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家单位、30余万科研人员,10多年奋斗!北斗卫星核心器件实现100%国产!(附:北斗研发建设历程​)

百家 作者:人工智能学家 2020-08-04 19:42:39

来源:EETOP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月3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介绍,工程建设提前半年完成,彰显中国速度。“北斗三号2009年11月启动建设。10余年来,工程建设历经关键技术攻关、试验卫星工程、最简系统、基本系统、完整系统五个阶段,提前半年完成全球星座部署,开通全系统服务。建成即开通、开通即服务,工程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据悉,北斗三号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400多家单位、30余万科技人员集智攻关,攻克星间链路、高精度原子钟等16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500余种器部件国产化研制,实现北斗三号卫星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100%。

附:北斗研发建设历程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继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1970年,中国开始研究卫星导航系统的技术和方案。在北斗问世之前我国所使用的定位系统为美国的GPS,这使我国处处受限。1993年,我国的“银河号”货轮在向伊朗运送货物时,被美国拦截,美国给出的理由是,认为中国从事正常贸易活动的“银河”号货轮向伊朗运输制造化学武器的原材料。面对美国的无端指控,我国的货船不予理会。但是美国直接切断货轮所在海域的GPS信号,致使该货轮无法确定位置及航向。该货轮进而被美国两艘军舰和五架直升机在印度洋上拦截了三周。最终中国妥协,该货轮在沙特海军基地接受美国的登船检查,检查结果是根本没有违禁化学原料。

该事件加速了94年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的计划形成,中国政府正式批准了陈芳允院士的“双星定位系统”的方案,启动了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北斗一号)的研发建设。2000年,我国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建成系统并投入使用。我国的授时,信息发送等功能由原先的GPS转变成北斗传输。

2003年,欧洲空间局正式批准了伽利略定位系统的第一阶段计划,欧洲的定位导航系统正式进入排程。

随后,德法意三国作为该系统的最大投资方,发现该系统研发困难,美国五角大楼曾致信欧盟国家的国防部长,警告说欧洲正在发展的伽利略全球定位系统将与北约类似的军事系统发生冲突。因此在内困外患的情况下,德法意三国急需找到另外的投资方,缓解资金压力,而当时中国也不想受制于美国的GPS系统,想要研发属于中国的独立定位系统,但是受限技术和资金,无法进行独立自主的研发。

伽利略系统

一拍即合中国出资加入该项计划,中方技术人员也可以趁此计划学习定位系统的相关技术。可惜中国出钱还被排除在核心技术之外,自感事情不妙的中方遂决定退出该项目,2.3亿欧元也打了水漂。有感屡屡遭受外国牵制的中国,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建成属于自己的定位系统。

2004年,启动北斗二号系统工程建,并于2012年年底,完成14颗卫星(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发射组网。北斗二号系统在兼容北斗一号系统技术体制基础上,增加无源定位体制,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2009年,启动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北斗三号系统在北斗二号系统基础上,增加了用户体验更佳的服务信号。该信号不仅性能更优,与其他系统信号兼容、互操作程度也更高,实现了更高精度的星载原子钟和星间链路技术,高精度时空信息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中国始终秉持和践行“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这样的发展理念。2018年,我国北斗三号组网全部完成。这标志着从此刻开始,北斗定位系统不再是中国北斗,而是世界北斗。


未来智能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统智商评测体系,开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评测;开展互联网(城市)云脑研究计划,构建互联网(城市)云脑技术和企业图谱,为提升企业,行业与城市的智能水平服务。


  如果您对实验室的研究感兴趣,欢迎加入未来智能实验室线上平台。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