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终于出手!15.2万亿数字经济时代来了!人类全部智慧都在这两个词

百家 作者:互联网思想 2020-09-28 03:32:58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测算,预计5G从2020到2025年,将拉动中国数字经济增长15.2万亿,其中由5G带动的信息产业增加值为3.3万亿元,预计通过5G技术带动其他产业增加值为11.9万亿元。


9月23日,“华为全联接2020”大会,在上海开幕。深圳市市长陈如桂专程赴上海,出席华为的大会并现场致辞,代表深圳市委市政府对身处特殊时刻的华为表达特别的支持!


陈如桂致辞时说,今世界,正处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时代,处在数字经济全面发展的时代深圳将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抓住5G发展机遇,推出更多应用场景,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与各企业在智慧城市和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全力创建全国数字经济样板城市,努力实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让城市更精彩。


这意味一线城市终于出手:15.2万亿产业大蛋糕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演讲中称:华为现在遭遇很大的困难。持续的打压,给我们的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求生存是我们的主线。大仲马曾经说过:“人类的全部智慧都包含在这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我们看到ICT产业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会,政府和企业全面进入数字化和智能化。华为希望能和伙伴一起开创新篇章。


随后,在9月24日上海举行的“华为全联接2020”上,华为云与计算BG总裁侯金龙与深圳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刘佳晨共同发布鹏城智能体。鹏城智能体将以“数据”为基础,融合5G、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数基、数网、数纽、数脑、数体”系列工程,打造数据驱动的有深度学习能力的城市级一体化智能协同体系。意味着:中国即将全面进入数字经济时代!




全文报道如下↓↓↓


深圳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做法受到广泛关注

陈如桂参加“华为全联接2020”并致辞


9月23日上午,“华为全联接2020”在上海正式拉开帷幕,深圳建设智慧城市的经验做法受到广泛关注。深圳市市长陈如桂参加有关开幕活动并致辞。


陈如桂说,当今世界,正处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时代,处在数字经济全面发展的时代。智慧智能正在深刻改变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结构,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和产业组织形态,引领创新发展,塑造城市未来。深圳在建设智慧城市、发展数字经济方面具有先发优势,依托华为等科技企业,坚持系统谋划、高标准定位,坚持高强度投入,坚持政企联动、协同推进,坚持开放创新,全面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智慧城市,进一步推动了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品质化,实现了科技赋能、数字转型、云上行动,加快电子信息产业的迭代升级,不断提升城市治理和政务服务能力。



陈如桂表示,深圳正在积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重大机遇,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打造全球标杆城市。深圳将依托华为等科技企业的先进技术,建设鹏城智能体,打造智慧城市的数字底座、城市感知体系、泛在连接网络,建设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先进城市智能中枢。深圳将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抓住5G发展机遇,推出更多应用场景,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与各企业在智慧城市和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全力创建全国数字经济样板城市,努力实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让城市更精彩。


“华为全联接2020”是华为公司主办的面向ICT产业的全球性年度旗舰活动。今年,该活动围绕技术创新与数字化、智能化下的产业创新生态,呼吁面向未来人类社会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携手业界思想领袖和先锋企业共同探讨行业数字化的发展方向和未来机遇。


在沪期间,陈如桂还就上海智慧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建设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


市政府秘书长曾湃参加活动。


来源:深圳卫视深视新闻(记者/李璨 黄涛 崔波 编辑/李天南 李添裔)


据悉,目前,深圳的数字政府服务能力和智慧城市建设水平位居全国、全球前列。今年8月,深圳建成5G基站超过4.6万个,在全球率先实现5G独立组网全覆盖,率先进入5G时代,为智慧城市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当前,深圳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实现了科技赋能、数字转型、云上行动,加快电子信息产业的迭代升级,不断提升城市治理和政务服务能力。在深圳,98%的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了网上办理,约95%的行政许可事项实现了“零跑动”,企业和市民办事更加便捷。通过建设全市AI智能信号灯控“一张网”等智慧交通服务,城市高峰期机动车通行速度提升10%,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智慧机场建设全面实现了刷脸登机和机位智能分配,机场出港航班准点率达90%,位居全球大型机场前列,旅客平均等待时间缩短近40%。深圳已经实现了所有医院医学检验和影像检查结果互联互通互认,在智慧医疗的服务支撑下,让患者平均节省40分钟左右的排队时间,每年降低患者就医费用4000多万元。特别是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深圳充分发挥智慧城市的作用,坚持科技抗疫、智慧防控,广泛应用5G远程医疗等新技术、新手段,有力提升了疫情防控效能。

