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能否兴旺,关键看这两点!

百家 作者:平凡的企业家 2019-05-10 15:13:21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一个人能够走多远,其实源自幼年时所受的教育。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唯有以身作则的父母,才能教育出能够承载家庭希望的孩子。


一个家庭能否兴旺,不在于财富的多寡而在于子女的教育,那些历经风雨依旧辉煌的家族,正是做到了下面这两点。



一、

善 待 亲 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刻薄寡恩的家庭养育不出品德高尚的孩子,因为那些连身边亲人都不能善待的人,必定是冷血无情之徒,这种人教育出的孩子,很容易在利益面前迷失自我。


而那些心怀道义,善待亲族的人,才能取得大的成就。


北宋名臣范仲淹出生于苏州一个官宦之家,两岁时父亲病逝,母亲谢氏带他改嫁千里之外的淄州(今山东淄博),继父朱文瀚对他还算不错,将其改名为朱悦,并出钱资助他入学读书。


范仲淹少年时得知了自己的身份,感到伤感不已,于是更加奋力苦读。

寒冬时节,他自腌咸菜伴稀粥度日,即便如此也不能敞开肚量去吃。

为了保证每餐供给,他临睡前煮好一锅粥置于院中,待天明时粥已结成冰块,再用刀切成小份,每次佐以冰冷的咸菜果腹,为此还创造了“划粥割齑”的成语。


公元1015年,26岁的范仲淹科举及第,随后认祖归宗将自己改回本姓。成名后的范仲淹除了不忘继父家的养育之恩,也对他远在江南的本家念念不忘。


历经宦海沉浮的范仲淹,晚年用自己的积蓄购置了1000多亩土地,又建造多处房屋组建了“范氏义庄”,用于资助同族的贫困人员。


与此同时他还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例如设立义庄管理人将土地低租给族人、奖励那些家贫而苦学的族人、给因病致贫的族人发放补助等等措施,用于维护义庄的日常运营。


范仲淹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又继续将义庄事业发扬光大,此后虽然历经战乱,但始终运作有序。


而且,范氏义庄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史料记载的非宗教性慈善组织,直到清朝宣统年间,范氏义庄依然现存土地5300亩,而至此时它已存在了800多年,救济的穷人不计其数。


正是基于这样的胸襟,才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正是有了这样的范仲淹,才有了家风淳善人才辈出的范氏家族。



二、

尊 师 重 教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是出自《百家姓》的开篇语。


《百家姓》是北宋浙江的一名士子所编,排名第一的赵是国姓,而钱姓能排在第二,则是出自当地人对吴越王钱镠的尊重。


钱镠生于唐朝末年,凭着显赫的战功在军阀割据的时代获得了朝廷的信任。公元902年,钱镠被朝廷册封为吴越王,此时的钱镠占据富庶的江浙一带,拥兵数十万,却没有恃宠而骄,反而在部下面前立下誓言:“后世子孙永不得称帝,不得使百姓受战乱之苦。”


整个五代时期,钱镠及及其子孙以“”保境安民、发展农商”为国策努力经营,使得时至今日,长三角一带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好的地区。


钱镠临终前,留给后人一部《钱氏家训》,作为钱氏子孙行事的准则。千百年来,这个人才灿若星辰的家族,成为历代豪门世家艳羡不已的对象。


而这其中的秘诀,就在于尊师重教



《钱氏家训》中有一则对后人影响深远的训言:子孙虽愚,诗书须读”,表明了这个家族尊师重教的传统。而且正是这种对教育的推崇,为钱家历代子孙营造了读书育人的家风。

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是钱氏家族的后人,他幼年丧父,乡邻劝钱伟长的母亲叫儿子早点去做手工,赚钱来补贴家用。但她十分坚定地说:


我就是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读书,因为我们钱家的家风和古训是这么要求的,我一定要为我们钱家留下几颗读书的种子。”。



正是出于这种对祖训的恪守,近代钱氏家族的人才层出不穷。


在科技领域,钱三强、钱伟长、钱学森的名号如雷贯耳,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钱永健还是钱学森的堂侄;


在文史领域,也出现了钱穆、钱玄同、钱钟书这样的大师。


民间流传的一句俗语,是对钱氏现代人才最精炼的概括: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两院院士。


据统计,当代国内外科学院院士以上的钱氏名人有100多位,分布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然而,钱镠身后那个延续了千年的家族却彻底打破了这个魔咒,凭借的正是一代代人对文化的关注,对教育的推崇。


善待亲族,尊师重教


一个优秀的家族,需要几代人历经这种精神的浸润和传承,也唯有如此,才能让这种传承成为家族成员间的精神纽带,才能让家族延续辉煌。


作者简介:沧海明月生,颠沛在忽晴忽雨的江湖,身体属于柴米油盐酱醋茶,灵魂仗剑走天涯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