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界的 Linux,为何败给了 Facebook、Twitter?

百家 作者:CSDN 2019-05-07 03:42:37

几个月前,以多闪、马桶MT、聊天宝为首的三大社交新品揭竿而起,扬言要与微信一较高下,然寥寥几个月后的今天,新品们已基本没了动静。其实国内社交竞争如此,国外又何尝不是。不过与国内现状相反的是,其倒下的是社交的鼻祖 LiveJournal。

LiveJournal 可以称之为是一个综合型的 SNS 交友网站,如今在 Facebook、Twitter 上出现的通过照片、短信发布消息等功能其实在 LiveJournal 上早已出现,除此之外,LiveJournal 还支持多种语言且拥有论坛、博客等功能。不过作为一代社交网站,它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堕落的?

作者 | Steven T. Wright

译者 | 邝超群

责编 | 屠敏

出品 | CSDN(ID:CSDNnews)

以下为译文:

乔治•RR•马丁(George RR Martin)的个人网站平台迁移让我们想起了一个历经巨变的早期博客巨头。

随着一位知名奇幻作家的离开,曾经知名的博客巨头LiveJournal似乎就像琼恩·雪诺一样被留在了这里,这并非有人恶作剧。

去年4月,著名作家、“英雄谋杀者”乔治·RR·马丁(George R.R. Martin)宣布,他将把自己的古老博客从腐朽的LiveJournal网搬到个人网站上。对于《权力的游戏》的普通粉丝来说,这充其量不过是个小问题——他们点击了新链接,再也没有回头。然而,对于某些狂热分子来说,这是一个重大举动。马丁的博客被LiveJournal的志愿者兼雇员Janine Costanzo描述为“最后的坚守者”,它可能是这个曾经的博客巨头与伟大的流行文化世界的最后纽带。因此,尽管作者可能永远无法完成他最喜爱的文学系列,但他简单的网络物流托管行为确实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在社交媒体方兴未艾的时代(大约2007年),我在网络上长大。所有致力于连接的网站构成了新兴互联网的核心,但好像他们都被一个叫做LiveJournal的渐渐淡去的幽灵所困扰。作为一个青少年,我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谁有LiveJournal账号,但在他服务期间我一直听到关于他的戏剧性耳语和谣言。与一些重要人物的坦诚对话之后,这种印象不再遥远,是他们让LiveJournal成为了后来的LiveJournal。

LiveJournal——用户亲切地称呼他为LJ——是一种截然不同的社交媒体服务,在一个被脸书或推特由匿名者构成的令人震惊的影响力所主导的世界里几乎无法辨识,但正如许多前雇员所证实的那样,LJ本来有机会成为这些第二代 “社交巨头”之一。但是,顽固的用户群体和可疑的商业决策困扰着他的雄心壮志。而现在,马丁最新的象征性偶然事件——被遗弃的LJ——作为一个简短的提醒,提醒着我们这个平台的崛起以及导致这个博客鼻祖没落的决定。


宿舍里建立


就像许多最终家喻户晓的科技公司一样,LiveJournal最初只是一个闹着玩的个人项目,由一个拥有太多空闲时间的科技少年推动。如创始人Brad Fitzpatrick(布拉德•菲茨帕特里克)回忆的那样,1998年,他因为多次干扰美国在线网站服务被踢后,设法说服了当地一家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让他的个人网站能够使用通用网关接口协议。这使得他能够编写定制脚本,在页面上生成动态对象,比如以秒为单位的精确年龄,每次刷新都在不断增加。这些动态对象的新奇之处让Fitzpatrick大吃一惊,他最终制作了一个单行文本框,漂浮在桌面的开始栏上,这样他就可以输入内容并发布到自己的站点上。

Fitzpatrick回忆说:“它甚至连发布按钮都没有,那只是一个回车键。我早期在LiveJournal上发的帖子都是‘下楼去喝杯可乐’或‘我烦了’之类的。这很像早期的Twitter。”

在把脚本交给几个朋友之后,Fitzpatrick意识到他的每一次更新都意味着必须重新分发一遍脚本,后来他让朋友们从他的服务器上去下载以方便使用。随后Fitzpatrick很快上了华盛顿大学,这个脚本开始流传开来。最终,他与宿舍里整层楼来自不同州的朋友们一起,都在这个网站发帖子。这项服务就是从那时开始有组织地发展起来的。

这些早期用户的行为塑造了该网站的功能。例如,当朋友们开始抱怨他们的同龄人会发布未经剪切的“文本墙”时,Fitzpatrick添加了一个“发布”按钮,这样他们就可以把自己的段落隔开。一开始,不管别人的帖子多么乏味,都没有办法回复——当然,直到Fitzpatrick决定要拿他朋友的帖子开玩笑。接下来,他就添加了评论功能,只是为了发布一条“令人抓狂的评论”。