政务“云联通” 红绿灯“会思考”

政企联手搭建“鹏城智能体”


9月23日,深圳政务服务数据局与华为联合发布“鹏城智能体”,将建城市级一体化智能协同体系。


【深圳商报讯】(记者 陈姝 文/图)在9月24日上海举行的“华为全联接2020”上,华为云与计算BG总裁侯金龙与深圳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刘佳晨共同发布鹏城智能体。鹏城智能体将以“数据”为基础,融合5G、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数基、数网、数纽、数脑、数体”系列工程,打造数据驱动的有深度学习能力的城市级一体化智能协同体系。
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王耀文表示:“鹏城智能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工程,需要华为等一批企业和我们共同参与。我们希望建设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的鹏城智能体,让全市人民充分享受城市智慧化建设带来的成果。”
为加速数字深圳建设,近年来,华为不断通过云计算、AI、5G等创新技术在数字政务、交通、气象等多个领域取得丰硕成果。而华为云在深圳的系列创新实践,也成为数字城市建设的标杆。
在数字政务方面,基于华为云,深圳市构建了“1”个全市政务云平台、“10”个区级政务云平台的总体架构,“N”个特色部门云、支撑全市53个委办局、230多个核心业务上云。同时,华为云还打通了深圳42个系统、100多类数据,融合海量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包括28万多路监控视频,形成了市-区-街道三级联动指挥体系。通过相关信息的“一图全面呈现”“一网运行联动”,实现用数据驱动城市管理服务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
为让深圳交通更顺畅,深圳交警将人工智能和5G技术全面运用到交通执法、治堵、指挥等方面。通过和华为云合作,深圳将基于AI、大数据等技术推出的红绿灯配时方案,部署到全市约200个路口。初步成果显示,在高峰期路口通行能力可提升约10%。计划未来几年内,将深圳2000多个路口接入系统,全面提升全市路口的通行能力。
华为云还在积极帮助深圳打造更智能的空域交通。2018年11月开始,深圳机场开始建设机位资源智能分配系统,2019年正式上线。该系统将深圳机场航班靠桥率提升了10个百分点,每个廊桥每天能多保障一个航班,一年之内为400万旅客省去了坐摆渡车的麻烦。同时,机位分配的时间缩短为1分钟。
智慧气象方面,华为云为深圳市气象局发展新一代超大城市精准预报系统,推出基于智能网格的新一代超大城市精准预报提供技术支撑,实现包括智能感知、精准预报、智慧服务等,让大众体验“四小时内、一平方公里范围”的个性化精准贴身气象服务。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

华为正遭遇很大困难,求生存是主线


2019年至今,华为接连遭遇美方打压,以手机为主的消费者业务受损严重。


在开场演讲中,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上台即表示:“大家都知道,华为现在遭遇很大的困难。持续的打压,给我们的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求生存是我们的主线。”


从业务板块来看,华为主营业务包括企业业务、运营商业务与消费者业务,今年上半年,华为实现营业收入4506.56亿元,其中,华为消费者业务收入2558亿元,运营商业务收入1596亿元,企业业务收入363亿元。


以下为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线上的朋友们,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华为公司,欢迎大家参加华为全联接2020,也借此机会向各位持续支持华为的新老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算起来这是我们第5年在上海相聚了。16年,我们在这里展望智能社会的愿景,呼吁全球伙伴共建哥斯达黎加式生态,17年,我们提出要做全球五朵云之一,18年,华为发布了AI战略,19年全面阐述了计算战略,今年,5G在全球完成规模部署;这五种技术,五大机会史无前例地汇聚到一起,今天我的演讲主题就是:“5机”协同,共创行业新价值” 。

大家都知道,华为现在遭遇很大的困难。持续的打压,给我们的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求生存是我们的主线。大仲马曾经说过:“人类的全部智慧都包含在这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我们看到ICT产业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会,政府和企业全面进入数字化和智能化。华为希望能和伙伴一起开创新篇章。

我们看到,数字经济是经济增长的主旋律。牛津经济研究院的报告显示,数字经济早已成为增长的主引擎,不仅是数字产业本身的增长,更多的是数字技术带来的行业数字化增长。1块钱的数字技术投入,可以带来3块钱的行业数字化增长。以中国为例,去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约三分之一,但是对增长的贡献达到三分之二。我们看到,来自政府和企业的数字化新需求不断地涌现。

