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果手机 R2 体验:使用坚果手机前,得先学着做坚果想象中的用户

百家 作者:爱范儿 2020-10-22 19:58:32
在三年前坚果 Pro 发布的时候,坚果自己曾经用「圆滑当道时代的锐利异类」来评价这款手机。虽然随后的两款坚果 Pro 系列没有那么锋利了,却也一直维持着垂直中框的设计。
坚果 R2 的上一代则要产品坚果 R1 则要回到 2018 年下着雨的北京鸟巢,坚果 R1 至今我依旧认为是锤子科技,或者说坚果手机史上最出色的产品之一,只是在 TNT 的之下产品本身的光芒被忽略了。
现在 坚果 R2 发布了,它会更好吗,一起来看。

当垂直中框遇上双曲面
从整体外观上说,坚果 R2 保持了去年坚果 Pro 3 上 80% 特点,比如左下角红色的锤子图标。这个图标采用了新的工艺,让里面的锤子图案看起来像是悬浮在玻璃中间。可惜的是相比去年可以发光的呼吸灯设计,今年这个图标完全是一个装饰性设计,没有 Smartisan 的英文好像也少了点什么。
先说好的地方,背面的质感和手感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边缘部分做了四曲面设计,但是中框依然是垂直的,整体上手感依旧偏向「玻璃砖」的感觉。虽然相比目前主流的手机显得略厚一些,但对于坚果手机老用户来说手感应该显得十分熟悉。
但是转到正面的时候就让我有点看不懂了,最大的困惑在哪里,由屏幕引发。这是一块 6.67 英寸的曲面 AMOLED 屏幕,来自华星光电。告别了维信诺的 Delta 排列之后,坚果 R2 的显示效果比坚果 Pro 3 有了长足的进步。当然这也是一块很标准的挖孔屏。就像我们今年 2 月份在小米 10 上看到的那样。
分辨率 2340x1080,类钻石排列,细腻度和亮度表现也都足够,也终于上了 90Hz 的高刷新率,虽然相比目前的 120Hz 产品略低,但柔性屏幕的整体素质还是不错的。不过坚果手机目前作为一家小品牌,也不具备对于每块屏幕单独校色的能力,实际上坚果 R2 连色彩显示模式都隐藏在了辅助功能里,这里显示出了坚果团队一方面自己的人力有限,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坚果确实没有大公司面对供应链的控制力。
由于采用了曲面屏,但是中框仍然是垂直的,坚果 R2 不得不在屏幕与边框之间又垫了一层塑料包边来消弭掉曲面和垂直产生的矛盾,而这个缓冲区也要足够宽才能起到作用,所以在视觉上个人会觉得确实有点奇怪,但好像也有很多人觉得这种设计很特别给了好评,仁者见仁吧。
在其它手机越发减少侧边按键的时候,坚果 R2 还是保留了左右两侧一共五个独立按键的设计,其中音量和电源键在右侧,闪念胶囊键和一个新的拨杆键在左侧。这个拨杆可以实现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功能,我们一会再说。唯一可惜的是闪念胶囊和电源键不再左右对称了。
机身的整体设计基本上就是这样,肯定是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和妥协,但显然在产业高度发达的今天,要求小众品牌完全不妥协产品外观已经不太现实,能够保持住自身的特色已经不易,坚果手机团队也表示他们本质是软件驱动的品牌。
那接下来就说说软件呗,也就是 Smartisan OS 这个系统。
系统新增了「时间胶囊」,依旧是谈效率
在坚果 R2 正式上市的时候应该会搭载 Smartisan OS 8.0.1 这个版本,基于 Android 10,相比 7.0 的版本有了许多细节上的优化和调整。
今年国产手机的一大特点就是系统变化大,无论是 MIUI12、ColorOS11、EMUI11 、氢 OS11,甚至是系统一直被诟病的 vivo,今年在视觉风格和动效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细腻的过渡动画效果配合高刷新率的屏幕成了今年潜移默化改变用户体验的一项基石。
但这个变化并不适用于坚果手机,因为 Smartisan OS 在整体的视觉风格和动画效果上有一套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逻辑,硬要拿它来套 Google 的那套动效完全不合适,也别说 Smartisan OS 跟不上时代,真正对这个系统感兴趣的,不就是看中了它独特的风格么。
所以在别人以动效和定制化为卖点的时候,坚果手机还在继续深耕它的三件套效率工具——「一步」、「大爆炸」、「闪念胶囊」。
