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细节,暴露了家庭的真相

百家 作者:夜听 2019-11-15 14:36:35

作者:暖心

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换种眼光看待,其实未必是件坏事。

                                                   ——秋葵妈


上个月,带儿子去游乐场玩。

本来说好玩两个小时的,结果等到我喊儿子回家的时候,他却不同意了。

一开始,我很有耐心地对儿子说:
 
“洋洋,说好玩两个小时就回家的,可以走了吧?”
 
“不,我不回家,我还要玩!”
 
“你怎么说话不算数呢,明明答应妈妈的!”

谁知道,儿子根本就不理我,继续玩他的。我的火气腾地一下就上来了,拎着他的衣服:“走,回家!”
 
兴许是我力气有点大,儿子踉跄几步险些摔倒。
 
但小子不服气,用眼睛瞪着我说:“我就不回去!”
 
我面无表情,拽着他朝游乐场大门外走去。
 
被我硬拖回家之后,儿子依然还不停地哭,眼睛都肿了。我看着他,忽然心疼起来。
 

有时候,我们总是心平气和地对孩子讲,可是最后孩子和我们对着干。
 
好好说孩子不听,很可能就要有用“暴力”来解决。
 
我想起,曾有一位心理咨询专家说过: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当父母的思想无法和孩子的行为融合在一起,孩子便会出现反抗。”
 
简而言之,是孩子没有得到尊重,所以才会和父母对着干。
 
当一个孩子叛逆时,其实并不见得是件坏事。

孩子与父母对着干,是成长的需求

 

根据儿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历三个叛逆期:
 
2-3岁为宝宝叛逆期;
7-8岁为儿童叛逆期;
12-18岁为青春叛逆期。

孩子从两岁开始,他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
 
孩子往往从这个时期开始,渐渐地从一个“乖孩子”,变成一个事事与父母作对的“熊孩子”,嘴边常常挂着一个“不”字。
 

伊能静有次在综艺节目里,谈到她与大儿子顶嘴的经历。
 
伊能静想让儿子去学编剧课,可是儿子想学剪辑课。
 
没想到的是,当时孩子居然这样怼妈妈:“你用你知道的告诉我,你怎么知道你知道的就是全部呢?而我不知道你知道的呢?”
 
伊能静说:“儿子的一番话,像一棒子打在自己头上。”
 
父母总是不自觉地,用自己的经验给孩子建议,并总是希望孩子听话。
 
但是,孩子大了以后,会有自己的想法,但往往会被父母忽视。
 

很多时候,孩子希望有自己独立选择的权利,他们不想事事都听父母的,所以就用“反抗”来宣誓自己的主权。
 
教育心理学认为:

孩子与父母对着干,是源自于内心的无助和困惑,当父母告诉孩子“不要”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他们会觉得自己的权利被剥夺了,而通过反抗来寻找一种心理的平衡。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当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时,对着干便成了本能,这是成长的需要。
 

孩子会反抗的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长

 
德国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跟踪观察2-5岁的孩子直到青年时期,实验发现:
 
在儿童时期有反抗倾向的孩子,80%长大以后意志坚强,有主见,独立性好。
 
儿童时期没有反抗意识的孩子仅有26%的人意志坚强,有74%的孩子长大后缺乏独立性。
 
孩子叛逆的时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
 
而孩子和父母对着干,正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
 

前不久,网络上流传着一段视频。


地铁里,一个男孩因为被妈妈教训了,赌气不理妈妈。
 
玩手机的妈妈,突然一巴掌打在男孩的肩膀上,男孩踉跄着坐到椅子上。
 
此时男孩看似不和妈妈反抗,但始终一言不发,只用委屈的眼神盯着妈妈。
 
如果父母长时间压制着孩子,而不让他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会让孩子活得越来越压抑。甚至会一直生活在自我否定当中,也会越来越自卑。
 
这样的自我否定,也许会伴随着他的一生。
 
儿童心理专家认为,孩子只有在与大人的“互动”中,才能探寻事实的真相,更能塑造孩子的性格和创造力。
 
孩子每一次与父母对着干,其实是用另一种方式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孩子敢于表达真实的自己,才能更好的成长。

允许孩子“反抗”,但不放任自流

 
我们在理解孩子的同时,并不意味着就要放任自流,重点是怎么做。
 
1.尊重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被称为90后作家掌门人的男孩林卓宇,5岁开始创作,12岁写书,15岁成为湖南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是一个幸福的孩子。
 
他的母亲说:自己从不强迫孩子学什么,这些条条框框会泯灭孩子的天性。
 
母亲尊重孩子的每一种爱好和兴趣。
 
他喜欢看书就给他买很多书;他喜欢旅游就带他出去玩;他喜欢花草,就特意给他腾地方种花草。
 
不给孩子压力,也不让孩子过于懒散。
 
给孩子自由的选择,尊重他的想法,才能让爱变得更有温度。
 

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渴望在归属感中获得幸福,在新鲜事物中获得成长。
 
父母请记住,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是一种教养。
 
2.学会倾听,更好地走进孩子的心里
 
网上曾有一段母女互怼的视频走红。

妈妈在辅导写作业时,冲孩子乱吼一通,女儿哭得梨花带雨地站在墙角。
 
“就你这个妈妈,我还能要吗?”
 
“从今以后,你的孩子就是笨蛋了。”
 
妈妈觉得她一直学不会,她却回道:
 
“人家妈妈教孩子的态度多好啊!你现在的态度能教我学习吗?”
 
妈妈立即问女儿:“我是什么态度?”
 
于是,女儿嗷嗷嗷地学起妈妈吼人的样子。
 

有时候,孩子和父母反着来,并不是他不听话,而是因为父母和孩子的想法背道而驰。
 
这时,多听孩子一句,能了解孩子最真实的需求,也许会改变自己的态度。
 
多问问孩子“为什么”,再告诉孩子“可以怎样做”。
 
3.换一种说话的方式
 
综艺节目《放学后》节目中 ,有一个小男孩在练小提琴时,与爸爸的对话让人哭笑不得。
 
在他练琴的时候,爸爸总是打断他,纠正他的错误,刚开始孩子还耐心地听,后来越来越不耐烦,直接和爸爸吵了起来。
 
他让爸爸不要指着他说话 还说爸爸教的不对。
 
爸爸生气地说:“你今天吃枪药了啊?”
孩子立马回复:“你今天吃枪药了啊!”
 
“你再给我顶句嘴?”
“你再给我顶句嘴呀!”

最后爸爸竟无言以对。
 

看,如果我们只会给孩子说“你该怎么做”,孩子是没有办法明白你的心意的,孩子不会听你的。
 
我们可以试着把“不要”,换成“你可以这样做”,换一种方式和孩子说话,会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
 
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接纳,而不是无视。
 
《内心虚胖的人,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书中说:父母越有能力去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就能与孩子越有效地进行沟通。
 
和父母对着干,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
 
父母不妨用一颗温暖的心,来包容孩子、呵护孩子,才能在亲子间建立更长久的幸福感。

作者简介:
暖心,左手执笔,书写人生,愿用我的温暖照亮你的心!


*秋葵妈妈宠粉福利*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
百度热搜榜
排名 热点 搜索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