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隐姓埋名,“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去世!有他无人敢动中国!

百家 作者:科技每日推送 2019-01-16 13:07:15


这是悲痛的一天,这位为中国奉献大半辈子的伟人,在今天走了......


据光明日报今日报道,来自中国科学院的消息,于敏1月16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


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委员会写给于敏院士的颁奖词,也是对他一生的事迹的最佳凝练: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迄今为止,中国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仅有3位健在,他们是97岁的王希季、89岁的孙家栋和89岁的周光召。


于老,感谢您,一路走好!


一代伟人,中国“氢弹之父”


28载隐姓埋名,填补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实现了氢弹突破和武器化——于敏,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对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1926年8月16日,于敏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属天津市)。他的父亲是当时天津市的一位小职员,母亲出生于普通百姓家庭。


和很多普通家庭一样,于敏的父母亲起早贪黑的工作,用着不多的工资来养家糊口,他们对于敏的并没有太多的教导。


而于敏年少的时候正是中国兵荒马乱之时,军阀混战接着日本又大举侵略中国。有一次,于敏差一点遭到一辆横冲直撞的日本军车碾压。


那时候,12岁的于敏深深的感受到了旧中国的落后和苦难。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儿女,于敏无不想象着自己能够有朝一日也能为国家崛起效力,建功立业。


终于不负众望,1944年于敏考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但是由于父亲突然失业,正愁着学费该怎么办,还好在同窗好友的资助下,于敏才得以再次走进校门。


1945年8月6日,一颗从天而降的炸弹打在了广岛上,原子裂变的巨大火球就像是魔法世界的里的火海一样在广岛上空翻滚,所过之处灰飞烟灭。


全世界第一次见识了这种,能在极短时间内摧毁一座城市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力,这也给当时的于敏很大的震撼,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祖国积贫积弱。


正是因为这次的事情,于敏在1946年的时候,离开了工学院,转系到物理学院,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而且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于敏的导师张宗遂说: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张宗遂这样说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在一次代数考试中,由于试题极难,数学系的平均成绩竟然不足20分,而有一张成绩单几乎轰动了整个北大校园:于敏,100分!


1949年于敏本科毕业,考取了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任助教。在张宗遂、胡宁教授的指导下,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毕业后,他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这个所1950年才成立,由钱三强任所长,王淦昌和彭桓武任副所长。


1960年底,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悄悄地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这其中就有于敏日后挚友,两弹元勋邓稼先。


不过这次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对于敏个人而言,是很大的损失。当时于敏在自己的学术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核武器研究不仅任务重,集体性强,而且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波。


但是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转行。从此1960年至1988年,近30年时间,于敏过起了隐名埋姓的保密生活。连于敏的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26个月,氢弹的诞生


1965年9月,于敏率领13室部分人员,带上被褥、脸盆、计算手册到上海华东计算所,利用该所运算速度为每秒5万次的计算机,完成加强型核航弹的优化设计任务。

    

创造历史的“百日会战”开始了。作为参与会战的五十分之一,两鬓染霜的蔡少辉老人至今对当时的情形历历在目。


他回忆,当时计算机性能不稳定,机时又很宝贵,不到40岁的于敏在计算机房值大夜班(连续12小时),一摞摞黑色的纸带出来后,他趴在地上看,仔细分析结果,终于挑出了三个用不同核材料设计的模型,回到宿舍后坐在铺着稻草的铁床床头,做进一步分析。

    

0、1、2……9,这10个枯燥无味的数字,在于敏眼中却是一首首诗,一幅幅画,而他,俨然是演算纸上的将军。

    

蔡少辉称赞于敏,总是能透过现象触及事物本质:

“别人从纸带里看不出来的东西,经他一分析就成了活的知识。”


剥茧抽丝,氢弹构型方向越来越清晰,于敏和团队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腹地,一声惊天动地的“雷鸣”。蔚蓝色的天空骤然升起一团炽烈耀眼的火光,迸射出比几百个太阳还要亮的光芒,急剧翻腾的烈焰腾空而起,形成了一朵巨大无比的蘑菇状紫色烟云,蘑菇云产生的强烈冲击波卷起沙尘,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戈壁滩。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了!爆炸当量为330万吨级,与理论设计完全一样!

    


尽管当时条件非常艰苦,然而从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到突破氢弹,我国仅用了26个月,创下了全世界最短的研究周期纪录。


而当时一些走在我们前面的国家,耗时更加长,像美国用了七年零三个月,前苏联用了四年零三个月,英国用了四年零七个月,对比之下,中国研究速度之快让许多国家认为这是个奇迹。


这对超级大国的核讹诈、核威胁又是一个漂亮的反击。


与死神三次擦肩而过


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第一次:1969年初,因奔波于北京和大西南之间,也由于沉重的精神压力和过度的劳累,他的胃病日益加重。


在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前,当于敏被同事们拉着到小山冈上看火球时,已是头冒冷汗,脸色苍白,气喘吁吁。大家见他这样,赶紧让他就地躺下,给他喂水。


过了很长时间,在同事们的看护下,他才慢慢地恢复过来。


由于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现场几至休克。直到1971年10月,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才特许已转移到西南山区备战的妻子孙玉芹回京照顾。


第二次:1971年10月的一天深夜,于敏感到身体很难受,就喊醒了妻子。妻子见他气喘,赶紧扶他起来。话都没说几句,不料于敏突然休克过去,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


后来许多人想起来都后怕,如果那晚孙玉芹不在身边,也许他后来的一切就都不存在了。出院后,于敏顾不上身体未完全康复,又奔赴西北。由于连年都处在极度疲劳之中。


第三次:1973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开始便血,回到北京后被立即送进医院检查。在急诊室输液时,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谈及荣誉以及对于疾病与死亡的威胁,于敏并不感到害怕。


但在谈及这一生有什么遗憾的时候,于敏说:一是没有时间和机会出国学习交流;二是由于自己工作太过繁忙,对子女的关心不够。(其子女在70年代末期才知道父亲的工作是什么)


2012年,妻子孙玉芹的突然离世给了于敏莫大的打击和伤痛,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于敏在不忙的时候,就经常在房间里,反反复复地翻看妻子的照片。


我们很难定义什么是伟大,但是于敏毫无疑问的是中国伟大的科学家,他对中国的贡献是无价的。


1999年9月18日,于敏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勋章,时隔15年之后,已经89岁的于敏荣获了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最后,用于敏的一句话结束本文:


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聊以自慰了。


于老爷爷

一路走好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