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首位获得阿里百万大奖的医生,33岁,曾被认为不适合科研,现与钟南山一起工作

百家 作者:量子位 2020-10-01 23:47:24
杨净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梁文华,33岁,在十位阿里达摩院青橙奖获奖者里,有点不一样。

他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青橙奖创办三年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医学科学家。

而且梁文华归属的团队,负责人叫钟南山

但像梁文华这样的年轻人,在钟南山团队里并不多。

因为医学专业培养周期长,三十出头只不过「刚起步」,而在青橙奖35岁的年龄限制里,梁文华成了所在团队里唯一一个符合年龄条件的成员。

不过,当你了解过他的履历,才会意识到阿里百万元大奖颁向他,是多么慧眼如炬。

青橙奖史上首位医学科学家

作为广医最年轻的副研究员、副主任医师,梁文华今年入选了体现国家级科研实力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也是国内首位集齐四大国际肺癌学术会议(ASCO,WCLC, ESMO, ELCC Merit Award)的优秀研究奖项的学者。

在刚刚公布的中国肺癌专家学术影响力排名中,成为前30位里面唯一一位35岁以下研究者。

他曾破格提升为博士生导师。现在,他在「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肺癌学组」担任副组长、「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担任院长助理。

梁文华在国际会议上展示科研成果

他和他的团队搭建了「国内首个胸部肿瘤多中心(共享)数据库」,并在广州市开展了「万人肺癌筛查」,还研发了国际上首个「肺癌血液DNA无创诊断工具」,线上「云」平台实现远程会诊,制定出一系列肺癌优化治疗策略……

最终,这些项目提高了肺癌早诊率,减少了70%的过度治疗,提高肺癌20%的生存率。

在今年的青橙奖颁奖典礼上,他曾说,

肺癌并不是绝症,只要能够早期发现,我们能够有绝对把它治愈。甚至对于一些还没有发生浸润(就是没有突破基底膜的肺癌),能够实现100%的治愈率。

这次新冠疫情中,他牵头研发了「新冠肺炎的诊断和预判工具」。

能够准确探测并自动诊断新冠肺炎,准确率达99%,以及预测新冠肺炎病人是否会转变为重症,准确率达到89%

由此,他们还获得了今年的全国创新争先奖牌。

「无心插柳」选择的医学道路

不过,有如此瞩目的科研成绩,但其实并非天生如此。

梁文华透露,高中老师曾劝诫他,不要报考「科研」相关的专业。

可能因为我平时比较调皮,让她觉得我实在不像能沉得下心来做研究的人。

但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医学专业。

虽然家里人没有人是医生,但当时崇拜的人是孙中山和鲁迅,他们都是读医出身,他决定试一试。

直到后来,他才体悟到孙中山和鲁迅身上共性的来源——医学能够让一个人洞明世事

从中山大学本硕博八年制毕业之后,他面临着留国内,还是去国外?是选择安稳留校,还是放弃留校机会去其他地方闯荡?

最终,因为钟先生和他的学生,梁文华的领路人——何建行教授,他选择了广医一院

当时,我在现在的科室看到一个小机器,是国内第一台的胸腔镜,而何教授是国内微创肺癌手术的开拓者。何教授却说,钟院士才是一个我们不可企及的历史人物。

我国肺癌微创手术开创者之一何建行教授及中国第一台胸腔镜

我当时就产生一个念头,如果我跟他们一起工作,是跟历史站在一起。

如何炼成?

首先,作为一名医生,梁文华认为,996几乎是不及格线

医生的工作没有忙闲,我一般晚上十点多才回家,跟妻子聊几句就睡觉了。还有一些周末任务,比如继续教育、同行交流。

其实,对于医生来讲,“996”几乎是不及格线,我们一周七天都在工作,早上八点上班到晚上十点多是常态。

然后,就需要一个不断学习,见贤思齐的过程。

从目前他所做项目可以看到,基本上是早期肺癌筛查和干预的成果,但一开始,他主要研究和治疗的是晚期患者

这一科研方向的转变,还要说到梁文华第一次见钟老的场景。

钟老问他是做哪方面的——他回答说,肿瘤内科的。(处理晚期的病人会比较多。)

