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将活到100岁,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怎么办?| 36氪领读

百家 作者:36氪 2019-01-13 07:48:40

关注并标星36氪

每天3次,打卡阅读

更快更深刻洞察互联网商业

━━━━━━


周末早,不知不觉,2019已经到来,相信很多小伙伴在年初都立下了读书的flag,现在你的读书计划进行的怎么样了呢?


新的一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有所进步,为了这个小目标,36氪为大家开设了一个新的栏目【36氪领读】


未来每周末的早上,我们都会你推荐一本值得读的书,并提供一些书摘,希望我们都能坚持下去,让自己在今年有所收获。


本次推荐书籍为《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




文 | 36氪领读



我们目前已经指出,很多人会更加长寿。为了支付长寿人生中的各项支出,他们的工作年限会更长。在这个更长的工作生涯中,就业形势将发生戏剧性的变化,要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从而为更长寿的人生提供资金支持,我们需要了解这一转变的就业背景。

这立即引出了更加长寿带来的一个主要问题。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说过一句很有哲思的话:“向前看永远都是明智的,但高瞻远瞩总是困难的。”我们很难对未来做出预测,越是遥远的未来,不确定性也越大。在百岁人生中,不确定性的范围大大增加。

回顾过去的100年,今天的百岁老人已在他们的一生中阅尽千帆:两次世界大战,战争拼杀从骑兵转向了核武器;俄国革命和共产主义的兴衰;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的结束和第二次全球化浪潮的涌现;旧中国的没落和后来新中国的崛起,电力、广播电视的出现。

早期的福特T型车(Model T);第一次商业飞行;当然还有第一次载人月球飞行以及互联网的兴起。在家居方面,他们会看到自动洗衣机的出现,广泛采用的室内管道以及吸尘器,更不用说拉链和胸罩的引进了!

稍稍回顾一下这些变化,我们就知道,预测100年后的百岁老人所能看到的发展,明显是荒谬不可行的。处理这种不确定性是长寿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假设变革的步伐依旧,更加长寿的人经历的变化将比过去的人多得多。

正如许多技术专家声称的那样,变革的步伐正在加快,他们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变革。实际上,对于那些更加长寿又注定要工作60年的人来说,他们的工作对象、工作类型和工作方式都将发生重大变化。

但是,对未来就业形势做出具体的预测是愚蠢的,通过汲取过去的经验,考虑当前力量的轨迹,我们可以得出一些远见卓识。


新行业和新生态系统


行业改变


我们从行业格局变化问题开始。图3.1所示为美国就业形势在过去100年间的变化。1910年,1/3的劳动力是农民或农场工人,但现在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只占劳动人口的1%。再加上劳工和家政服务从业者,他们在1910年占美国就业人口的一半。

到2000年,就业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一半的美国就业岗位变成了办公室工作:专业人士、文职人员和管理人员。展望未来,随着信息技术兴起,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经济会做出反应,就业形势会发生更多的转变。

在应对原始经济供需矛盾时,一个经济体的结构会随时间演变发生巨大变化。一些行业会急剧萎缩。例如农业部门,农业在1869年占美国GDP(国内生产总值)近40%,到2013年只有1%。这是由于技术上的改进,特别是机械和化肥方面的进步,使得农业生产力显著提高,潜在供应量也大大提高。

但是,人口虽然增加了,他们对食品的需求与收入的增长并不成比例,所以供给大于需求造成了食品价格下降。价格下降的结果是农业生产总值大幅下跌,大量农业工人失业。

其他行业则大幅上涨。与农业相比,服务业在经济中的份额从1929年的40%上升到2013年的65%左右。这是因为,随着生活越来越富裕,人们就需要更多的服务。休闲行业的发展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20世纪,随着休闲时间的增加,休闲产业发展迅速,电影院、体育俱乐部和健身中心等设施的数量大大增加。然而,与生产率大幅提高的农业部门不同,休闲行业的生产力往往不会增加—一个瑜伽教练或美发师的生产力怎么会大幅提高呢?

需求不断增加,生产力却没有相应地提高,服务价格因此上涨,吸引了更多的劳动力进入该行业。价格上涨,就业和产出增加,大大提高了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

这种演变是历史常数,但正因为这是一个常数,新一代百岁老人会经历更多的转型和更替。未来会如何转变?我们的工作会是什么?

