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想骂滴滴,没想到他们已经提前动手了

百家 作者:小声比比 2019-09-05 15:52:13
大家好
前两天我从公司要打车出门
碰巧发现手机马上没电了
怕联系不上司机,就让阿秃帮我打车
但这时我发现一件事情很奇怪
同样的出发点,同样的目的地
为什么他就比我便宜20块钱?

更邪门的事情发生在第二天
我写完了文章准备下班却发现
这次和昨天同样的时间地点
甚至连手机账号都是一样的
居然价格又不一样???
我问了一下办公室的朋友们
发现除了浮动价格总让人一头雾水
滴滴还有更多让我不解的槽点
比如经常在等了十分钟之后
眼睁睁的看着司机从面前开过
然后消失在视野之中
过一会儿司机给气喘吁吁的你打电话
“我已到达接驾地点,您哪儿呢?”
又或者是晚上吃完饭/电影散场后
打滴滴总是在排队等待中
这时候往往还会给你一个插队的机会
然后你的等待时间
就从87分钟变成了83分钟
滴滴叫车时排的队
可能是我这辈子排的第二长的队
第一是排魔兽世界怀旧服
正当我要咣咣咣BiuBiuBIu
把在滴滴上积蓄的槽点倾泻而尽时
我意外的发现,居然有人
已经抢先一步把我的槽吐了
而且比我吐的还专业。。。
因为这帮人的专业就是吐槽。。。
比方说儒雅随和的王建国
就总是被浮动的价格搞得头晕眼花
还有87.35%路痴思文
总是搞不清楚自己的定位
除了乘客,就连司机也在疯狂吐槽
从滴滴的分单系统憨憨乘客
旁边的产品经理感觉脸都快青了
尤其是庞博吐槽时,看柳青的表情...
面对这么尖锐的质疑
滴滴的产品经理倒是很勇敢的解释了
比如像是我最关心的那个
同样路程估价不一致的问题
滴滴到底是不是利用大数据杀熟?

用产品经理的话来解释,是这样的

首先预估价本身并不是真实价格

只是让你消费时有合理的价格预期

路上真正走了多远,用了多长时间

这才决定了你最后要掏多少钱

但你路上会走多远,可能花多长时间

系统在预测时需要计算N多因素

比如路程大致上可能一样

定位有微妙的差别,可能就几米

但接人时就需要多调一个头

就产生了费用差异

而就算定位100%完全一致

发单时间也不可能完全一样

别说差一天,可能差几秒钟

行程的路况就会导致不一样

系统就会计算出不同的结果

因为堵车一分钟一块钱啊!

说到底下车后点一下那个查看明细

不就知道人家有没有宰你了吗。

再来说我经常遇到的另一个困惑

经常打开滴滴以后

看到身边有一圈小车图标在蠕动

但订单信息一出现

却感觉接我的车有十条街那么远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

产品经理引入了一个全局最优的概念

这个概念太复杂,我们出动了灵魂画手

比如A正准备叫车,他旁边就是空车1

但此时3公里外的B也开始叫车了
而且B方圆5公里内都只有1这一辆车
为了不让B等到天荒地老
系统会把1车优先派给B
而把派给A的车换成两公里外的2车
这样虽然A等的时间比一开始长了
但A和B两个人总计等待时间最短
把这个结论拓展到所有车就是全局最优
而全局最优往往不是局部最优的
可能有人会不满意了,为什么作为A
我要为了B能打上车而浪费时间?
这可以用罗尔斯的《正义论》回答:
现实中你不可能每次打车都是A
你也有一半的几率成为B呀!
再比如说高峰期打不到车
总是在瞎推荐升级车型的问题
都是一个原因:运力的弹性不够
简单来说你多久能叫上一个车
本质上只取决于两个东西
第一,是平台匹配的速度
第二,是周围有多少汽车空驶
假如满大街都是空驶的网约车
那么乘客一定会很很容易叫到车
但司机都穷的转行干别的去了
为了让司机有继续开车的动力
车辆的空驶率必然不能太高
但这样一到高峰节点必然运力不足
所以就需要通过调价和换车型
调动运力注入到高峰时间和地区
这种时候你往往就会看到
“无良滴滴又趁火打劫推荐贵车了”
其实,作为一个90年代出生的人
这些年来社会发展对我影响最大的
可能就是公共交通了
我出生在一座很晚很晚才有地铁的城市
这里的出租车黑暗程度全国知名
所以我的平时出行
只能两手合十祈求公交车早点来
来的时间合适,我就不用迟到
来的时间不合适,我就要挨骂
后来到了北京
我还记得去公司报到的第一个夜晚
我循着百度地图找到了“总部大楼”
才发现这个地方只是漆黑一片的工地
而当时的西二旗地铁站还是黑车遍地
可疑的面包车在路边招手
"150走不走?别人都是200啊"
没有选择的我,只能够花150
转移到最近的一家小旅馆放下行李
然后再前往10公里外的公司报到
在以滴滴为首的网约车诞生之后
至少肉眼可见的是
西二旗那些宰外地人的黑车几乎没了
我晚上也不用因为害怕打不到车
不到十点就得开始往家赶
相当于每个周末多给了我几小时生命
不过伴随着便利的还有争议
除了被一再提及的安全问题之外
大众对滴滴强大和资源调配能力
第一反应往往是恐惧而非信任
其实这样的大公司信任危机
并不只是诞生在滴滴身上
在人人都把行为习惯上传到云端
享受前所未有的极大便利的同时
人们也产生了《黑镜》一样
对巨头的信任危机
只要是含着大数据汤匙出生
拥有者强大技术的公司
没有人能够躲过被质疑的命运
就连针对华为5G的阴谋论
也在海外长盛不衰一样
这种时候,滴滴这样体量的公司
既要承担人们当下的怨气
还要消解人们对赛博朋克未来的担忧
至少从目前来看
能接受吐槽就是一个好的开头
至少不会像某些公司
一被指出问题就投诉甚至起诉你吧?






作者:梓泉
助手:能猫
审阅:小鸣

扫描这个二维码
你将有机会收获一群
和你一样同样沙雕的比比读者
以及给比比吹彩虹屁的机会
最重要的是一车皮沙雕表情包
↓↓↓↓↓↓↓↓↓↓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