钟老当即就建议说,

这个缺点意思,你要搞早期肺癌!才能治愈而不仅延长几个月。

当时梁文华还有点维护自己努力已久的天赋,没太能接受钟老先生这一观点。

但到后来,真香了。

3年前的这个时候,钟南山团队召开了一场Tie-COPD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COPD,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也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

国际医学界都认为,没有症状的早期病人无需治疗。但钟南山团队经过8年的研究发现,通过早期的药物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肺功能。

这一研究成果在最顶级的医学学术刊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颠覆了所有人的观念。

梁文华真正懂得当时钟老为何说那句话。

也就因为这句话,慢慢的,他就将自己的研究转到早期肺癌防治上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梁文华作为何建行教授团队的重要一员,一起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没有什么荣耀,能比得上与偶像前辈一起荣膺国家大奖。

不过,对于梁文华来说,自己的医学科研和追求,才刚刚开始。

六经注我,《鹿鼎记》中都有真谛

专业以外,他对科学和生活有一些独特的感悟,而诸多灵感来自于书籍和电影——大家都知道的那些。

比如在探讨AI+医学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时,梁文华用《钢铁侠》举例,就像里面的人机交互,人们通过跟机器人之间的交流,就可以全面扫描出问题在哪里,并给出对应的诊疗方案。

虽然要达到这个境界,要很长很长的时间,不过梁文华医生笑了笑表示,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可以见证这一时刻。

他说,其实,最难的不是实现,而是想象

除此之外,他还认为,不能停留在过去用物理、化学、生物的物化角度去看待疾病,希望将人文学科的规律融入到疾病的理解当中,从社会跟历史的角度去研究和对付疾病。

像我关心的癌症,我们现在用的方式都是把它消灭,但其实光消灭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学会跟它共存。比如学会它的语言,跟它沟通。

人文学科,能够给我们自然科学带来的一个新突破点

这种人文学科的影响,还体现在其他方面。

比如,梁文华特别钟爱的《鹿鼎记》

对他来说,《鹿鼎记》不是一本小说,而是一本关于人性、沟通的书,讲的是如何满足别人所需,在此基础上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科研合作攻关中,就涉及大量协调满足团队成员的需求,从而更加高效地实现团队协作。

《鹿鼎记》中透出的真谛,让他在处理协作中更加游刃有余。

另外,梁文华还对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相当推崇,因为它对教条式、功利性的教育提出了挑战。

科学不应该是功利的,而是快乐的。

成功也只是努力的副产品,而不是目标。我们要享受追求真理和实现人生价值过程中的快乐。

这种快乐,现在就是追求医学挑战中,被阿里达摩院颁出的青橙奖。

当然,也有很多人替他操心——100万的奖金用来干啥?

梁文华也向我们给出了答案:

会用在科研上,进行更多「疯狂」的科研尝试。

虽然阿里这项大奖,本身对奖金没有任何形式和目的的限制,但梁文华依然希望用它们来做更加前沿的探索。

他说:探索新知才是无穷无尽的快乐源头,在物质生活上,其实没有过多追求。

最后,我们也希望他能给刚入大学的年轻人一些建议,毕竟当年他被劝诫莫碰科研,但十多年之后,他因为当初的“试一试”,不仅自己干出了成绩,也造福了更多人。

梁文华思索之后,这样回复:

科学并没有我们想象当中那么遥远。

其实每一个人都能成为科学家,都有成为科学家的潜力。科学家也是平凡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没有三头六臂,只是他们对探索真理有着更大的兴趣,并会坚持追求真理。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签约账号【量子位】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榜单征集!7大奖项锁定AI TOP企业

「2020中国人工智能年度评选」正式启幕!将从公司、人物、产品、社区四大维度共7个奖项寻找优秀的AI企业,欢迎大家扫码报名参与。 
榜单将于12月揭晓,也期待与百万从业者们,共同见证这些优秀企业的荣誉!


量子位 QbitAI · 头条号签约作者


վ'ᴗ' ի 追踪AI技术和产品新动态


一键三连「分享」、「点赞」和「在看」

科技前沿进展日日相见~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