞,结果我的朋友们都知道了“可以通融”这件事,纷纷调侃拿我“口才”和“面善”来说事,实际上他们是心理是有不满的,表面夸我的他们,实际上在为“自己没有受到优待”这件事进行排解。

那个时候,我就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在破坏秩序,很快我就删除了朋友圈写出了我的想法:我本意不是在证明我获得了“特权”,而是我赞扬工作人员“人性化”这件事上,我觉得超过我的想象。

个人觉得,在高铁“座霸”等各类侵占空间、破坏秩序的案例中,这种把事实说出来的举动,也是一种“破窗效应”,就像两个毛贼交谈无意间说漏了嘴哪个街区萧条一样,这是会增加犯罪率的。这本应该是羞耻的,但是我们有时候甚至都意识不到这是羞耻了。

在最近几次乘坐高铁时发现,一些线路远没有过去那样安静、整洁和有秩序了,每个人都好奇别人在做什么,你也无法不去注意他们在做什么,即便对方在大声打电话、打牌、嗑瓜子,你也是无能无力的,最后只能在网上骂一骂素质落后。

wwwgx2016互联网观察

每天精选深度互联网业内文章

整理最新互联网业界资讯,欢迎分享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