在华为看来,数字经济的基础是联接和计算。5G、物联网是联接技术;云、AI代表计算技术。摩尔定律大家都很熟悉,算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强大而且价格低廉。梅特卡夫定律告诉我们,网络的价值随着联接数的增加而倍增。联接的密度乘以计算的精度,就是数字经济的强度。联接和计算的融合将改变交通、金融、能源等各行各业,为社会创造出新的价值。

落到具体政府和企业场景,我们看到联接发生了变化,1G到4G解决了人与人联接问题,5G开启了新的万物互联的时代;计算的重心慢慢转到AI,已经确确实实在政府和企业的主业务中创造了价值。联接和计算需要跟行业深度结合,找到可以落地的场景,对准生产系统中的痛点,通过ICT技术和行业知识的结合,快速创造价值。当我们把这些场景汇聚起来,便能涓滴成河,逐步完成整个宏伟蓝图。

下面我们来分享几个案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焦化行业的案例。焦化,就是把煤转化成焦炭。在这个过程中,配煤是关键,决定了焦炭的品质、价格和成本。当前配煤主要依靠老专家手工调配,效率低,很难做到最优。华为和河南鑫磊合作,通过AI技术,结合专家经验,构建智能配煤模型,有效提升了精度、效率和稳定性。经测算,这套系统可以节约炼焦成本15元/吨,每年可为鑫磊节约2700万。放大到整个中国的焦化行业看,我们假设每吨节约10块钱,也将为整个行业带来每年60亿元的成本节约。

而这仅仅是一个细分行业里的小场景。下面我们再看一个物流园区的例子。上海康桥物流园区,占地10万平方米。以前,信息化、自动化程度低,盘点完全依赖人工,每次要一个月;车辆调度无规划导致拥堵,滞留严重;还有货物阻塞等问题。

对准这些挑战,华为和顺丰DHL对物流园区进行了智慧化升级,依托华为智慧园区数字平台,拉通20几个业务系统,实现了智慧泊位管理、仓储管理、资产管理等,资产盘点效率,车辆通行效率、泊位效率都得到大幅提升、整体作业提升了30%。

近年来,城市管理者拥抱智慧化甚至比企业还坚决。以深圳为例,过去几年,企业、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真真实实得到了提升。智慧城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深圳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华为发挥5G 、云、AI等领域的技术优势,联合上百家合作伙伴,帮助市政府管理服务指挥中心打通了42个委办局业务系统,100多类数据,构建了全市1+10+N一体化指挥体系。稍后,深圳市的陈如桂市长将在他的致辞中分享相关信息。

刚才我们已经看到了企业、园区和城市的先进实践。我们认为下阶段将有更多的政府和企业能够享受到技术带来的红利。过去几年,华为已经在ICT领域完成了一定的技术积累。接下来,我们的重点是和伙伴一起,把这些技术应用到各行各业,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场景化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商业成功,帮助政府实现兴业、惠民、善政。联接、计算、云、AI和行业应用,将构成全行业的5个重大的机会。我们希望,通过“5机”协同,与伙伴们一起,共创行业新价值。

接下来,我逐一和各位分享华为在联接,计算,云和AI4个领域的阶段性进展和业务策略。再重点谈一谈如何支撑伙伴,打造行业应用,强壮供应链,做强做大产业。

首先让我们先来看看联接,联接是政企数字化的基础。当前,各行业数字化进入生产系统,对联接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矿山、港口,还有工厂,都需要更高的带宽,再比如,不同行业的智能制造,要求不同的时延和可靠性,这就要求网络提供差异化的体验,同时还要有SLA保障。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华为提出了智能联接的理念,打造泛在千兆、确定性体验和超自动化的网络,具体怎么做,在明天的keynote中,我的同事汪涛,会详细为大家解读。

众所周知,大数据、人工智能、HPC等多样化的场景产生了多样性的计算需求,单一的架构已不能满足。我们需要多样性的算力协同来满足新的需求。华为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多样性算力,采用软硬件解耦的设计,以适配不同的处理器,包括X86和鲲鹏等。在接下来两天的议程中,我的同事侯金龙、邓泰华会有详细的介绍。

