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收官星临场推迟发射,这个决定背后是中国航天人几代的坚守

百家 作者:共青团中央 2020-06-19 09:31:13

来源:观察者网,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石豪


2020年6月16日晨,新华社发布消息,原定于当日上午10时11分至10时50分窗口发射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因技术原因推迟发射。

北斗工程的收官星发射吸引了全国媒体的目光,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临场做出推迟发射的决定,决策者究竟要承担怎样的压力?

举国关注

北斗是我国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全世界仅有的能够提供全球导航定位的四大卫星系统之一,其余三家是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和欧洲Galileo。

自上世纪80年代“两弹一星”元勋陈芳允院士提出双星定位通信系统方案至今,中国卫星导航已经走过了近40年风雨历程。从北斗一号试验系统的建成,到北斗二号区域导航系统投入使用,中国的导航卫星一直按照既定的“三步走”方针持续发展,而北斗三号就是这“三步走”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从2000年10月31日长三甲火箭发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开始,中国北斗已进行了54次发射,并取得了全部成功的骄人战绩。

原定于6月16日的发射,是北斗工程最后一步的最后一颗星,是北斗系统建设全面完成的标志,因此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在发射前,国家级媒体对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星进行了密集的宣传报道,央视新闻客户端提前几十小时开始了全程无间断直播。

中央电视台播放杨长风总师采访|图片来源:央视新闻频道

更为罕见的是,6月15日的《新闻联播》更是播发了发射窗口,对这次发射进行预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CGTN、央广中国之声、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频、央视网届时将进行直播。

《新闻联播》播发发射预告|图片来源:央视新闻频道

而最令人感动的,莫过于80余名四川省抗疫英雄代表,受邀来到西昌,共同见证北斗系统的收官之战。

向抗疫英雄致敬|图片来源:四川在线

在中国航天历史上,这种盛况是少见的。

因此,在发射的最后时刻,做出“中止发射”的决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尊重科学
 
根据北斗三号工程任务一线技术专家李聃的介绍,在发射前一晚的射前功能检查时发现了技术问题,经过讨论决定推迟。

这个决定的做出,距离最后的加注和发射时间很短,可以说非常果断。

北斗系统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是中国航天人的梦想,而是承载了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期望。

“全村的希望”——这个村,是地球村。全球服务的北斗,受益人是全体地球村村民。

果断决策的背后,说没压力那是骗人——每一双期待的眼睛,都是一份无形的压力。

举国的关注,世界的期盼,发射决策团队背负的压力可想而知。

一旦决策失误,就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正如34年前的那场悲剧一样。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七名宇航员牺牲。

现在的我们,大多听说过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参与事故调查,并用一杯冰水现场演示事故的直接原因——航天飞机固体火箭助推器(SRB)的O形橡胶密封圈在低温下失去弹性,从而导致密封失效。

费曼教授与O形圈|图片来源:巴塞罗那大学

但事实上,这起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挑战者号原定于1986年1月22日发射,但因故反复推迟发射日期。

1月27日,发射场遭遇严寒,气温骤降。就在航天飞机在发射台上遭受低温侵袭的同时,固体火箭助推器的生产商莫顿-赛奥科公司的工程师们已经向上反映了O形橡胶圈在低温下可能存在的问题。

可是,NASA更看重航天飞机的发射进度,在来自NASA马歇尔飞行中心的项目经理劳伦斯·马洛伊直接质问道:“你想让我们什么时间发射?明年四月吗?”

劳伦斯•马洛伊 |图片来源:C-SPAN


一句话,堵住了科技人员的嘴。莫顿-赛奥科公司的主管副总裁约瑟夫·基尔明斯特成功“说服”了他的工程师团队改变观点,支持发射。

约瑟夫•基尔明斯特|图片来源:C-SPAN


科学是仁慈的,不会因为你不尊重它而报复你,它只会公正地按照客观规律一步步发展。

因此,美国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坚守原则
 
对于科学的尊重,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人来决策,来贯彻。

中国航天也经历过比北斗收官星发射压力更大的时刻。

那是2007年的4月,北斗二号首发星即将发射,但就在第三次总检查时,发现卫星的应答机出现异常。

这是足以令每个决策团队感到绝望的境遇。

在2000年4月18日,我们向国际电联申请了用于北斗导航卫星的信号频率。根据规则,必须在7年内将卫星发射入轨,并成功向地面发送信号,才算真正占住这个频率。

此时,距离这个“七年大限”,只剩数日。

不能带着问题上天”,是自中国航天创立以来不变的铁律。

如果查找问题,可能会耽误发射,导致频率资源白白流失。

如果带病上天,卫星应答机一旦故障,地面将失去卫星的控制,申请的频率同样会被竞争对手独享。

进退维谷的重压之下,我们的航天人依然坚守原则。

他们突破常规,打开整流罩,打开卫星舱版,将工作不正常的应答机取出,连夜赶赴成都,进行了整整72小时的试验,终于成功解决问题。

2007年4月14日,卫星顺利升空。

2007年4月17日晚8时,在频率截至时间4小时前,卫星准确无误地发向地面发送了第一组信号,任务圆满成功。

北斗,从此确立了自己的频率。

北斗二号首星发射|图片来源:新华社

正是因为深知意义重大,才更不能允许带着问题上天。

“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是周恩来总理1964年对国防科研提出的十六字方针。从那时起,一代代航天人对科学的尊重,对原则的坚守,让我们的航天事业少走了太多弯路,避免了太多损失。

这种代代相传的执着坚守,也必将成为北斗工程取得全面胜利最坚强的保证。

团团有话说 第94期

你还记得成长过程中,爸爸给予的温柔瞬间和可爱片段么。快来和我们分享你爸爸做过哪些温柔又可爱的事吧~我们会认真阅读的!也会挑选有趣的事情和大家一起分享喔~

扫描图片上的二维码

定制标准版团旗、团徽,下载团歌

编  辑丨王 
  丨陈 
校  审丨肖 
值班编委丨连李生


猜你喜欢

点亮“在看”,第一时间接收最新消息!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