大爆炸的更新比较少和细节,这里就先略过了。一步功能在去年推出的前台多任务分屏时,是只能够支持竖屏使用的应用分屏的,也就是像很多游戏这样需要横屏使用的应用是没办法分屏的,现在游戏和横屏的直播也能够分屏使用了,利用率还是又提高了一些。
重点更新,并且让朱海舟花了大力气来讲解的,是「闪念胶囊」新增的「时间胶囊」功能。拨动机身左侧的拨杆就能开启「时间胶囊」,此外这个拨杆也可以自定义一些功能。
「时间胶囊」的用法和喻义倒也不能说非常复杂,其实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记录你的操作所产生的内容,比如在微信读书里复制的文字,网页里保存的图片,突然来了灵感并用闪念胶囊记录下来的语音等等。系统都会从不同的应用池里把这些有效的内容提取出来然后以时间的顺序集中在「时间胶囊」中。
不过这个功能应用的前提是你是一个「生产者」,会在短时间内产生一定数量的有效生产资料。这样「时间胶囊」所收集的内容才够多,达到「无需整理」的目标。第二个前提是,你要是一个「闪念胶囊」的用户并了解和理解这个功能的所有使用逻辑,如果想不起来使用这个功能,后续也就无从谈起。
对了,朱海舟还表示后续会为这个时间胶囊增加时间回溯的功能。能够回溯你一小时前的操作内容,这个听起来还是蛮厉害的,但是作为屏幕操作记录功能可能要注意一下隐私方面的问题。
实际上,Smartisan OS 这些效率工具目前把门槛堆得越来越高了,功能分支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时候,如果是一个新用户来说很可能是无从下手的,也就养不成使用这些工具的习惯,从学习成本来说目前还是有些偏高了。
但只要你多多强迫去使用掌握这些功能并形成习惯,很大概率还是会觉得这些工具是坚果手机独特的「效率神器」。
坚果 R2 后置了四摄,主摄是一亿像素的 S5KHMX 传感器,大底和高像素,但慧差难以控制,副摄是一颗 3 倍光学变焦的 800 万像素镜头,1300 万像素的超广角具备接近 120° 的视野,最后还有一颗 500 万像素的微距镜头。
拍摄的时候天气不好,样张在这里:
总体来说,拍照素质相比以往的机型是有大进步的,第一印象是常见的场景已经迈入一流水平。夜景模式的加入让暗光拍摄也变得可用了,但毕竟不是以拍照见长的手机,颜色控制和白平衡还可以再进步一些。
其它方面,坚果 R2 支持 55W 有线充电,四十几分钟即可充满,但是不支持无线充电功能。
仅仅是一个「显示器」还是未来的电脑?
TNT GO 则可能是昨天最让人感到难以理解的硬件,倒不是像两年前在演示上出现了灾难现场,而是产品定义本身似乎与大众的认知是格格不入的。最大的矛盾点在于,让手机内置一个桌面操作系统并输入到显示器上使用这件事究竟有没有必要。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这件事可能是三年前、五年前甚至更早时候所做的事,而到了今天普遍都「后退了一步」,不再试图用手机内置桌面环境,而是把移动端的应用通过「多屏协同」一类的功能与笔记本联系起来。
坚果 TNT GO 的出现其实就证明了两件事:
1.
押宝移动端,并认为移动端这些低门槛易用性出色的软件随着 AI 等辅助能力的提升能够代替大部分人对专业应用的需求。试图用剪映代替 AE 就是一个实例。
2.
就像昨天朱海舟所说的,他们押宝未来,想要重新定义个人电脑。今年 iPad Pro 的 Slogan 是「你的下一台电脑,何必是电脑」,TNT GO 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理想是丰满的,实际使用上还得回到现实来。
TNT GO 分为了两个版本,分别是有线版和无线版,其中无线版支持有线版的功能,两者都支持专属的触控笔配件。整体组合起来就是一个二合一平板电脑,看起来和 Surface Pro 有八九分相似。
不过受限于成本,在细节实现上和 Surface 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比如支架部分的顶部是需要通过双面胶粘住的,而不是一体式的设计。键盘也是完全平面放在桌面上,无法磁吸屏幕边缘抬起,对于打字手感还是有一定的影响。
支架背后还藏了一个凹槽,可以把官方的连接线藏在这里。触控笔可以吸附在 TNT GO 的顶端。键盘的手感符合这个厚度下的表现,手感会比较脆生生一点,但没什么大问题。触控板面积还可以,表面采用了玻璃材质,手感相当的顺滑。
不过键盘盖和平板的磁吸触点连接吸力比较一般,在我直接提起来的时候有点容易掉,难道是我太久没用过二合一平板了?