云是释放算力的最佳平台,是智能世界的数字底座。3年前,也是在这个会上,华为提出了要做智能世界的5朵云之一。承诺长期战略投入公有云。经过3年的持续努力,华为云目前已在全球拥有23个区域,发展了150多万开发者。这对我们云的团队来讲不是松了一口气,而是压力更大了,因为他们要挑战更高的目标。面向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混合云解决方案,满足政企转型的复杂需求,成为客户智能升级的首选。

AI技术过去几年发展很快。我们也进行了大量尝试,把AI应用于政企的主业务系统。例如,深圳机场推出了“一张脸走遍”全机场,其中的差异化安检将效率提升了60%;疫情期间,AI应用于临床CT辅助诊断,让看片时间从12分钟缩短到秒级;应用于金融反欺诈,风险预警时间缩短到分钟级,变不可能为可能。明天,我的同事贾永利将和大家分享,如何通过知识驱动和数据驱动,真正把AI和业务主系统深度融合,解决关键问题。

接下来,我们重点看看行业应用。在我看来,联接和计算就有点像100多年前的电。由仅仅提供照明走向家用电器和工业设备,让各个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推动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在这个过程中,和电力行业的规模相比,家用和工业电气化创造了数十倍,甚至百倍的产业规模。16年我们提出了建设哥斯达黎加式生态,使能伙伴做大市场,让华为的伙伴,像电力时代的电气企业一样,成为新价值链上的最大获益者。这次展览,伙伴们展出了许多应用样板,欢迎大家去参观。

在这里我简单给大家介绍几个小故事。首先,我们来看一个伙伴与华为通过业务创新,共同做大市场的例子。泰克教育是一家传统的IT培训机构,通过与华为云的合作,泰克教育转型ICT教育使能者。华为云为泰克教育提供技术方案创新和商业变现支持。

2020年,泰克教育在云市场严选交易额突破8000万,同比增长超过8倍。这只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截止目前,华为云已经汇聚全球一万三千多家咨询类伙伴,五千多家技术类伙伴。华为致力于帮助更多像泰克教育这样的伙伴,实现业务创新和快速成长,在成就客户同时也实现自身的商业成功。

在做强供应链方面,我们倡导与供应商共同成长,共享收益。在这里我举一个5G 基站关键部件的例子。讯强电子是一家传统散热器供应商,2016年开始与华为合作, 在5G散热器转型开发过程中,讯强积极投入,在华为的帮助下,实现了表面处理工艺等技术的突破,同时,通过与华为协同,讯强优化了加工工序和物流路径,大幅提升了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供应能力,成本也下降了30%。和华为合作3年,在华为的销售增长超过20倍。华为将持续投入力量提升伙伴能力,同时保障伙伴获得合理收益,与伙伴一起共同成长。

我们倡导风雨同舟,长期合作,中软国际就是这样的一个典范。中软国际和华为合作超过10年,早在2009年,中软国际就已经和华为开展合作。2014年,开始走向国际市场。2017年,成为华为云首位同舟共济的伙伴,2019年又加入了华为云鲲鹏凌云伙伴计划。

可以说,在华为发展不同时期,中软国际持续坚持和我们战略协同,利益互补,风雨同舟,关键时刻共进退。与此同时,中软也得到华为最有力的技术支持,共同扩展新市场。以华为云合作为例,中软国际仅用4年,就实现了9倍的增长。根深才能叶茂,我们将持续和有意愿,有能力的伙伴共同做厚合作基础,共同成长。

我们将继续聚焦做好联接、计算、云、AI等产品和服务;我们发电,伙伴们做电气化,大家一起努力,为客户创造价值,一起实现商业成功!此外,华为还将在基础创新、标准、人才、社会责任等更广泛的领域,和全球伙伴一起合作。我们仍将努力坚持,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沃尔特·惠特曼曾经说过:“永远保持面向阳光,阴影就会被你甩在身后。”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2020年,和大家共勉!谢谢大家!