“所有功能都是这样,” Fitzpatrick说。“当前的心情、当前的音乐、个人资料图片——所有这些都是随便玩玩,试图添加任何我们能做的新东西,或者当时网络支持的东西。”

2000年左右,在他大学生涯的某个时刻,Fitzpatrick意识到LiveJournal已经从一种玩弄CGI脚本的娱乐方式变成了一个接近实际业务的东西。“那时”,他回忆说,“任务变成了让这该死的东西活着。”临近毕业时,网站的人气持续攀升(加上服务器的成本不断提高),他开始考虑雇一些人来帮助他防止网站每周都崩溃。

就在那时,他遇到了Lisa Phillips,她是西雅图一家本地DSL公司的系统管理员。就在Fitzpatrick试图把他那问题层出的服务器搬出宿舍的时候,她碰巧在LJ上发了一篇帖子。Phillips说:“我们公司很多人都是的LiveJournal用户。所以,我就去找他说,‘我不认识你,但我们有地方。’实际上是壁橱里的一个架子,但我们还有空间。”

Fitzpatrick需要雇佣一名全职系统管理员,于是在2001年找到了Phillips。当时他们都才21岁,Fitzpatrick以前从来没有雇佣过任何人,所以他带着父亲一起,来帮助构成接近正式面试的流程。Phillips说:“这份工作非常专业,我得到了这份工作,我是LiveJournal第一个作为整个网站的系统管理员工作的人。”     

Livejournal 1999年成立后的简单页面

Livejournal 2003 年,当年用户达到100万

Livejournal 2008年后台服务界面(请注意看头版页面对ONTD页面的呼唤)

Livejournal 最近——它活过来了!(如今他在俄罗斯很受欢迎)

Live journal 2018/2019年主页,有点像Reddit网站

Phillips回忆说,当时,让LiveJournal上线是一项24小时在线的工作,时间变态地长,责任范围也越来越广。(在Phillips被聘用后的头两年里,LiveJournal的用户数量超过了100万,几年后,社交媒体变得更加普遍,Twitter也花了近两年时间才达到这个水平)。Fitzpatrick和其他早期的LiveJournal程序员住在Fitzpatrick的家乡俄勒冈州的比弗顿,但是该网站的服务器和Phillips一起位于西雅图市中心,两边相隔三小时路程。自然地,她要负责“架设和布置”数据中心系统和服务器的体力活,以确保站点能够正常运行(或至少保持在线)。因为Fitzpatrick是她唯一的替补,而网站的容量也一直超负荷,Phillips基本上每天都和他保持联系,比如她要离开几个小时去看电影,都会发短信告诉他。尽管条件艰苦,她相信这是LJ的使命,这支撑着她度过了很多漫长的周末和夜晚。

她说:“我工作过的所有公司都充满机遇和令人兴奋的事情,你可以在不受物理条件限制的情况下组建社区。” 我记得那一周我过得很艰难,我跟我嫂子说我要辞职去比萨店工作,或者类似的地方。她含着眼泪告诉我是LiveJournal救了她的命。她是一个新手妈妈,有一个由同类人组成新手妈妈社区,她们是一群有纹身的自由主义者,和我们的社区有不同想法。她说,做母亲可能会感到孤独,LJ网站的社区是她们能在一起的唯一机会。她说,如果我不再做这份工作让LJ活下去,她不知道她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这使得我坚持下去。


发展之痛


随着该网站一直发展到20世纪初,为新用户提供指导并监督网站的志愿者人数不断增加。对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的担忧又一次开始困扰着这个网站,尤其是在创始人职责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虽然他只是想为这个网站构建一些功能,但最终他还是尽可能多地平衡自己身上的责任:比如回复用户电子邮件、协商托管合同,以及努力支撑这个刚刚起步的平台的收入流。Fitzpatrick说:“我不善于授权,而且我经常处于精疲力竭的边缘。那感觉就像我每天都在救火,因为我们几乎都是程序员。”

LiveJournal的核心工作人员大约有12人,他们的工作仅仅是维持网站的运营,因此网站政策的制定常常落在志愿支持人员的肩上,这种结构有时会导致“火势”更加猛烈。

“这个网站的问题是我们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团队,没有任何人有项目管理经验,”Denise Paolucci说,她在LJ领导了几年的志愿者支持团队(她后来与人共同创建了Livejournal 代码分支 Dreamwidth)。我们只是边走边造,我想Brad (Fitzpatrick)只是想编程。那时候我们有了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的依据是最近谁对Brad叫的最大声。朋友们会告诉他他们遇到的问题,他会试着解决它。但事实是,也许支持团队已经要求这个小小的改变很长时间了,所以志愿者会感到沮丧,他们希望做事的方式能稍微不同。如果我们不能完全按照用户要求的方式来实现,我们就会遇到问题。”

