唧唧复唧唧~

百家 作者:广东发布 2020-05-30 18:51:25


5月14日,湛江廉江市黄竹垌村,扶贫制衣车间里机器声不停。来自400公里外佛山市近3000件衣服的加工订单,让41岁的村民陈妹和工友们忙碌起来。对陈妹来说,车间里的机器声是脱贫致富走向美好生活的奏鸣曲。


这是佛山市禅城区对口帮扶黄竹垌村带来的产业扶贫新希望。结合禅城针织、童装产业外包生产的需求,黄竹垌村扶贫制衣车间以来料加工的形式,探索“企业+车间+贫困户”的扶贫新路径,让贫困户家门口就业,带动村民共同劳动致富。陈妹和工友的人均月收入超过3000元,村集体每年预计也能增收20万元。


在扶贫制衣车间的带动下,黄竹垌村还积极发展有机蔬菜、鹌鹑养殖、光伏发电等特色项目,为乡村振兴造血。截至2019年底,该村已实现贫困户100%脱贫。


禅城区驻黄竹垌村第一书记刘君说,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大投资,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培育致富带头人,打赢脱贫攻坚战。


廉江织出“佛山衣”


今年2月23日,黄竹垌扶贫制衣车间在廉江率先复工复产。陈妹一大早就跑去工作。陈妹的丈夫有四级残疾,加上3个孩子都在上学,这个瘦弱中年妇女成为全家的支柱。为了照顾家庭,她无法外出打工赚钱,以前只能靠做散工赚点钱。陈妹的遭遇是过去黄竹垌村贫困家庭的缩影。


黄竹垌村距离廉江市区不到10公里,年轻力壮的村民大多到外面闯荡,当地缺乏就业渠道。


2019年4月,来自佛山禅城的刘君来到这里,和当地干部一起寻找让村民脱贫致富的良方。


禅城以制造业发达著称,尤其是针织、童装产业更是全国有名。“黄竹垌村充足的劳动力可承接禅城服装产业链的外溢,相关产业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双方形成互补。”刘君说。


刘君的想法得到村“两委”干部的认可。在禅城区人大办驻村扶贫工作组、南粤银行等单位的支持下,黄竹垌村以专业合作社的形式,投资60多万元建起扶贫制衣车间。


刘君还请来了村里的能人。


黎金妹就是这个能人。她曾在东莞帮亲戚打理制衣厂3年,后来又到一家电子厂负责品控和管理工作。“刚开始我有点犹豫,但听说制衣车间是造福乡亲,就下定决心回来大干一场。”


黄竹垌村扶贫制衣车间让贫困户家门口就业,带动村民共同劳动致富。禅城区扶贫办供图


说干就干。黎金妹带着部分贫困户,到佛山的制衣厂学习了一个月,把佛山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回村里。制衣车间还和佛山市儿童用品产业协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为佛山市熊派服饰有限公司提供来料加工服务。


2019年12月,制衣车间正式启动,32台缝纫机运转起来。踩车、拷边、回针、钉扣,穿针引线,陈妹在短时间里就成了熟手。“来扶贫车间打工,收入是原来10倍,时间还灵活,可以兼顾家庭。”陈妹对这份工作很满意。


如今,扶贫制衣车间已吸纳了当地32人就业,其中贫困户14人,人均月收入达3000多元。小小的扶贫车间,正嵌入到佛山制造的链条中,编织出脱贫奔小康的图案。


贫困户变致富带头人


黄竹垌村种植蔬菜在廉江素有名气,丝瓜、豆角等曾大量北运,不少村民有种菜的看家本领。刘君和同事们一起制定了“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


雷权光是村里的种菜好手,全家以务农为生。但4年前,他每月收入只有300—400元,还要供养孩子上学,负担沉重。


得知雷权光有困难,扶贫工作组为其子女申请了教育扶贫补助,正在读中职的儿子可每年补助3000元,读大专的女儿则可以补助7000元。


针对雷权光因资金缺乏无法扩大种植的情况,刘君积极向上级反映,帮助雷权光申请了1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扩大生产。


经过半年投入与细心栽培,雷权光种植的蔬菜面积增加了2亩多,年收入达6万多元。“现在1亩地至少可产6000斤的辣椒和丝瓜。”谈起现在田里收获,雷权光笑逐颜开。


“扶贫要有标杆,把他往小康路上推,他在前面跑我们在后面推。”刘君说,下一步计划在全村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帮助雷权光承租或流转更多土地来培植有机蔬菜,树立其致富带头人的榜样,在村里形成示范。


