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后浪是巨浪!95后天才少年一天两登《Nature》、ACCA考生逆袭出坑:有多努力,就有多“天才”

百家 作者:高顿ACCA 2020-05-09 19:23:18


@肉思学姐:真正的后浪来了!海啸级的!



伦敦时间5月6日,中科大10级少年班校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95后”博士生曹原,与其博导Pablo Jarillo-Herrero背靠背连发两篇Nature文章,介绍魔角石墨烯研究的新突破。


其中一篇,曹原是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另一篇,曹原为共同第一作者。



在第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致力于通过对扭转角的控制,将魔角特性推广到其他二维研究体系,以调谐和控制电子-电子相互作用的强度,实现相似的物理行为。他们采用了一种全新的魔角石墨烯体系:基于小角度扭曲的双层-双层石墨烯(TBBG)。


另一篇论文中,研究团队致力于研究扭曲角的分布信息。他们以六方氮化硼(hBN)封装的MATBG为研究对象,使用纳米级针尖扫描超导量子干涉装置(SQUID-on-tip)获得处于量子霍尔态的朗道能级的断层图像,并绘制了局部θ变化图。该设备的相对精度达到0.002度,空间分辨率为几个莫尔周期。




很多网友纷纷感叹自己连新闻都看不明白了......





但是这也丝毫不影响大家的认可和赞美,纷纷称赞其“年少有为”“真后浪”:



两年前也曾连发两篇Nature


两年前,2018年3月6日,《Nature》连刊两文报道石墨烯超导重大发现,第一作者就是曹原。


当时《Nature》都来不及排版,就迅速以背靠背形式刊登了关于转角石墨烯的重大成果,文章还配以第三篇文章作为评述,足见这一发现的非凡意义。


文章刊登后立即在整个物理学界引起巨大反响。一些报道称其“一举解决了困扰世界107年的难题”。


而这一发现也让曹原众多荣誉加身!他成为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最年轻的中国学者。


2018年他登上了「Nature年度十大科学家之首」,这是该杂志创刊149年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入榜者。


接着曹原又以22岁的年龄入选了福布斯中国发布的「2018年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科技领域榜单」,成为了入选者年龄最小的一位。


22岁的曹原可谓一战成名!


当年Nature的十大人物封面图片明显指向曹原的成果。数字“10”中的“0”被处理成一个正六边形,宛如构成石墨烯的碳环结构,整个数字“10”则点出了赋予石墨烯超导能力的“魔角”。


开挂的人生

别人家的孩子


这么厉害的曹原到底何许人也?


毕业于中科大少年班的尖子生,麻省理工博士生曹原的24岁是“真”别人家的24岁。


一个月读完初一,三个月读完初二,不到半年读完初三,2009年9月,才13岁的他考上了高中。

别人都是中学三年,高中三年,而他读完初中高中,只用了两年时间。


他说:“在学习中,重要的不是老师,也不是特别的教材与习题,而是自己愿意钻研的学习兴趣,以及埋头钻研的自学能力。”



高中学业繁忙,他仍旧鼓捣个不停,放学回家都10点了,他还要再花1个多小时的时间,捣鼓各种化学试剂。


2010年,14岁的他参加高考,成绩公布,考出理科669的高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将他送进了驰名中外的培养未来科研领域领军人物的“严济慈物理英才班”,也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



进入少年班后,依然继续开挂,别人一年才能完成的项目,曹原一个寒假就整完了。2014年曾荣获中科大本科生最高荣誉奖——郭沫若奖学金。


随后,18岁的曹原前往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继续深造


聪明人很多,而他还很主动,计算遇到困难,他永远会想尝试其他的软件方法。才气过人者往往恃才傲物,但曹原却非常低调沉稳, 不骄不躁,他说:“仰望星空总是能让我安静下来。”


曹原本科时候的指导老师,中科大物理学家曾长淦表示,他的名字在国内凝聚态物理学界无人不晓。



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有坚持


就如高中时候的曹原每天晚上捣鼓化学试剂到深夜。


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充满了坚持。


学姐之前邀请一位双非院校,一年半出坑的ACCA考生做过分享,他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ACCA的路,我走了一年半,度过了六个考季,说实话我真不觉得有多难,但是他、确实学起来很耗时间。


从大二开始我便没有过假期这个概念,出去旅个游在火车上都在看网课刷习题,特别是进入P阶段之后就和考了一次研一样,天天六点起十点归,中午累了就在图书馆趴一会。


我特别羡慕的就是之前做分享的那些学神们,告诉大家要劳逸结合一天学4、5个小时就够了最后人家还考了全球第一,我知道我不如他们聪明,所以我只能付出更多的努力。


我和两代考研学子抢了一年的座位,从自修室的桌子抢到走廊的台阶,这其实才是我这么快通过全科考试的真正秘诀:只有足够努力才能毫不费力

很多人说ACCA是选拔天才的考试。


初学ACCA时,很多人憧憬着自己能快速、高分通过全科考试,但事实证明,在没掌握正确的方法之前,这件事很难。尤其是跨专业学ACCA,即便很有兴趣,还是有些找不到方向,不知道如何下手。


事实上,只要坚持了下去,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摸索到了正确的备考技巧,你就会发现ACCA其实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考试,它不是一项选拔天才的考试,而是一项考验意志力的长跑,贵在持之以恒。



年少有为

未来可期

我们期待曹原以及众多ACCA学子们能在各自的领域

创造更多的惊喜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综合报道、每日经济新闻、ACCA学习帮。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文章。欢迎更多读者或媒体投稿合作,如有异议,请回复本微信。



进ACCA新手入门群戳这里↓↓↓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