来源:华为

华为侯金龙:打造行业智能体,共建全场景智慧

9月24日,在HUAWEI CONNECT 2020上,华为云与计算BG总裁侯金龙发布了智能体,这是业界首次针对政企智能升级提出的系统化参考架构。客户和伙伴可以基于智能体打造自己的智能方案。智能体由智能交互、智能联接、智能中枢、智慧应用四层组成,有机构成云网边端协同的一体化智能系统。它以云为基础,以AI为核心,通过云网边端协同,构建开放、立体感知、全域协同、精确判断和持续进化的智能系统,为城市治理、企业生产、居民生活带来全场景智慧体验。


在本次会议上,深圳市与华为发布共建鹏城智能体,创建数字经济样板城市


华为云与计算BG总裁侯金龙发表主题演讲

以下为侯金龙演讲全文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上午好,欢迎来到华为全联接大会。

昨天,华为郭平董事长发表了《“5机”协同,共创行业新价值》的演讲。我们认为通过联接、计算、云、AI、应用这5种技术的融合,能够加速企业和行业的智能升级,带来三方面的新价值:

  • 重构生活体验。例如,地铁公交一码通行、高速公路自由流收费、一张脸走遍机场、无人超市等。

  • 优化生产流程。例如,AI辅助新冠CT诊断、AI加速药物筛选、AI让合成纤维从抽检到全检、AI合同智能审查等。

  • 使能行业创新。例如,无人机通过云、5G、AI、边缘的协同,实现电网、矿山、港口等城市生命线的智能巡检,实现无人化和自动化。

这些价值让我们看到,智能升级是企业和行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智能升级的四大挑战
在智能升级的实践中,我们必须面对诸多的挑战:

首先,是来自于边端侧的挑战。终端种类繁多,环境千差万别。智能时代需要把这些复杂且孤立的终端有机协同起来,并实现软件和算法的持续升级迭代,让数据与智能可以流动起来。

其次,是联接的挑战。现有的物理联接不能满足行业场景的多样性需求,包括带宽、时延、联接数及行业规范。还有在数字世界里需要联接人、联接物、联接应用、联接数据。

第三,是应用与数据的挑战。如何打破数据孤岛,实现各个部门数据的互通,如何让新老应用互通,并协助老应用进化,同时让新的应用开发更简单?

最后,AI应用需要与行业知识结合。但常常懂AI的不懂行业,懂行业的不懂AI。

今天,我们在这里正式发布智能体,通过“5机”融合来解决这些挑战。智能体是政企智能升级的参考架构,以AI为核心,以云为基础,通过云网边端协同,构建一个开放、立体感知、全域协同、精确判断和持续进化的智能系统。


智能体:智能升级参考架构
智能升级参考架构图

如上图所示,智能体包括四层:

  • 智能交互:联通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让软件、数据和AI算法在云边端自由流动。

  • 智能联接:无缝覆盖、万物互联,从而实现应用协同、数据协同、组织协同。

  • 智能中枢:是智能体的大脑和决策系统,基于云基础设施,赋能应用、使能数据、普惠AI,支撑全场景智慧应用。

  • 智慧应用:加速联接、云、AI、计算等技术与行业知识的深度融合,与客户、伙伴协同创新,重构体验、优化流程、使能创新。

智能体通过“5机”深度融合,能感知,会思考,可执行,能进化。智能体最大的特征是云网边端协同,是一体化智能系统。

为什么要云网边端协同?

以深圳天气预报场景为例,在全市分区部署高清摄像机采集天空的云、雨、雾等图像数据,通过5G将收集到的数据实时回传到云上,把各区的数据拼成云天全景拼图,再和气象雷达数据拟合,使用AI技术就可以精准预测到4小时以内的天气变化。同时,把云端训练好的模型推送到边缘,让摄像机也能实时识别微雨、雾等细微天气变化,通过云网边端的一体化协同,提供智慧的气象应用,让老百姓通过手机,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方圆一公里的天气变化,根据变化做出行程安排。


这个案例说明,通过5G、云、AI、智能边缘的深度融合,形成一体化的智能系统,可创造出业界当前领先的智慧体验。

下面具体介绍下智能体的各个组成部分。

智能交互
云边端协同,加速数据和AI的自由流动

智能交互是智能体的“五官”和“手脚”,让智能体可感知,能执行。智能交互的核心技术,是边云协同操作系统IEF。IEF可内置于各种合作伙伴的设备,让设备成为华为云的智能边缘,实现智能按需部署。IEF可以对接各种操作系统,例如鸿蒙,让鸿蒙生态也可以方便地接入华为云。
华为已将IEF的内核KubeEdge开源,贡献到CNCF基金会,是边缘领域热度最高的开源社区。目前已有500多位核心贡献者,已在多个行业广泛应用。

例如,基于IEF,国家高速公路门架管理系统,管理着全国将近10万个门架边缘节点,让所有节点管理自动化和智能化,每日自动采集3亿条以上的信息,超过50万个边缘应用可以从云端推送到边缘进行部署和升级,让高速更畅通,同时为日后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提供良好支持。


