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信的故事,我们统统都想错了

百家 作者:36氪 2019-01-11 14:27:29

关注并标星36氪

每天3次,打卡阅读

更快更深刻洞察互联网商业

━━━━━━


 

既不克制,也不焦虑。




文 | 高歌
编辑 | 张雨忻



微信8年,日活10亿,张小龙在2019年的微信之夜花了4小时,打破了我们对微信的认知。

他首先否认了微信的“克制”。事实上,微信只是在遵循一种好的设计原则,有坚持不变的,也有必须改变的,“不会因为害怕用户的抱怨就不去改变它”。

其实用户的抱怨一直都在,“每天都有5亿人说我们做的不好,还有1亿人想教我怎么做产品。” 张小龙说。但信奉用户至上的他也认为,“好产品需要一定的独裁,否则它将包含很多不同意见以至于产品性格走向四分五裂。”

微信也不焦虑,张小龙说,“不必讲微信又焦虑了,我们真的很少思考竞争对手这回事,如果有竞争对手,就是我们自己。”

微信也永远不会把用户停留时长、扩大用户数作为目标。当抢夺用户时长成为了“头腾大战”的焦点,张小龙却表示,“这两年业界目标变成了所有App应该尽可能多地去抓用户停留时长,这个是违背我的常识的。” 张小龙坦承,微信团队没有kpi,但这并不妨碍它变得越来越好。

关于微信,我们究竟有多少事情想错了?

既不克制,也不焦虑

“微信并不克制,我们的词典里没有克制这样一个词。”张小龙说。

他举例说,微信从来不做节日运营或者logo变化,很多人会说微信很“克制”,但其实这并不是克制的结果。“本质上,是因为微信一直在遵循一种好的设计原则,原则之下,既有坚持不做的,也有必须改变的。”

微信最近的一次7.0改版就是一次不小的变动,张小龙似乎也预料到了这次改版会给用户带来的不适,所以他“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一直在新旧版本之间不停切换”。

但在这种牵一发动全身的改版面前,张小龙一直很坚定,“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让产品往前适应这个时代,而不是害怕用户的抱怨就不去改变它了。”

近一年来,对微信的抱怨变得越来越多,“微信变得越来越重”、“越来越不爱刷朋友圈了”、“微信使用时长在下降”等都是来自用户的声音。这背后,是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的迅速崛起,瓜分了用户有限的注意力。

对此,微信焦虑吗?张小龙的答案很干脆——不焦虑,在他3小时的演讲中,“慢”和“耐心”这样的描述出现了很多次,他也的确在通过一次次的改版迭代耐心的修复着他眼中的“微信的偏差”。

此外,张小龙很少思考竞争对手,“如果说有竞争对手,就是我们自己,我们的组织能力能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 他判断,自从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出现以来,三五年就是一个时代了。时代迭代的更快,催生的需求也更快。去找到并面对未来的需求,才是微信在10亿用户关口所要做的事情。

不追求用户停留时长,也不追求扩大用户数

几年以前微信有个版本,让用户放下手机,多和朋友见见面——现在这个观点也没有变。张小龙称,微信永远都不会把用户时长作为一个目标。

“这两年业界的目标变成了所有App应该尽可能多地抓住用户的停留时长,这个是违背我的常识的。”他谈到,每个人一天只有24小时,互联网人的使命不是让所有人把时间都花在看手机上,技术的使命应该是提高效率。

效率,才是微信千方百计想办法要实现的。比如突然想要给一个人发信息,但是一下子想不起他的名字了,而微信能提供一种更聪明的联想能力,帮助用户在忽然短路的时候找到想要的信息,才是微信看重的能力。

尽管微信如今已经是用户量和日活、月活用户数最高的产品,但张小龙却说微信的目标从来都不是扩大用户数,也从未刻意达到这个目的,“我们用户数的增长是自然而然增长的过程。”

至今他仍然很庆幸微信2.0时期所做的正确决定:第一,没有批量导入某一批好友,而是用户手动一个一个挑选;第二,在一个产品还没有被验证只能够产生自然增长的时候,没有去推广它。

