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光1000亿后,共享经济全军覆没?!

百家 作者:首席营销官 2019-01-08 12:51:51

后台回复“宝典”免费获得《50本营销必读书+营销工具包》

作者 | 林川(已获授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来源 | 品牌头版(ID:ceozhiku)


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但当风停了,猪也会被摔死!

 

时值年关,共享经济的创业者们却没能撑到2019年,纷纷在2018年上演大败退。

 

前段时间, ofo押金难退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排队退款的群众从5楼直接排到了中关村大街上;摩拜的胡玮炜又宣布离职,摩拜彻底褪去了明星创业公司的光环……



共享单车凉凉,共享汽车也陷入了低谷。

 

最近,共享汽车APP途歌用户也了上演“讨债大作战。”有的用户申请退押金却等了好几个月都没有等到退款、官方客服的回应永远是财务正在打款中,于是不少用户亲自来到北京总部维权,搬电脑、砸花坛、喇叭喊话……

 

相比之下,小黄车的退款还算是和平的了。



一幕幕闹剧,都指向了同一个结局——共享经济全面崩溃!

 

共享单车投入超600亿,几乎全军覆没,很多共享单车企业,你我还没见过它的颜色,就已经消失了;共享汽车去年融资15亿,如今也是纷纷倒闭,至今没有平台能够实现盈利;共享充电宝曾经创下“40天达成12亿元融资“的商业奇迹,但如今也是均走到清算阶段…….

 


这一轮大洗牌之后,还会有幸存者吗?


共享是个筐,啥都往里装!现在的共享经济有多凄惨,当年就有多风光。

 

想当年,共享经济可谓是风头无量,自共享单车一夜爆红之后,形形色色的共享都冒了出来,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篮球、共享睡眠舱、共享衣橱……似乎啥都可以共享。

 

甚至有人还想出了“共享女朋友”这种奇葩的招数,当然,一推出来就被监管毫不留情地扼杀了。

 


这些乱七八糟的共享概念,似乎只是为了“共享“而”共享“,纯粹都是为了炒这波概念、赶着波热度,其实就是“伪需求”,我就不信了,难道我们就这样精打细算,连小小一包纸巾都必须要跟别人共享吗?

 

其实就连共享单车,也未必是真的刚需。比如悟空单车,居然想到在重庆大面积推广,可是这么“魔幻”的地形,哪来的单车骑行需求呢?

 

真正有价值的共享经济,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物品高价,经分享后成本大大降低。


比如纸巾这么便宜的东西,我们真的需要跟别人共享吗?


还有共享玩具,初看很美好,但是一来它本身价格便宜,物流成本说不定比玩具本身还高呢;二来家长都有玩具安全的考虑,一向舍得为孩子掏钱的家长怎么能轻信别人家的旧玩具;三来涉及到空置率和选品的问题,要讲究丰富性就会收不回成本,要讲究精品提高利润就不能满足家长们的需求。


物品使用权转移之后,仍然能够在你的掌控之内。


虽然我们应当相信大多数人是善良的,但是永远不要低估人性的自私与贪婪。


比如共享雨伞,2017年6月初,OTO共享雨伞在上海投放首批 100 把共享雨伞,免押金、免付费、不设密码锁,投放当天,雨伞全部消失。同样的情况发生在东莞、杭州、南昌等多个城市。


创始人是这么说的,“很有可能是新事物的出现引起了市民的好奇,被市民带回家研究了”。而另一位创业者对此表示,“藏伞于民才是我们的初衷”。



物品分享之后,你能从中获得收益。


现在的共享大战简直变成了烧钱大战,有多少商业项目有明确的盈利模式?



例如共享单车,一年的报废率和毁损率高的惊人,现在的存量无法根本满足“共享需求“,平台方不得不掏出大量的钱来购置新品,而这已经不符合“共享经济”中对于“既有存量资源进行共享”的定义了,本质已变为传统的租赁模式。

 

说到底,共享经济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创新,没有什么核心技术的支撑,因此进入门槛极低,创业者一窝蜂进入的结果就是同质化泛滥。

 

看似规模不断增长,但其实只是统计学的谬误——大多数用户都是先注册了小黄车,再注册了小橙车,还注册了小蓝车,看到有什么车就注册什么车,所以,表面的用户数量高增长,其实不过只是同一个群体而已。

 

同质化严重的结果就是,各个平台之间的竞争往往会变成烧钱大战,纷纷以补贴来吸引用户。


一旦钱烧完了、资本退潮了,那平台也就该倒闭了。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类似共享单车的故事,这些年来发生的太多了。当年的O2O倒闭潮不也是如此?

 

商业环境普遍缺乏创新、好项目稀缺的情况下,资本过剩的资本方一看到有热点,就会竞相追逐。看不懂商业模式不重要,先把概念炒起来、抢占住赛道,风口之下以后有的是接盘侠。


至于企业是否能良性发展、至于项目是否能真正满足用户需求,从来不在资本的考虑之内。

 

野蛮生长、过度营销,资本泡沫翻涌之下的创业项目乱象丛生,广告永远比实际要超前、运营速度永远赶不上推广速度,新闻热度不断攀升、而用户体验却在不断下降。

 

共享单车的本意是“解决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是为了方便交通,可是违规违停现象之严重,已经让它变成了阻碍交通的一大隐患。



其实共享经济死亡潮背后的终极原因,还是在于中国商业环境缺乏真正的创新。所以,你可以看到,烧了这么多钱,目前还活着的不过一个滴滴,而且还是在风雨飘摇之中。


 

在网上看到的一段话大概可以完美地描述我们存在的差距:

 

中国受过极良好教育的年轻人们,聚焦在被称为“创业导师”的中年男人们周围,一起彻夜不休地燃烧生命,只为在一轮又一轮如何送菜送饭、洗车洗脚、美容美甲、搭讪艳遇、借高利贷、联结窗帘和电冰箱的挑战赛中博出更好的名次,然后击鼓传花,快速传给下一棒......

 

大西洋和太平洋彼岸很多巨头公司的创始人,他们在骨子里并不是商人,而是geek。热衷于创造新奇的事务,热衷于解决难题,热衷于在某个极细分的产品上把质量和性能或功能做到极致,这是geek的天性......

 

创新,在这一刻,非常残忍的拉开了国与国之间的差距。




今天,你给首席营销官小星星了吗?

只需3步,就可以点亮小星星

第一时间收看我们的精彩内容~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