最终,Fitzpatrick厌倦了自己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强加给自己的虚假管理者角色,并在2005年初将自己的公司(名为Danga)出售给Six Apart。当时,Six Apart是一家小型软件公司,以创作博客软件TypePad而闻名。

Fitzpatrick说,回想起来,对WordPress(2003年建立)和Blogger(1999年左右建立)等原始社交媒体网站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的担忧也是他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之一。(考虑到更广阔的前景:Facebook成立于2004年;Twitter将在2006年跟进)。但在平台处于中期巅峰时,LiveJournal是博客的巨头,拥有超过1000万个用户。Ars采访过的许多人都提到该网站最大的社区——名人八卦页面“哦,不,他们没有(ONTD)”,以此作为该网站影响力的标志。正如前LJ人Abe Hassan所言,即使大型社交媒体平台的增长速度开始超过它们,名人的去世仍会给ONTD带来大量流量,导致该网站崩溃,从2008年希斯•莱杰(Heath Ledger)的悲惨结局开始就一直这样。这一页面还曝出了那个时代的一些高价(但现在已被遗忘)小报故事,包括杰米•林恩•斯皮尔斯(Jamie Lynn Spears)怀孕的消息(这一消息后来被更大的媒体报道)。

如早期的员工Janine Costanzo回忆的,员工对这次收购的情绪很高。一些人希望Six Apart能够提供一个健壮的发展路线图,以便长期保持服务的活力。另外,这笔资金的注入让该公司能够雇佣像Costanzo和Hassan这样的长期志愿者做全职员工,从而提振了士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变得越来越明显: Six Apart的老板们不太懂如何驾驭LiveJournal日益僵化的核心用户群体,这些人对该公司想做的每一个改变都有强烈的反应,尤其是关系到资金流动的改变。

作为LiveJournal对Web的长期贡献之一,Fitzpatrick早在2003年就为LiveJournal编写了memcached(一种分布式缓存系统)。以上是Ars Technica (美国知名科技博客媒体)2013年发布的众多memcached服务器图表之一。

多名被采访者指出LiveJournal特别混乱。Hassan的回应道出了那些曾经在LiveJournal工作过的员工的共同心声:用户不期望改变的惰性变得几乎不可能克服。比如,Six Apart收购该公司后不久,一个由项目经理组成的齿轮组被委任,试图改善该公司的混乱局面,以实现更大盈利。这些新来的分析师瞄准了该网站的免费增值模式,却被过去承诺的重压所阻碍。“我们总是说,我们是在为用户而战,在我们做任何事情之前,我们会先由社区来决定一切,”Mark Smith说。他是一名软件工程师,曾在LiveJournal工作,后来成为Dreamwidth的联合创始人。“事实证明,当你这么做的时候,社区会告诉你,他们希望一切都保持不变,永远不变。我们承诺永远不会在网站上放广告,但是突然我们的新管理层告诉我们,‘这个网站需要广告,这个网站需要广告。但那是不可能的。”

Paolucci做了最好的总结:“早在2007年高度倦怠的阶段,我们都喜欢一个黑色幽默笑话,我们开玩笑说,在livejournal新闻版面发出新闻说我们将给每个人100美元、一匹小马和拿铁咖啡,排名前五的评论会是拒绝的,有人说他们不能拥有咖啡因,有人说他们对小马过敏,有人将长篇大论叙述在人类社会意外之财是万恶之源。”她回忆道:“这是一种黑色幽默,但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这样的。在‘超级用户’和与社区有情感联系的人之间存在一种对立关系,他们共同对抗着为产品做决定的人,两个方向都没有信任。这种对抗是注定要发生的。     

随着21世纪向前推进,争夺用户注意力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了(LiveJournal也是如此)。


变化的环境


当然,LiveJournal的混乱并不是凭空发生的。新的企业开始进入博客战争,像Tumblr这样的竞争对手开始从LJ那里攫取市场份额,一直持续到20世纪末。随后没多久,员工开始离开公司。Six Apart最终在2007年将LiveJournal卖给了俄罗斯公司SUP媒体。

多亏了位于美国的服务器,LiveJournal自平台上线以来在俄罗斯非常受欢迎,以至它成为了俄罗斯“博客”的标准词汇,类似于Kleenex或Thermos。最终,2009年1月,所有美国员工都被解雇了。今天,LiveJournal继续作为一个由俄罗斯人为俄罗斯人运营的网站。(不过,Paolucci和Smith指出,在SUP决定将网站服务器转移到俄罗斯之后,大量用户涌入了他们的Dreamwidth。其中一些用户表示,他们担心俄罗斯政府是否有能力传送数字数据)。