在旁人看来,微信是个“异类”,这让张小龙感到既惊讶又自豪。自豪微信的与众不同,惊讶在于,微信只是守住了做产品的底线,居然就与众不同了。

小程序不是流量生意,小游戏也不是为了赚钱

当小程序创业者总是乐此不疲的在一起讨论如何更好的利用微信流量时,张小龙却说,”不能因为拥有流量,我们就要分发流量。”在他看来,“如果只是希望借由小程序载体,来做一个流量的生意,我一点都不看好。”

小程序没有kpi,“因为它是一个全新的东西”。甚至,在张小龙宣布要推出小程序服务的那天晚上,当时微信团队讨论的是——小程序会有哪几种死法?当时团队心里想的不是小程序多么美好的未来,而是它有多难,会遇到哪些障碍是跨不过去的。

一开始,小程序入口的“犹抱琵琶半遮面”让不少人觉得小程序难有未来,只是微信团队的一个“小实验”,可张小龙却说,“做成小程序的决心非常大,只是我们并不急着一下子就要把它做成。”

“它毕竟是一个生态,所以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慢慢地培育它。并且经历了公众号的过程,也不希望一上来就有一批投机分子当做一种流量红利来滥用它。”入口逐渐开放的初衷也不是为了开发者,而是“让用户能更方便的找到自己想要的小程序”。

作为小程序当中的一个垂类,小游戏推出一年来,取得了很好的商业化成绩。而当外界都把小游戏视作微信的一棵摇钱树时,张小龙对这个产品的态度却是“不满意”。

“小游戏的原动力不是公司的一个盈利渠道,而应该是一个关于创意的平台。” 他提到,不是小型化的游戏套用一个小程序的壳就变成小游戏了,它可能一个小学生用课外时间掌握了小游戏的开发,开发一个小游戏给班里的同学来用,这是张小龙想看到的小游戏的样子。

而现状是,“真正高质量原创的游戏还不多,大部分游戏还是互相抄来抄去的,一轮一轮洗用户的流量。”

再往后一年,张小龙不希望只是看到收入又上涨了多少,而希望看到一年以后这里面特别多的游戏是一些从来没有做过游戏的人做的,充满各式各样的创意——他希望用这样的一种维度来衡量小游戏的成功。

做视频不是为了阻击别人,“视频动态”是朋友圈的反面

当我们都觉得朋友圈的活跃度在下降时,张小龙抛出了几个让人感到惊讶的数字:每天有7.5亿人进入朋友圈,平均每个人要看十几次,朋友圈每天的总浏览量能达到100亿次。

张小龙把朋友圈看作是一个“广场”,发朋友圈,其实就是把自己的人设带给所有朋友,并且能在这里获得高效的社交。但这个广场式的社交方式也有它的弱点——点赞或评论意味着你在广场公开大声的说了一句话,带来的压力感是比较强的。

微信在寻找,有没有一种新的方式能让用户勇敢地自我表达。近期改版后推出的视频动态(原时刻视频),就是要做朋友圈之外的另外一种社交模式。

当外界都在猜测,微信推出视频动态是不是为了抵抗来自抖音等短视频产品的阻击时,张小龙直接否认了这一点,“微信不会为了做视频而做视频动态,这是一件技术层面的事,不是微信感兴趣的,做视频只是为了提供一种更轻松的社交模式。”

张小龙说,视频动态是朋友圈的反面。这个功能提倡的是“真实”,而不是大家习惯在朋友圈里展示的“完美”。

有趣的是,当用户拍完一个视频时,微信给出的完成按钮叫作“就这样”,这直接体现着张小龙对视频功能的态度:这个视频可能并不好看,但是就这样了,我就发了。“他乱七八糟拍了,一点也不装饰自己,很真实,我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了他的世界,就是这样一种感觉。”

张小龙认为,虽然用户现在没有这个习惯,但将来视频的交流一定会取代照片的交流,原因很简单,因为视频包含的信息量比照片大得多。

在12月的员工大会上,张小龙引用了贝索斯的名言,“善良比聪明更重要”,这背后不仅是他对算法的一种理解,也是他对员工的要求。

而在1个月后的微信之夜,面向10亿用户,他以“万物之中,希望至美”作为结尾,充满真诚。8年过去,他依然希望微信作为用户的“工具朋友”,能为我们带来哪怕多一点点的希望。


标星36氪,每天获取圈内最新资讯

成为进阶互联网人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张小龙4小时演讲精选:微信是生活方式的工具,要做用户的老朋友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