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春节”东风,那些“中国式”题材游戏能否再获青睐?

百家 作者:手游那点事 2020-01-23 14:26:21

《中国式家长》绝对是18年不可多得的国产独立游戏之一。该作不仅一度出现在国区Steam畅销榜之上,在玩家间的口碑也是极高,甚至连人民日报评论部微信公众号都发表过一篇题为《来,做一次“中国式家长”!》的文章。足见游戏在当时的反响有多大。

如今距离《中国式家长》的发售早已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尽管游戏本身的热度有所下降,但“中国式”俨然成了一块金字招牌,其潜在的影响力不容小觑,被盯上是迟早的事情。

(正宗手游也是有的,就是鸽太久了)

果不其然,一个多月前,一款名为《中国式班主任》的游戏出现在了TapTap热玩榜之上,甚至一度登顶,并且在榜单上停留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就在不久前,另一款名为《中国式人生》的游戏也出现在了TapTap热玩榜上,最高排名也一度达到第二的位置。

在TapTap上,《中国式班主任》的关注人数已经突破34万,而《中国式人生》的关注人数也突破了20万。单就榜单表现和关注人数来看,这两款“中国式”游戏的表现都可以用亮眼来描述。只是,和这些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两者那都不到4.0的评分。

既然这两款游戏都冠上了“中国式”的字样,那么玩家自然也就会用《中国式家长》的标准来衡量这两款游戏。从结果来看,玩家无疑是慕名而来,失望而归。那么这两款游戏的实际体验到底如何?它们和《中国式家长》的差距到底在哪?

一、这些“中国式”玩什么?

要对比,自然还得先聊聊《中国式家长》。该作是一款养成类游戏,以培养自己的“儿女”为目标。

(《中国式家长》)

在游戏里,玩家每回合通过消耗行动力来挖取脑洞提高“儿女”的各种属性或获取悟性,悟性用于解锁学习选项、不同学习可以增加不同属性、获得技能和特长,同时属性越高,学习相应要求的技能所需的悟性越低,此外属性也是达成父母期望(类似任务目标)的必要条件。

每回合结束,玩家还要为“子女”安排六项已经解锁的学习或娱乐活动,通过这些提升人物属性。

除了以上的核心玩法之外,游戏还有过年收红包、面子对决、人际关系养成、竞选班干部、考试、选秀、打工等其他玩法,同时这些玩法又与属性养成密切相关,以此串联起整个游戏的玩法体系。

(《中国式人生》)

《中国式人生》这款游戏同样是养成游戏,但该游戏的养成就简单多了。玩家一开始会随机生成一个家庭背景,在18岁之前不能自已行动,只能选择系统给出的选项,以此决定角色18岁之后的人生走向。

(某种意义上讲,18岁之前被动选择倒是挺真实的)

18岁之后的人生虽说可以自由行动,当其核心玩法却比较单一。游戏几乎将衡量玩家整个人生的标准浓缩成了金钱这个唯一的指标。

玩家依靠现金进行每回合的行动,现金可以通过工作或者买股票、投资获得,花费现金可以增进人际关系、买房买车、投资等,这些都会对玩家的属性产生影响,但整体上来看,赚取现金积累资产就是游戏唯一的目标。

(《中国式班主任》)

《中国式班主任》则是一款放置和解谜相结合的游戏。放置玩法模拟学生在教室做作业,班主任通过收取作业获取收益,最终目的是利用这些收益帮助更多学生考上好学校。

而解谜玩法则通过一个个的小场景,模拟班主任和学生发生的各种互动。说是解谜,其实就是根据提示找到某物这种类型的玩法,每个小场景有五道小谜题,一般都较为简单,比较考验的是眼力。

翻看TapTap的评论区,对于后两款游戏,玩家之所以不怎么买账,除了广告问题外,玩法也是他们吐槽的重点。笔者在体验过后,确实也发现了评论里提到的一些问题,即这两款游戏,不仅玩法深度不足、玩法与题材的契合度也略低,完全无法带给人“中国式”的体验。

二、深度和题材契合度都缺那么点意思的游戏玩法

本质上,《中国式家长》是一款核心为数值驱动的养成类游戏,不过该游戏的养成更有深度,不只是一味地堆砌数值那么简单。

从前文的分析不难看出,游戏的各项数值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其它的数值。事实上,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中国式家长》的数值养成体系从整体上来看是一个闭环,当数值养成递进到一定阶段后,这些数值又会反过来影响到之前的数值,如此循环往复。

(《中国式家长》各数值相互影响大致示意图)

这样一来,玩家最初的选择就要变得更加复杂,因为这些选择造成的结果,不是短期就能完全体现出来的,这也就让游戏的玩法显得更加有深度。

反观《中国式人生》,同样作为一款数值驱动的养成类游戏,其核心玩法就有点过于肤浅了。衡量玩家的成败看金钱,而每回合的行动也全都依靠金钱,行动之间互不干涉,最终导向的也只有增加资产这个结果。这种数值养成实在过于简单粗暴,玩法自然也就缺乏深度。

(《中国式人生》的好感度养成)