陈妹则在闲时养鸡。近三年来,扶贫工作组每年都为村中贫困户发放了鸡苗、饲料,传授养殖技术,并与广东顺德汇盈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土鸡销售合同,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这样,陈妹每年又可以增加约1500元的收入。


拔掉穷根,既要输血,更要造血。立足廉江周边市场需求,黄竹垌村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投入约70万元打造综合性鹌鹑养殖基地,转租给有丰富经验养殖的承包商,租金可以分给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作为增收。


黄竹垌村有更长远的目光。近三年来,黄竹垌村以合作社名义购买了位于廉江市开发区的商铺,入股廉江市德道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叶基地等优质企业,收回近40万元的红利全部分配给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


黄竹垌村贫困户通过培植有机蔬菜,走上了脱贫致富路。禅城区扶贫办供图


革命老区村旧貌换新颜


夜幕降临,距离雷权光家不远处的篮球场十分热闹。小儿子雷炳坚找上村里几个尚未返学的小伙伴,在新装的路灯照耀下,来了场精彩的球赛。


“几年前,这样的场景根本不可能出现。”雷炳坚说,以前村里不仅没有篮球场,路灯也很少,一到夜里村庄就变黑灯瞎火,村民也不太敢走夜路。


扶贫工作组驻村以后,借助禅城区供电局的资源,近年来累计投入50多万元实施亮化工程,至今已安装了200多盏路灯,实现15条自然村全覆盖。


同样变光亮的还有尖角小学。以往,学校环境比较落后,教室因为长期遭雨水渗透,四面墙壁都已发霉变黑,甚至几个学生共用一套课桌椅。


2019年,在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村里投入100多万元进行改造。如今从操场到饭堂,从学生的课桌、教室的风扇到老师用的电脑,学校的里里外外全部焕然一新。“教学条件改善了,学生的成绩也明显有了提高。”尖角小学校长庞东启说。


扶贫工作组还在尖角小学楼顶投资了约70万元,修建起光伏发电站,为全体贫困户增加一笔长效收益。


这几年来,黄竹垌村的转变不只是外在的环境,还有人们的精神面貌。


黄竹垌村是革命老区村,但2016年该村一度被上级列为软弱涣散党组织。扶贫工作组驻村后,充实了脱贫攻坚力量,制定党员挂钩联系帮扶制度,落实党员的帮扶责任,组织党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活动。


“工作组为我们注入了新鲜血液,不仅生活有奔头,工作也更有干劲。”黄竹垌村党总支部书记肖汉全说。


在扶贫工作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贫困户不再“等靠要”,而是更加努力靠双手改变命运。陈妹当起了村里的保洁员,雷权光的女儿雷东梅也走进了扶贫制衣车间当车工。


受疫情影响,复工后,制衣车间订单有所下降,但村里决定再投资50万元扩大生产。


车间将加建200平方米。刘君还联系了一些企业捐赠30多台设备,增设包装、烫衣的工艺。“可以承接更多的制衣环节订单,贫困户的收入也更有保障。”刘君说。


“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工作要求更高,任务更重,但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刘君期待,制衣车间升级后,能为村里更多的劳动力,带来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禅城区驻黄竹垌村第一书记刘君到贫困户家座谈。罗湛贤 摄


攻坚亮点:

黄竹垌村结合村委现有条件及交通等优势,利用佛山市禅城区童装制衣的资源优势,建立扶贫制衣车间项目,投入基础设施资金44.6万元,带动14人贫困户就业。车间以服装来料加工为主,积极探索“企业+车间+贫困户”的就业帮扶模式,让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脱贫致富。车间工作的贫困户人均月收入增长约9倍,村集体年增收20万元。


成绩单:

●2019年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5488.25元,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20.75元,达到全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60%以上。


●2019年,黄竹垌村实现62户贫困户100%脱贫。


●2019年贫困户给予医疗救助的人数15人,贫困户的合规医疗费报销数34.88万元,医保报销304827元,医疗救助41061.58元,报销比例99.16%。


●全村供水、供电、道路硬底化、路灯、灯光球场、公共厕所、垃圾回收站、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实现100%全覆盖。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来源:南方+客户端
编辑:卓佩仪
校对:蓝淑茹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