灵活城市和智慧城市兴起


不只是你的工作对象会改变,你的工作地点也会改变。我们目前正在目睹人类历史上最令人惊叹的移民浪潮,这是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


2010年,全球有36亿人居住在城市。到2050年,这个数字预计将达到63亿,相当于每个星期有140万人流向城市。3生活在城市,尤其是生活在智慧城市,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这种重要性似乎会继续增加。

为什么人们会大量向城市迁移?毕竟,互联网带来的美好前景是,距离将变得不重要,人们可以生活在任何他们想要生活的地方。

事实上,距离可能变得不重要,但是“靠近”却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向城市迁移的一部分原因是,在世界新兴市场,人们从农村和农业转向城市和工业。

但这不是人口迁移的唯一原因。在发达经济体中,人们也正在向城市转移,这反映了靠近创意和高技能越来越重要。

所以当一些工业城市衰退时,例如底特律,其他智慧城市也正在蓬勃发展,例如旧金山、西雅图和波士顿,它们的人口也在增加。这些智慧城市正成为拥有想法和高技能人群的交汇点,这些人希望接近其他拥有高技能的人士。

他们知道,创新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他们希望靠近其他聪明的人来推动彼此的发展,互相挑战。这些集群最初由大学和专科学院毕业的学生团体组成。

一旦这些高技能的群体成立,企业就会自然而然地向他们倾斜,因此更多这样的员工会搬到这一地区,因为这里的就业机会和工资比其他地方更高。这些集群就成了人才向往之地。换句话说,规模的收益越来越大,经济学家称之为“密集市场效应”。

智慧城市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也受到一些社会现象的驱动。近几十年来,被社会学家称为选型交配(assortative mating)的现象显著增多。换句话说,相比过去,现在的婚姻伙伴在教育和收入方面的情况更加相似。这一效应也在推动城市的发展。


失业的未来?

从英国工业革命时卢德主义者(Luddites)破坏机器到约翰逊总统设立技术、自动化和经济进步国家委员会(National Commission on Technology, Automation, and Economic Progress),人们一直在担忧,自动化会导致未来的失业。

这样的担忧情绪在世界各地高涨。我们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显著的技术创新,在60年的职业生涯中,简能否找到工作?

这是一个值得深刻讨论的问题,读一下参与者得出的结论是有益的。

硅谷企业家马丁·福特(Martin Ford)在他发人深省的分析中表示:“对就业的整体威胁是,随着创造性破坏的展开,受到冲击的主要是传统领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例如零售和商品准备,但创造会生成根本不需要雇用那么多人的新企业和新行业。”

10用麻省理工学院埃里克·布林约尔松(Erik Brynjolfsson)和安德鲁·麦卡菲(Andrew McAfee)两位教授的话来说就是:“计算机和其他先进数字技术正逐渐取代脑力劳动……就像蒸汽机及其后继者代替人工劳动一样。”


工作中空化


从1979年起,技术工人和技术水平较低的就业率均有所增加,但中等技工就业率则有所下降。劳动力市场已经中空,提供的就业机会多为高技能和低技能岗位,而不是中等技能水平的工作岗位。

要了解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我们要把工作视为一系列任务。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戴维·奥托(David Autor)及其合著者的办法是构建2×2职业分类法:工作所需的认知程度或操作技能水平以及定义工作为常规或非常规的任务情况。

12奥托所说的“常规”并不是指容易或无聊,而是指可以用一套精确的说明描述任务的执行方法。银行柜员做的就是常规的认知任务,装配线上的分拣员是执行常规操作任务的一个例子。

被技术大量替代的是那些涉及常规任务的工作。由于常规任务可以通过一组特定的指令进行描述,因此可以将这些指令编入计算机和机器人程序,交给计算机和机器人去执行。

看看大部分的亚马逊仓库就知道了,机器人将存货从货架搬给亚马逊包装工,同时向中央系统即时发送哪些产品被订购了的数据流。这个过程在不断进行,不需要人为的干预或决策。机器学习和传感器精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之成为可能。

劳动力市场中空化出现的原因是:许多只需要中等技能的工作都是常规认知工作或常规操作工作。基本上,技术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替代人力完成这些工作。

但这不是故事的唯一部分。要理解人们对技术如何塑造未来就业格局的争论,我们有必要考虑同时发生的其他事情。

技术在代替人类去做中等技能水平工作的同时,也起着和高技能人员相辅相成的作用。软件和计算机是技能和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员占据的行业,所以当它们取代中等技术岗位时,也提高了高技能人员的生产力,高技能人员的收入也随之提高。

随着这些高技能人员收入增加,他们对低技能者生产的服务需求也提高了。这些替代、补充和需求效应的净效应是劳动力市场的中空化。


未来的工作


这些问题都很复杂,但是期待长寿的人必须早早下注,选择一条他们要走的路。我们对他们有什么建议?未来的工作将是什么样?