智能联接
万物智联,万智互联

智能联接是智能体的“躯干”,联接智能中枢和智能交互。
对智能联接来说,通过5G等物理联接,实现无缝覆盖,万物互联。在智能联接的基础上,通过华为云ROMA实现应用和数据协同,盘活历史应用和数据资产,实现数据资产在新老应用之间的流动和共享,打造应用一张网,数据一盘棋;通过WeLink实现人与组织的协同,让员工、客户、伙伴享受智能体带来的新体验。

智能中枢
混合云,构筑智能升级的理想底座
智能中枢是智能体的“大脑”和决策系统。它的核心是混合云底座和三个使能:应用使能、数据使能、AI使能。

行业智能升级,很多客户都希望既能拥有丰富的高阶服务,又能支持在本地部署并满足企业运营运维的习惯,确保数据安全合规,但传统私有云和纯公有云方案都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因此,我们希望打造一个真正满足政企需求的混合云方案。华为云混合云方案同步公有云能力,可本地化部署,从资源混合到能力融合,匹配政企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实现用户视角一朵云。

首先,要匹配政企组织和业务流程,例如,华为混合云5级VDC(虚拟数据中心)方案,能够匹配政企多层级组织结构和流程,提供代维、协维,让企业IT员工从二线运维人员变为一线生产人员。

其次,华为云混合云可本地化部署,数据留在本地,你的数据你做主。

第三,让政企同步公有云最新高阶服务,与世界最新技术同步。

有了混合云底座,三个使能平台也非常关键。

1

应用使能,让应用开发更简单。

每个企业都有大量新应用要开发,华为云ROMA提供低代码、零代码开发能力,支持全云化在线开发,云上云下一键部署,可不断沉淀行业资产,实现软件资产重用,乐高式开发。同时,每个企业都有很多老应用和老数据库,华为云ROMA提供平台化、服务化的方式,让新老应用和数据可以互通,让企业IT立而不破,实现企业应用与技术架构的平滑演进。以华为自身为例,有了ROMA之后,应用开发时间从10个月缩短到1周。

2

数据使能,让数据应用更简单。

很多客户数据分布在不同的部门,但是数据只有全域共享才能发挥更大价值。华为云DAYU提供独创的逻辑数据湖方案,让数据物理上分布在不同部门,逻辑上可集中管理和分析,实现数据全域共享。

3

AI使能,华为云ModelArts让开发AI更简单。


下面我详细介绍下AI使能。

智能中枢
AI使能,沉淀行业知识
加速主业务流程创新

AI使能是智能体的核心。ModelArts让AI全生命周期的开发管理简单和自动化,让小白也能够开发AI应用,会写代码就会AI;让专家更专,聚焦算法和模型的研究。ModelArts将专家的行业知识,沉淀在套件和行业工作流中,让行业老专家的经验模板化,帮助合作伙伴和开发者,快速开发出智慧应用。

以中国石油为例,沉淀行业能力后,借助华为云知识图谱套件,快速构建石油测井领域的专业化模型,实现了油气水层的智能识别,评价时间缩短70%以上,准确率达到了专家水平。


智慧应用
协同创新,共创行业新价值

智慧应用是智能体的价值呈现,通过与客户、伙伴协同创新,重构体验、优化流程、使能创新。由业务部门、IT部门、合作伙伴一起深度参与很重要,只有聚焦业务部门关心的问题和场景,才容易打造出更有价值的智慧应用。


以深圳交通治理为例,为实现综合治理,道管科牵头,各部门配合、华为与伙伴深度参与,围绕业务的需求与场景,打破了部门之间的壁垒,优化了整体流程,实现云网边端协同,打造出“一体化交通治理指挥业务平台”,拥堵指数下降8%,执法效能提升50%,指挥效能提升25%。


有关智能体的详细介绍
请扫码下载《智能体白皮书》

智能体在华为的实践

华为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就是采用了智能体的架构。


  • 在智能交互方面,通过IEF,把摄像机、智慧屏、传感器等600多万交互设备连接起来,实现边缘智能化。


  • 在智能联接方面,引入WiFi 6和5G,覆盖了所有园区。通过WeLink联接近20万员工,超百万的合作伙伴和客户。


  • 在智能中枢方面,华为所有的资源和数据在华为云上汇聚,IT能力在云上提供服务。同时,将AI引入华为的所有主业务流程。目前已经在200个场景应用,如销售、研发、制造、供应等,创造了超过8000名数字员工。