而《中国式班主任》的问题,在于玩法与题材的契合度不高。先不说最核心的放置玩法和解谜玩法深度如何,单从契合度来看,这两种玩法对师生间情感互动的展现都浮于表面,没能很好很好地再现彼此之间由浅入深的感情成长。

相较之下,《中国式家长》通过属性、父母期望、满意度、压力、成绩、特长等包装,将原本干瘪的数值养成一下转换成“儿女”成长的体现,使得玩法与题材的契合度高了好几个维度。

(面子对决)

客观点讲,这两款“中国式”游戏目前还都只是处于测试阶段,大有改进的空间。但话又说回来,这些“中国式”无法得到玩家的认可,仅仅只是因为游戏玩法深度不够,或者玩法不够契合题材吗?恐怕并非如此。

三、引发情感上的共鸣才是“中国式”真正吸引人的地方

笔者第一次接触到《中国式家长》时,对高考的记忆早已模糊,曾经压得我喘不过气的三年高中生活恍如隔世,更别提初中和小学的记忆了。但这些过往其实并没有被遗忘,如此刻骨铭心的回忆早已深深烙印在记忆的深处,只待唤醒它们的契机到来。

《中国式家长》显然就是这样一个契机。虽然游戏是让玩家以家长的身份去培养孩子,但在游戏里,我们却能对作用在孩子身上的整个培养过程感同身受。拼重点小学、中学,拼高考,还有时时刻刻的拼面子,绝大多数玩家都曾是亲历者。

在游玩《中国式家长》时,笔者曾以不成为“中国式”家长为目标,最终确实也做到了,但其实很勉强,因为后期很多决定其实更像是为了坚持自己一开始定下的目标而硬着头皮做出的。

这种动摇,其实早在第一次看见“儿子”那满分500分却只考了100分左右的卷子时就开始出现了。特别是当另一个玩过这游戏的朋友,在看到这个成绩后嘲笑我“儿子”还顺带炫耀他培养的“女儿”时,那个瞬间我真切地感受到为人父母那份望子成龙的心情。

(此时只能自我安慰,至少我“儿子”没那么惨)

当游戏迎来高考,也就是一周目结束的时候,现实里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却让我在“儿子”的身上再次感受到了自己前二十年的人生旅程,实在是感慨万千。同时,望着“儿子”最后那平凡的人生总结,我也不经开始思考起自己之前的坚持,如果是现实,我还会如此坚定吗?

这些感同身受和思考,才是《中国式家长》这款游戏的魅力所在。因为无论是为人子弟的玩家、还是早已为人父母的玩家,他们都曾是对方,也终将成为对方(至少是绝大部分),无论代入哪个角色,游戏都能给予这些玩家情感上的共鸣。

反观其它两款“中国式”,显然难以达到这样的效果。《中国式班主任》或许真的能让玩家在某些事件中想起自己曾经的班主任,不过也就那样。

且不说玩家高中的班主任各种各样,就算所有班主任都有共通之处,玩家自身也各不相同,高中的学习和生活也不尽相同,和班主任之间发生的各种互动自然也千奇百怪,要想只靠罗列一大堆师生间的互动场景就让玩家产生如《中国式家长》那样的情感共鸣,显然达不到。

(笔者高中的班主任头发挺浓密的)

《中国式人生》当前对所谓的“中国式”人生的演绎更是苍白无力,成家立业或多或少都有涉及到,但也就仅仅只是涉及到,工作也好、买房买车结婚也好,这些内容的展现都过于笼统。至少就目前的体验来看,大部分玩家都很难有感同身受的感觉。

《中国式家长》让笔者借助游戏回顾了一趟自己前二十年的人生,同时也让我看到了自己未来为人父母可能成为的样子。这游戏有回忆、有感悟、有思考,无论代入哪个角色,玩家都能在情感上找到共鸣,而这才是这款游戏真正打动人的地方。

结语

如果这两款游戏不以“中国式”自称,说不定玩家的评价会是另一种情况。当然,不可否认,“中国式”为游戏带来了更多的关注度,但承担不起这份重量,最终反而会成为一种巨大的负担。

那些想要在名字里冠上“中国式”三个字的游戏应当认真考虑一下,这真的是一块挂上去就闪耀光芒的金字招牌吗?也许前期玩家会因此慕名而来,但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自诩“中国式”,就要有被玩家拿来和《中国式家长》比较的觉悟。

而正如前文提到的,《中国式家长》的成功,玩法其实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能够引发情感上的共鸣,才是这款游戏真正吸引玩家的地方。

从这方面来看,《中国式家长》的选材可谓得天独厚,中国家长的教育方式早已成为一种极具代表性的社会现象,并且是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上下两代人的人生,国内恐怕少有其它题材能有如此普世共通的影响力。

可以说,玩家喜欢《中国式家长》,不是因为“中国式”,也不是因为“家长”,而是二者的结合。冠上“中国式”的名号,未必是明智的选择。

———————  End  ———————


行业爆料 / 商务合作:

请加微信 cxx2744 或 QQ 359859595


行业交流 / 加入“手游那点事”微信交流群:

请加群主微信 curab_b 或 cxx2744


内容投稿

请发邮箱 tougao@sykong.com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