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钟南山齐名,两次连线白岩松:疫情中他说了8个字火遍全网

百家 作者:销售兵法 2020-03-03 15:54:23

作者 花辞树
来源 | 世界华人周刊(ID:wcweekly)

武汉方舱医院开舱以来,捷报频传。3月1日,武汉江汉方舱医院迎来了第1000位出院患者。
 
前段时间,武汉副市长胡亚波宣布,再建设的19家方舱医院总床位可以达到30000张。
 
这个收诊能力在疫情爆发之初,几乎想都不敢想。可有一位院士不仅想到了,还将方舱医院落地成了现实。他叫王辰。

这次战疫中,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的事迹都广为人知,而王辰院士还让人不甚了解。

殊不知,他在内科界的江湖地位、身世履历,也都不输前两位。王辰院士,到底有多厉害?

2月1日,王辰从北京匆匆赶赴武汉,看到超负荷运转的医院,辗转一夜,他首次提出建立“方舱医院”,对患者要应收尽收。
 
话音落地,48小时后首批3座方舱医院开舱!4000多张床位,就是隔离在家、孤立无援的患者生命的绿色通道。
 
半个多月过去,随着更多方舱医院加入,武汉定点医院终于不再“一床难求”,甚至还完成了“床等人”的逆袭。
 
幕后英雄王辰院士却低调之至,迄今只接受过三次采访。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与钟南山齐名的王辰
使武汉面临的困境大白于天下

王辰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专家,与钟老齐名。
 
随手举两个例子,就能看出他在业界的江湖地位。

200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行了一本研究生教材,名为《呼吸内科学》。封面上主编一栏只有两个名字:钟南山、王辰。


2018年,复旦公布中国医院排行榜,其中呼吸科全国排名第一的是钟南山所在医院,紧跟其后的第二名便是王辰所领导的中日友好医院。
 
两位业界泰斗,医术高,医德更是高山仰止,由此始终保持着遥遥致意的同袍之情。更难得的是,他们都敢说真话。

83岁钟南山挂帅出征,抵达武汉当机推断出,“病毒可以人传人”,立刻拉响了全国重视疫情的警报。

一周后,王辰院士为准备新药瑞德西韦的临床实验,也来到了武汉。


当时的武汉,疫情扑朔迷离。确诊病例日日在增加,而外界根本不知道这座城市到底还有多少新冠患者。
 
直到2月5日晚《新闻1+1》主持人白岩松采访了王辰,武汉面临的困境才大白于天下。
 
王辰在对话中,说了三个关键信息:
武汉形势严峻,大批患者未能及时收入医院;

病毒核酸的检测能力依然不够;

武汉到底有多少病人,数目并不十分清楚。

当时全国人民都瞩目期待的拐点时间,王辰回答得更是一针见血。
“首先我们现在对疫情的底数不甚清楚,如果不甚清楚,在判断上的根据是不足的。现在在外头有多少没有隔离的病人?

这种社区和家庭的传染还是有相当的严重性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个拐点不是人为能够预期的。另外还有病毒的变异问题。这未可预期。”

▲ 《新闻1+1》直播,白岩松连线王辰

我们不怕数字多,就怕数字不够全。只有面对真相才能更好解决问题。

王辰不同于盲目预测的所谓专家们,他不畏惧真相,敢于直面一团乱麻的现实。
 
当晚的《新闻1+1》直播结束后,网友们对王辰的回答赞誉有加。一股久违的力量,正刺破疫情的迷雾,让我们坚信春天终会到来。

新冠肺炎不是王辰第一次“打仗”

新冠肺炎并不是王辰第一次“打仗”。早在2003年SARS时期,他就因突出的表现被推到了历史的前台。
 
1981年,王辰从山东考入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从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住院医师开始行医生涯。
 
2年后,王辰被国内呼吸病学泰斗人物翁心植收为开门弟子,并重回母校首都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博士。
 
翁老是将呼吸专业从大内科中分离出来的第一人,贡献卓绝。2012年去世时,内科界流传一句哀叹:“翁心植一去,内科从此无大家。”

▲ 翁心植

他带学生时要求严格,王辰一周必须六天在医院,一点也打不得马虎,最多一天他做了4个心肺复苏,成为一项无人能破的医院纪录。

秉持着对治病救人的热忱,王辰从不抱怨。功夫不负有心人,29岁他便升任副主任医师,可谓年少有为。
 
2003年4月,“非典”肆虐。王辰临危受命,担任北京防治“非典”专家组组长,接管了一行12人的“非典医疗专家组”,组内还有自己的恩师翁心植。


“当时根本不知道是病毒、细菌还是什么未知病原体,不知其传播、致病规律,知道的只是危险,知道的只是患者和社会需要。”
 
面对一无所知的敌人,更以医者的职业素率先反应,搭建高标准的“非典”隔离病房。
 
以朝阳妇幼保健院为例,在他的领导下,48小时内就完成了繁琐的组建工作,给其他医院做出了范本。
 
同时他主动请缨,接管了宣武医院“非典”重症病房。

41岁的王辰在“非典”中,打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内科界冉冉升起了这颗新星。


有了抗击“非典”的经验,王辰更懂得如何在混乱局面中拨乱反正,如何深入要害,他注定要做那个个敢为人先、推陈出新的利矛。

无论是行医还是管理
王辰都“颇为出格”