平板部分搭载了一块 12 英寸,2K 分辨率 60Hz 的屏幕。内置了 10160mAh 的大电池,所以在重量上确实不轻。但由于没有计算和存储单元,本身的厚度控制还可以,但粘上支架后会变得厚一些。
总体来说,别管细节是不是有些缺憾,坚果还是做出来了一台像模像样的东西。唯一的疑问就是实际在配合手机使用时的体验怎么样。
由于 TNT GO 本身并不具备计算单元,所以是完全依赖于手机内置的 TNT 系统使用。在 TNT GO 右下角有两个 USB-C 接口,上面是用于有线连接的接口,下面是充电接口,注意并不能混用。
第一次使用前需要先让和 TNT GO 配对,把附赠的线将手机和平板连接起来根据提示操作一下就行了,配对成功之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选择有线还是无线连接了。
我先尝试了无线连接,这个使用方法无疑便利性会更好。首先要说的是,TNT GO 的无线连接很稳定,在使用体验中没有出现黑屏、掉线、无响应等情况。但是无线连接还是限制了帧率和延迟,也就是说流畅度方面略差一些,同时光标的移动也有可明显感知的延迟,使用的时候需要刻意把节奏慢下来。
此外由于手机不支持无线充电功能,所以这套工作流程不能优雅的将坚果 R2 放在无线充电板上完成,这点还是很可惜的。
有线连接自然会更稳定,而且流畅度有了明显提升,延迟也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我发现 TNT 可能是对光标的优化还不够到位,使用触控板的时候仍然有不够精细的感觉。
TNT OS 2.0 确实重构了许多东西,包括非常多的本地应用,我能感觉到许多原先更像 iPad 版本的应用如今变得更加桌面环境,比如锤子写作也有些 Ulysses 的味道了。
可用性得到提升的一个地方是浏览器的性能和兼容性都有不错的表现,对于二合一平板电脑来说,好用的浏览器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工具,其实像微博、B 站这些移动端比较高频的应用在使用 TNT 的时候都可以通过网页版获得更合适的体验,个人觉得网页排版等浏览体验比 iPad 的 Safari 是更好的。剩下的事就是像微信、抖音等移动端专属的应用了。
把第三方移动端应用在 TNT GO 上以原来的比例打开这点很简单,难的是改变这些应用的显示比例。TNT 提供了部分应用改变显示比例的功能,窗口大小也能拖动改变一些,但不是特别稳定,有时候需要重启应用恢复默认比例。
也有些应用不能改变任何比例和显示方式,比如微信就一直是那个手机上瘦长的模样。不像 iPad 版本有一个横屏的类似桌面应用体验。这类应用在 TNT GO 上属于勉勉强强用,但像微信这样不可或缺的应用来说,比电脑版强的部分是全功能版本,至少能看朋友圈和小程序。
另外 TNT OS 2.0 新增的「活页窗口」功能可以实现微信对话框多开,对于需要频繁与多人交流对接的用户,多窗口之间支持拖拽操作图片文件也是个很方便的功能。
但是这个拖拽功能目前只能通过触控操作来实现,使用键鼠的时候是无法拖拽图片的,在使用交互更加偏向键鼠友好之后,坚果团队应该解决一下这种交互细节的问题。
活着就好
外观和拟物化设计依然还是坚果手机最独特的地方。但对于坚果手机本身和 Smartisan OS,已经与目前主流的 Android 体验分道扬镳了很久。较高的学习成本和对小品牌的忧虑把「纳新」门槛提的太高,但对于老用户来说,这些在细枝末节体验的深耕应该还是能讨得他们的欢心。
就像我在标题写的,在使用坚果手机的时候,要去先会学着做一个坚果手机的典型用户,你要去理解这台手机和系统的逻辑,为什么坚果一直在谈效率,为什么要在极为细微的地方反复调整用户体验。这其实都是一个用惯了 iPhone 和其它国产 Android 手机用户所不理解的。
但我还是很高兴看到昨晚吴德周在开场时打出「坚果手机还活着?」的自嘲,因为还能这样自嘲,说明他们还是准备拼了力气尽力活下去。
对于现在的坚果手机来说,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

在垂直中框与双曲面背后,软件仍是坚果 R2 的核心竞争力。
快戳下方链接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