职位空缺


在许多发达国家,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导致了人口下降,适龄劳动力数量减少。这种情况在日本最为显著。预计到2060年,日本人口将从1.27亿的高点下降到8700万。在这8700万人中,年龄在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将达到40%。

人口下降还伴随着人口数量庞大的婴儿潮一代的退休。即使他们会如我们的分析指出的那样,推迟退休,最终的结果仍然是造成大量空缺。

例如,英国公共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of Public Policy Research)预测,职位空缺的最大推手并非新工作的出现(扩张),而是人们从劳动力舞台的退场(更换)。

该研究所预测,随着婴儿潮一代退休,数以百万计的工作岗位特别是低技能岗位将出现空缺。事实上,在未来10年,即使是需要高技能的工作,其更换需求也将超过扩张需求,特别是在需要劳动力具备先进技能的新技术领域。

所以,与其担心机器人会抢走我们的饭碗,不如对它们的及时到来感到高兴,因为它们对促进衰减劳动人口的回升以及维持产出、生产率和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实施困难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尖端技术的发展虽然可能会很迅速,但其实施会大大滞后。例如,无人驾驶汽车在进入日常使用阶段之前,面临着大量的监管和法律障碍。

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在简的一生中,汽车有一天很可能会变成无人驾驶,但距离这一天的到来还有很久。

一些技术专家也认为,摩尔定律将在50年后开始受到物质限制而不再可操作。实际上,摩尔定律的原理是不断地缩小晶体管的尺寸,从而可以使一块芯片容纳更大的数字。

技术人员指出了这种做法的物理和经济限制。目前,我们要用先进的纳米技术来生产原子尺寸的晶体管,但这些纳米技术工厂的运行成本很高。

新工作岗位


一种有力的论点是,技术取代工作会导致大规模失业。然而纵观历史,经济学家指出,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从历史得出的经验是,技术进步会提高生产力和生活水平,从而鼓励人们花更多的时间去消费,因此,技术进步不会造成总体失业。

例如,虽然机器确实抢走了工厂工人的工作,但它们也创造了一大批新的工作。这些机器需要人来制造、维护和操作,就业机会正是来自这些互补性的工作。

不过,有人反驳说,这种情况仅在过去成立,它并不适用于未来,以后的互补性工作岗位相对较少。

以Facebook(脸书)在2014年2月以190亿美元的惊人价格收购WhatsApp(一款用于智能手机的跨平台加密即时通信客户端软件)为例:WhatsApp当时有55名员工,但该交易的价值几乎等同于拥有14万名员工的索尼市值。

这当然表明了技术对就业的影响,但这还涉及收入分配问题。WhatsApp本身的员工确实没有几个,但它拥有庞大的合作伙伴和配套生态系统,例如,产品需要互联网才能产生价值,互联网本身又创造了成千上万个工作岗位。

我们真正担忧的是“赢家通吃”的行业,一些人凭此赚了大钱,但赚大钱的人仅仅是少数。

从经济角度看,还有一个因素在影响就业。使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工厂和办公室往往更有成效,其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也因此下降。随着成本降低,企业要保持竞争力,就会降低价格。

随着价格下降,对该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上升,企业会雇用更多的员工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当然,每个产出单位需要的人会更少,但如果产出增加,这就可能不会造成失业。

那些仍然在就业的人确实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因为他们的生产力更高,而他们的收入会被用于其他行业的商品和服务。

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的技术创新,是创造新工作的另一个促进因素。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将出现许多现在想象不到但又不可或缺的新产品,它们的经济价值会得到证明。

机器将取代人力进行生产,甚至对教育的投资也不再足以确保职业安稳、收入可观。从经济角度来看,情况会乐观一些:技术也将带来补充性就业,产出增加,就业也因此增加;现在还不可知的产品会推动经济的发展,新的行业会被创造出来。


我们对简的建议是什么?