“非典”以后,他的身份不只是一名医生,而是逐步走到了管理职务中。无论是行医还是管理,王辰都“颇为出格”。
 
2014年,他被任命为中日友好医院院长。院长难免俗务缠身,无暇行医,他却常跟人说:“再忙的院长,不接触病人,也不是医生”。
 
于是,他依据多年当医生的经验,深入一线,探查制度的弊病。改革了中日医院的“三级查房”制度,使之成为更有效率的主诊医师制。
 
2018年,他又被调往北京协和医学院任校长。

王辰担任掌门人,其地位不言而喻。
 
在这里,他力排众议,冒着“违规招生”的风险,录取了一批其他学科背景的优秀学生,开设了16人的试点班。
 
“改革,不都是有风险的吗?协和一定要敢为天下先!”他甚至把协和医学院比作“医学界的小岗村”。
 
当这位“任性”的校长来到武汉,立刻制定了四字方针“应收尽收”,采取的措施便是设立方舱医院。


国家也鼎力支持,解放军共有23家方舱医院,驰援了武汉20家,把家底都驻派过来了。
 
原有的方舱医院一般只有接诊200人次的医疗能力,在武汉因地制宜,利用体育馆等大型会馆,扩充收容体量,并按比例配备医护人员,运转效果出奇制胜。

纵然外界对此有多重担忧,王辰也呼告,“这不是‘至善之策’,却是可取之策,现实之策。”
 
新华社专门为他撰文,力挺方舱医院是:关键时刻的关键之举。
 

如今开舱快一个月,白岩松再度对话王辰,武汉的床位紧张问题已基本缓解。
 
方舱医院内轻症转成重症的比例在2%~5%左右,且都能及时转运到定点医院救治。王辰的工作重心也从应收尽收,转到了应收早收。

又是他,先天下之忧而忧,提前预见了下一阶段的难题。


左邻右舍都是文化界名人
王辰可谓医学界的“高晓松”

王辰院士饱读诗书,气质儒雅。在采访中,成语佳句更是信手拈来,这与他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

父母皆为大学教授,幼年他常看父母在灯下熬夜备课。那时他便意识到知识的重量,读书不可亵玩。从认字起,能找得到的书他都翻开细读,小学时就广涉名著。

更令人瞩目的是,王辰家住在大学的家属院内,左邻右舍都是文化界名人,这出身可谓内科界“高晓松”。
 
早年,他常看到冰心、吴文藻夫妇从家里出来,在黄昏下依偎着散步。从家属院的广场,再到和平楼上,遍布这对伉俪夫妻爱的足迹。

▲ 冰心、吴文藻夫妇

著名社会学家潘光旦在历经生活的劫难后,缩在屋内的墙角,静默地舔舐内心的伤口。

▲ 潘光旦

藏学家于道泉29岁将《仓央嘉措诗集》翻译为汉语,又译成英语,让这位高原诗人从云端走入了人间。

▲ 于道泉

晚年失去妻子后,于道泉每逢出门总要在门口略等一下,说声:“我们去散步吧。”转身时,还要将一只胳膊架起,仿佛真的挽着爱妻缓步向前。
 
爱恨情仇,生死离别,这些画面让王辰更早地体会到世事百态。

其中,和蒙古史学家贾敬颜先生的一桩小事,却鼓舞了他的一生。
 
有一次,小王辰叩开“活字典”贾敬颜家的大门,问道“噬脐莫及是什么意思?”贾老被问住了,他架起梯子在如山的书堆翻找,也没得出答案,就让小王辰先回家去。
 
“等我到图书馆给你查查。”
 
事情过了两天,贾敬颜主动找到王辰,按自己的理解说了大概意思。还诚恳地告诉王辰,“这只是我的猜想,并未找到严格根据,以后若找到,一定再告诉你。”
 
贾敬颜贵为学者,却绝不高高在上,肯耐心为孩子找一个成语。没找到,就如实说了情况,绝不作假。
 
一群知识分子在当时最艰难的情形下,对爱人不舍浪漫,对孩子不舍平等,可敬可爱。
 
让王辰不禁感慨:“这些人是真知识分子。你得相信,他们这样纯真、高尚的人是中国社会真实的存在。”

这些都给了王辰人生莫大的启示。“价值观务求高贵,世界观应当现实。以高贵的价值观导引,以现实的世界观行路。”
 
当多年后,他成为协和医学院的校长时,一再寄语学生:
我们现在举行毕业典礼的地方,叫做“首都剧场”。这是中国最高水平的话剧艺术殿堂。无数的世界名剧、中国名剧、艺术名家在这里演绎过人生、世道,展示过或高尚、或卑鄙的各色人等,或美好、或丑陋的浮世百态。
 
一会儿,大家会站在这个舞台上,接受拨穗,获授学位。今后,你将站在各自专业、职业、行业、事业的舞台上,国家、世界的舞台上纵横驰骋。
 
多读些书吧,那是知识的源泉。让知识更全面吧,那是行医的需要。

从书中追求精神世界,但在百态人间躬身做事。关于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他给了学生最好的答案。


如此王辰,国士无双

王辰院士身上也有着老一代知识分子的做派,儒雅、求真、严谨。
 
2018年5月,王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2019年12月,王辰获得年度吴阶平医学奖。该奖评共选过13次,至今只有20人获奖。
 
得此殊荣,他却说了八个字:“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同样的,关于这次疫情,他也在央视说了最重要的八个字,“应收尽收,应收早收。”


前八个字是王辰人生的写照,后八个字改变武汉一座城的命运。
 
2500年前,子贡问孔子,“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作士?”孔子回答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士,品行高洁知廉耻,出使四方有作为。如此王辰,可谓士矣。真大国重器,国士无双!

本文经世界华人周刊(微信号:wcweekly)授权转载。《世界华人周刊》致力于从世界发现中国,提供有广度的知识,有温度的立场和有深度的思想。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