从华为的实践来看,有三点经验可以分享:

  • AI已经具备进入所有业务主流程的能力。

  • 聚焦场景很重要,从Top场景切入,尤其是海量、重复、复杂的场景效果最好。

  • 业务部门的深度参与是关键。


智能体打造全流程智慧供应
在供应领域,华为业务遍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190个中心仓。我们通过智能体把AI能力引入到供应全流程的各个环节,实现了:

  • 货量预估,准确率提升到70%。

  • 装箱环节,8000多种包装箱、30多种车型,引入AI排序算法,提高车辆装载率,每年节约近亿元。

  • 报关环节,涉及全球23种语言,借助OCR技术,文字识别准确率达99%。

  • 智能路径优化,提货例外费用降低了35%。

截至目前,订单履行周期下降了76%,去年节省70多亿人民币。我们将把这些能力全部变成华为云上的服务,开放给大家使用。

智能体让工程交付更轻松
工程交付是很多公司的关键业务。华为每年交付站点超过300万,超过5000万安装项需要验收。过去需要监理、客户、华为、伙伴分批上站,多次检查,费时费力。

引入AI后,通过视频实时传至后端,利用视觉分析和条目质检算法,实时检查作业合规情况,并对所有部件远程智能验收,每个站点验收耗时从4个小时降到半个小时以内。我们把AI引入到工程交付的各个环节后,去年节约成本60多亿人民币。

智能体正在千行百业实践与探索
除了华为自身实践外,智能体也在600个项目里进行探索和实践。以高速自由流为例,全国改造了9400多个收费站和8万车道,实现了全国高速公路一张网,开创了收费站无感知通行时代。在永锋钢铁,通过AI与工业机理融合,钢材智能评级结果准确率达到95%以上,评级效率是人工的数百倍。

开放生态:共生、共创、共享

智能体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在政企的智能升级过程中,繁荣的软件与服务生态、边缘计算生态,是智能体发展的关键,也将催生出两个大的产业机会。
未来五年,软件与服务全球空间会高达1万亿美金,而软件产业云化、SaaS化正在全面加速。华为云定位为中立的云服务提供商,应用软件与服务生态完全开放。通过应用使能、AI使能、数据使能,助力软件SaaS化和智能升级,打造最好的SaaS服务开发和运营平台,助力合作伙伴商业成功,重塑可持续发展的软件与服务产业。

而未来5年,边缘计算产业全球空间高达5000亿美金,华为云的边缘生态也是完全开放的。伙伴的设备可借助IEF接入智能体,与鸿蒙生态互通,享受智能升级带来的红利。

我们希望与伙伴一起,繁荣生态,做大产业空间,助力行业智能升级。我们始终相信:客户成功、伙伴成功,才算真正的成功!


谢谢大家!

芯片断供、海外裁员、制裁升级?
华为高层逐一回应这些热点!



在美国对华为实施全面断供的压力下,华为一年一度的全联接大会照常召开。今年,华为的主题聚焦在5G联接、AI、云计算等技术的行业应用。不过,外界最关注的是,在美国多轮所谓“制裁”后,如今华为供应链受限,未来将如何应对危机?


在全联接大会主论坛后举行的中外媒体见面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华为消费者业务云服务总裁张平安、华为董事、企业BG总裁彭中阳、华为云与计算BG总裁侯金龙,以及华为常务董事、产品投资评审委员会主任汪涛等高管,针对近期外界关注的华为手机芯片断供、美国制裁升级等热点问题做出了最新回应。


华为储备芯片能撑多久?
To B业务芯片存货足
手机芯片正寻求解决方案

对于最受关注的华为芯片断供和如何应对美国制裁等影响,郭平及其他四位高管都表明了态度,并介绍了华为公司内部当前运营发展的最新状况。

郭平表示,美国此次加大力度、第三次修改法律制裁,确实给华为的生产、运营带来了很大困难,郭平还透露直到九月十几日芯片还在入库中,目前具体数据还在评估。

他没有正面回应具体有多少储备芯片,但是言外之意已经很明显,华为在断供前一直在加紧备货,而且基站芯片基本上还可以用一段时间,这回应了外界担忧的华为是否能够完成60万5G基站订单的担忧。至于手机芯片,估计华为也在想办法。