简现在是一个年轻人,期待着长寿人生的展开,我们之后将建立一些情景来叙述她可以拥有的长寿人生。我们可以从就业形势概述中看出什么?对这些影响的实现速度和就业的连锁反应,人们目前没有一致意见,但人们一致同意的是,技术正在并将继续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彻底调整。

那么,我们对简的建议是什么?技术发展后能够幸存的工作有两类:一类是人类拥有绝对优势的工作,一类是人类具有相对优势的工作。

拥有绝对优势,意味着人类在该任务的执行上,比机器人或人工智能的表现更优。回到波拉尼悖论和莫拉维克悖论,我们可以想象,人类现在在创造、共情和问题解决、自由往来和大量体力劳动方面显然比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更具优势。

在未来的几十年里,随着劳动力市场进一步中空化,这些工作将继续存在。但是,没有人可以肯定它们能存在多久。一些技术专家认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对这些任务的执行表现最终会超过人类。但即使是这样,人类仍然会在某些领域具有比较优势,这也就是未来产生高薪岗位的领域。

我们已经粗略地指出了未来几十年可能对劳动力市场造成影响的一些变化。但我们要回顾一下在本章开头引用的丘吉尔的名言。

在简的职业生涯之外的时间,这些预测几乎没有任何用处。这反过来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你很难做好准备。与杰克相比,简的工作年限更长,她会经历更多的变化,也会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所以她必须更加灵活,更要意识到她要在未来重新定位和重新投资。正如美国小说家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所说:“要做好应万变的准备,才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

作者:[英] 琳达·格拉顿(Lynda Gratton)

[英] 安德鲁·斯科特(Andrew Scott)


内容简介


21世纪初出生的人有一半的概率活到100岁,这在发达国家已经成真,发展中国家也正迎面赶上。

这就是长寿时代。如果我们以为长寿时代只是意味着老龄化、延迟退休、养老金缺口和劳动力短缺,那我们的视野仍然是流于表面。长寿时代带来的变革远超出我们想象之外:

  • 过去的受教育—工作—退休三阶段人生模式已不再适用;

  • 劳动力市场中空化会进一步导致贫富差距;

  • 更复杂的家庭结构和变化的代际关系会出现;

  • 新一轮产业变革,生物工程、计算机采集和碳替代会成为巨型产业;

  • 员工更少但通常更专业的企业组成的生态系统将成为增长点;

  • 智慧城市和零工经济兴起,工作和办公场所分离;

  • 个人对灵活性和多样选择的渴望,将压倒公司对体制和可预测性的需求;

  • 跨龄友谊将成为常态,老人不再是一个老无所依的“独立王国”……

面对这一切变革,我们做人生决定所参照的榜样和我们自身的人生经验都不足以应付这个长寿时代,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人生模式:

  • 三阶段人生变成多阶段人生,夹杂若干个过渡期;

  • 再创造比娱乐更重要,闲暇时间用来构建自己的无形资产;

  • 培养自己在创造、共情和问题解决、自由往来等比机器人更具优势的域,那正是未来产生高薪岗位的领域;

  • 喜欢老一套的、可预测的企业在人力资源和经营模式上必须全面变革;

  • 政府的关注点要从社保扩大到全方位的教育、婚姻、工作时间及更广泛的社会安排上……

作者简介


琳达·格拉顿(Lynda Gratton),伦敦商学院管理学教授,为MBA学生讲述关于未来工作和人力资源策略执行计划的课程。她被《商业思想家》评为最具影响力的15个人物之一,2015年被评为伦敦商学院最佳教师。

她还是美国人力资源协会的会员、新加坡政府人力资本咨询委员会成员,并且在欧洲、美国和亚洲多家知名企业担任顾问。她目前出版了9本著作,并在《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和《哈佛商业评论》等媒体发表多篇文章。

安德鲁·斯科特(Andrew Scott),伦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牛津大学万灵学院和欧盟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斯科特毕业于牛津大学三一学院,研究重点是各种长短期因素对政府和企业的影响。

他曾任教于哈佛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还曾任政府和中央银行的宏观经济学顾问,以及英国金融服务局的非执行董事。

译者简介


吴奕俊,硕士毕业于英国华威大学,现任教于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译有《习惯的力量》《敦刻尔克》《巴黎,巴黎》《宽容》《46亿年的地球物语》等著作。


如果看完想要了解更多书上的内容

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

抢先阅读这本

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



标星36氪,每天获取圈内最新资讯

成为进阶互联网人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谷歌CEO:风投之王如何用OKR帮谷歌实现10倍增长? | 36氪领读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