回顾过去,这些LiveJournal的前员工都认为,这项服务的隔绝性永远无法与Facebookuo或Twitter那种面向公众、数据聚合的力量相抗衡。Hassan回忆起Facebook引入“新闻提要”概念的那一天,这个功能允许用户以一种更简炼的方式查看朋友的更新。据他说,LiveJournal的工作人员正计划推出一个类似的功能,但他们担心会遭到社区的强烈反对。“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为我们承担了责任,但它也以一种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改变了隐私模式,”他说。“这些网站改变了世界,但我们没有尝试去适应。”

尽管如此,LJ对Ars说,回顾这个平台,它比今天无处不在的社交媒体服务更加纯粹,它仍然是一段我不会很快忘记的职业体验。“归根结底,Twitter和Facebook想要成为社交媒体界的沃尔玛——每个人都有一个,” Paolucci说。“我们想成为社交媒体界的街角夫妻店,但我们卖给了一个不懂这一点的人。”这就是Dreamwidth发挥作用的地方。

Hassan说:“我们是社交媒体界的Linux。虽然我们从来没有一个关于这个网站的清晰的心理模型,但是我们有自己的各种功能。我们有很多旋钮、可调项和功能。自从我离开LJ以来,Facebook推出的每一个功能,我们都已经有了:通过照片发布,通过短信发布,我们在一百万年前就有了这些功能。你可以拨打一个电话号码并记录一条信息,然后音频就会被发布到你的日志中。我们可以自定义朋友组,你可以决定发布到哪一组。我们基本上有你今天所看到的所有主要功能比如好友页面,但我们不知道如何讲故事或让人们感兴趣。我们有各种选择,但没有人能让它发挥作用。我们有强大的隐私选项,没有人能理解这些功能怎么用在今天的Facebook上。那是一个不那么公开的互联网时代,我有时希望我们能回到那个时代。

尽管LiveJournal几乎已经死亡,并已被他曾经的员工收归麾下,但它在俄罗斯化仍在艰难前行,被社区中继续存在的顽固分子所激励。ONTD页面即使到现在还在报道当天的名人新闻,只有很少的评论,尽管曾经评论如洪流。

把《权力的游戏》(Game of Thrones)作者的博客作为LiveJournal的史诗之旅的一个缩影,也许没有比这更恰当的了。尽管George R.R. Martin在该网站最初衰落后还坚持了10年,但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促使他在2018年转到个人网站。没有大吹大擂,只是奇幻作家发了一条简短的信息。这就是我们曾经钟爱的数字空间被侵蚀的本质:没有像一座废弃城堡那样的实体空间倒塌的庄严——常春藤在摇摇欲坠的窗格间蜿蜒穿行。相反,LiveJournal作为一堆老化的代码向前发展,有一天可能会因为更新更好的东西而变得过时,并被那些一开始花了无数时间来安装它的人铭记。

原文:https://arstechnica.com/gadgets/2019/01/the-linux-of-social-media-how-livejournal-pioneered-then-lost-web-blogging/

作者简介:Steven T. Wright 是一位生活在双子城(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大都市区,位于明尼苏达中东部,主要由明尼阿波利斯和圣保罗两座城市组成)的作家、评论家和学者。他差点以《最终幻想》中的一座城市来命名一部小说,但他的朋友说服了他。他之前在Ars(美国科技博客网站)上的作品包括“‘(虚拟)’维修站里的生活:关于游戏车设计的战争故事”。

本文为 CSDN 翻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出处。

【END】

作为码一代,想教码二代却无从下手:

听说少儿编程很火,可它有哪些好处呢?

孩子多大开始学习比较好呢?又该如何学习呢?

最新的编程教育政策又有哪些呢?

下面给大家介绍CSDN新成员:极客宝宝(ID:geek_baby)

戳他了解更多↓↓↓

 热 文 推 荐 

☞华为 5G 遭受致命一击!

☞干掉 IE6!

☞谁说大龄程序员不能学 Java?

☞天才程序员:25 岁进贝尔实验室,32 岁创建信息论

☞@程序员,不是你选择加班,而是 KPI 驯化你

☞太形象了!什么是边缘计算?最有趣的解释没有之一!

☞安全顾问反水成黑客, 靠瞎猜盗得5000万美元的以太币, 一个区块链大盗的另类传奇

☞人造器官新突破!美国科学家3D打印出会“呼吸”的肺 | Science

☞她说:为啥程序员都特想要机械键盘?这答案我服!

System.out.println("点个在看吧!");
console.log("点个看吧!");
print("点个看吧!");
printf("点个看吧!n");
cout < < "点个看吧!" < < endl;
Console.WriteLine("点个看吧!");
Response.Write("点个看吧!");
alert("点个看吧!")
echo "点个看吧!"

点击阅读原文,输入关键词,即可搜索您想要的 CSDN 文章。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