据介绍,目前美国半导体协会和国际半导体协会都对美国政府的禁令做法表示了担忧,认为其不仅对美国企业芯片的销售造成极大限制,同时还限制了美国之外半导体企业。据悉,该禁令已导致日本半导体企业损失高达一万亿日元。对此,郭平表示,希望美国政府能够重新考虑政策,如果允许的话,华为仍然愿意购买美国公司的产品,会继续坚持“全球化”和“多元化”的采购策略

在被问到华为旗舰机未来是否会采用高通芯片,郭平董事长进一步表示,华为和高通一直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如果高通获得出货许可证,华为很乐意用高通芯片生产华为手机。同时,郭平以华为1990年代也在被政策限制的情况下100%自主研发了数字交换机为例,表达了对未来,华为以及中国能够自主研发出芯片充满信心。


如何应对芯片断供?
继续创新、构建HMS生态、稳定供应链

对于如何应对芯片断供,张平安说,华为现在要做的是在限制的情况下继续做好其他方面的创新。“虽然芯片领域受到一定限制,但这只是一方面,我们还有7亿用户,华为仍然可以为7亿用户提供很多创新的业务和服务。”

张平安指出,华为消费者业务除了继续研发创新鸿蒙操作系统之外,一直在坚定构建华为HMS生态。生态应该是开放的、最终是服务全球用户的,华为将与所有智能硬件厂家一起积极探索,创建更好的生态平台。


在华为全联接2020主论坛上,张平安专门介绍了华为HMS生态全面开放的能力,以及在赋能金融、政务、教育、企业、文旅、商业等to B领域的数字化创新实践。

此前曾有媒体透露,华为还有10%左右的“无芯片业务”,以智能手机为例,2017年-2020年上半年,华为累计销售了近7亿台手机,通过手机产品从华为应用市场下载各种APP等服务都会给华为带来持续的收入。

除了继续创新,华为还在努力强壮自己的供应链队伍。郭平表示,华为有很强的芯片设计能力,也乐意帮助可信的供应链企业增强他们的芯片制造、装备和材料等能力,华为目前正在通过投资和技术帮助产业链成熟和稳定。


关于“清洁5G”计划
要用客观、理性的规则推动社会经济繁荣

最近美国政府不断宣称华为、微信等中国企业应用对于美国国家安全造成一些威胁,并采取相关措施,美国此前也实施了“清洁5G计划”。

对于如何定义5G安全以及美国针对中国开启的“清洁5G网络计划”,汪涛表示,在数字化时代需要一个客观、理性的规则来推动经济繁荣;来增强安全、可靠和互信。希望各国政府能够依赖于规则和确定、理性的制度来给企业发展指明方向,而不是某国政府或说某些政治人物就可以定义的。

他说,华为欢迎多方共同制定统一、理性、基于事实的网络安全规则,来共同解决全社会面临的数字世界新挑战,而不是单一基于某种特定目的来定义什么是“清洁5G”。


汪涛强调,5G技术可以为行业和客户创造更大价值,华为致力于利用5G为核心的五种信息技术进行有机融合,让“5机”融合来共同使能行业数字化升级,这也是华为目前业务的关键点

郭平补充到:技术是用来创造价值的,面对今年大规模的疫情,可以看到包括5G在内的ICT技术发挥了积极作用。希望未来5G能与其他技术更好地融合,来推动5G下一步的落地和建设。


华为回应海外“裁员”
人力资源政策稳定 会继续吸纳优秀人才

日前有爆料称华为将大幅裁减澳大利亚分公司,员工裁员1000人。对于这一消息,华为公司常务董事、产品投资评审委员会主任汪涛表示,澳大利亚是一个很小的市场,从来都不是华为特别聚焦的市场。“华为公司历来是把优质资源向优质客户倾斜,用我们有限的资源服务好需要我们的客户,来使能客户的成功,至于某个具体市场,我们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合适调整”,汪涛说。

在谈及华为是否会采取裁员调整等措施应对危机,郭平表示,目前,华为人、财和业务基本平稳,未来一段时间,公司的人力资源政策是稳定的,会继续吸纳最优秀的人才,而单个市场会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华为不会裁员,会继续吸纳优秀人才,因为人才是解决华为问题的关键。“把沙子变成芯片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优秀人才。”郭平说。

来源:深圳卫视深视新闻(记者/黄涛 编辑/杨阳 李添裔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

相关文章

为伟大思想而生!

AI+互联网思想时代(wanging0123),第一必读自媒体

商务合作、投稿及内容合作,请联系后台小编

271684300@qq.com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