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位院士从这里走出,南大化学走过百年何以芳华依旧?

百家 作者:科技日报 2020-10-25 19:01:10

◎ 科技日报记者 金凤


“每次想到在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求学经历,都会勾起我美好的回忆。正是大二暑假在薛奇老师课题组做实验,使我对高分子化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启了我的学术生涯,那里是我学习 、科研的初始地。”10月24日,在南京大学化学学科创立100周年发展大会现场,南京大学校友、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鲍哲南在视频致辞中深情回忆。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陈懿坐在人群中,思绪飞回20世纪。注重实验、授课、教材,正是李方训、戴安邦、高济宇这些化学先驱们奉为圭臬的治学育人之道。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以下简称“南大化院”)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化学院系之一,始建于1920年,有50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在此学习和任教,早期毕业生闵恩泽院士、张存浩院士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在“科学的春天”里,这里的科学家们推动我国无机和配位化学的研究,在多核配合物化学领域澄清了百年来多种片面和自相矛盾的有关研究,推动我国芯片产业的发展……


想讲好课,得有3倍的知识储备


“我在南大求学时,给我们上课的老师‘阵容豪华’,对我影响最深的是基础课。”回忆起求学生涯,87岁的中科院院士陈懿如数家珍,“本系课教师有李方训、戴安邦、倪则埙、高济宇、李景晟、陶桐和傅献彩教授;外系课教《理论物理》的是程开甲教授,教化工的是时钧教授。老师们上课从不照本宣科,他们根据自己对学问的理解来授课,讲得深入浅出生动精彩。”


中科院院士陈洪渊记忆中的戴安邦 ,一讲课就写一黑板的板书,“讲课和板书都很有条理。”


这些先生们精彩授课的诀窍,陈懿在1955年留校做教师后才体悟到其中不易 。“当时我从事物理化学课程和实验的教学,李方训老师每周六会带我们读经典名著,记得有一本英文的《热力学》,每次读书会,我们讲读书心得,他来点评并为我们解疑释惑,手把手地带我们。”


走上讲台前要试讲,李方训也曾告诫陈懿,想上好课,必须得有三倍的知识储备,否则就不要上讲台。为了讲课出彩,陈懿经常就授课的主要内容比较三本或三本以上著名教科书的表达方法,写出初稿,经修改后写出提纲,而后在课堂上脱稿讲授。


因为想讲出彩,他还曾尝试跨界取经。“当时南京新街口有个书场,说书先生能将三国演义、水浒传中一些尽人皆知的故事说得妙趣横生,以至一票难求。我想,如果能把知识讲得这么生动引人,又怎会吸引不了学生。所以我就去听评书,学习琢磨人家在引出问题、展开叙述和结尾时的技巧。”


先生们对年轻教师的指导细致入微。“有一次,高济宇老师听完我的课提醒我,上课时眼神应该多与最后一排的学生交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感觉被关注,后来我就常走到学生中讲课,这样能随时与学生沟通。”陈懿说。


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有关“高校应当是科研的一个重要方面军”的论述,激活高校中的科研活力。


“实验室是全面教育的最好场所。”在南大化院,实验室是学生们感受化学之美的重要启蒙地。陈懿说,动荡年代结束后,系里开始提倡让学有余力的高年级学生,到教师的实验室参加科研。


“每年的寒暑假,都会有学生想到实验室实习,只要学生有兴趣,我们都欢迎。”南大化院教授薛奇说。


已经摘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的斯坦福大学化学系主任鲍哲南,提及自己的求学生涯 ,总会想起自己从南大实验室里获得的积累和启发。“当初做有机化学实验时,实验产物的产率需要达到一定标准才能得到一定分数,这使我每次做实验前,都得考虑好实验步骤,以得到很高的产率、拿高分,这对我以后的研究有重要的帮助。”


理想的化学实验,原料转化率达100%是最好的结果,这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严密的实验设计步骤,在南大化院,教师们用这种方式训练学生们的科学思维。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发展工作杰出贡献奖颁发。佘治骏 摄


上接天气下接地气,与国家需求同频共振


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聚焦前沿科学研究,南大化院也与国家科技战略同频共振。为了推动无机和配位化学的科研,在戴安邦先生的带领下,南大化院在1963年建立了络合物研究室。1988年创建了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使我国配位化学和无机化学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


1978年,南大化院还曾在化学模拟生物固氮、近代极谱分析基础理论研究、沸石分子筛的研究等领域荣获5项全国科学大会奖。此外,戴安邦先生等对硅、铬、钨、钼等元素的多核配合物化学进行的系统研究,澄清了百年来多种片面和自相矛盾的有关研究,是该领域第一个定量理论,并因此获得了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众多的科研成果也为产业发展带来革新。MO源是战略物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巴黎统筹委员会”对中国的禁运物资。它是生产化合物半导体的源头材料,对我国国防安全、高科技民族工业有重要战略意义。1986年,在高济宇院士支持和指导下,学者孙祥祯牵头进行技术攻关。


MO源的合成制备过程十分危险,原材料见空气就燃烧、遇水即爆炸。当时课题组一穷二白,没有实验场所,课题组就在一间半废弃的不到2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开始实验;没有可配套的无水无氧设备,他们就自制手套箱,价格仅是进口的1/20;没有测量高纯物质的手段,课题组便冒着酷暑、严寒,放弃节假日休息,分班轮流作战,先后合成了MO源的重要物质,并分别进行纯化和分析,为以后十年的发展及产业化打下基础。最终,项目验收时,MO源的纯度均优于99.999%(即5N)的目标值。“八五”期间,课题组研制出的纯度大于5.5N的多个品种的MO源,全面向国内近20家研究单位供货,缓解了我国对MO源的急求,促进国内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发展。 


退休后,孙祥祯又带领年轻人创业,成立南大光电。经历技术迭代、外国公司的价格战和激烈的行业竞争后,南大光电于2012年上市。


“当时国家百废待兴,这个课题我们此前没有做过,研究艰难,但既然外国人当时都能产业化了,我不相信中国人做不出来,所以只要有条件,我拼了命也要完成。国家培养了我,我应该尽全力为国家和人民做一点事情。”孙祥祯说。


这样的科研故事比比皆是。1987年,薛奇教授研究团队的“咪唑类化合物在金属表面的化学反应”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这也是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主要成果之一。后来,这一成果被华为应用到集成电路技术中。


基础研究很重要,但是做基础研究不只是写论文,一定要与技术创新关联起来。这要求研究者拓宽思路,关注新技术。我们要向先辈师长们学习,将基础研究与创新发展结合起来,在实现经济现代化过程中,贡献更多更好的应用成果。”薛奇说。


历经百年薪火相传,如今的南大化学学科风华正茂。近五年,该院主持国家重大、重点项目41项,每年科研经费平均超1亿元,年均发表论文数600余篇,授权专利数每年稳定在40项左右。


高分子化学家程镕时院士、物理化学家陈懿院士、分析化学家陈洪渊院士被授予“南京大学化学学科终身成就奖”。佘治骏 摄


大会现场,高分子化学家程镕时院士、物理化学家陈懿院士、分析化学家陈洪渊院士被授予“南京大学化学学科终身成就奖”。“这个奖不是授予我个人的,是我背后的学风 、校风塑造了我。”陈懿说。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宋慈(实习)

审核:管晶晶

终审:冷文生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