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只顾着向前,也要回头看看

百家 作者:有书 2020-11-15 08:47:45

回复【早安】送你一张专属祝福卡片

文 | 有书醉光阴 · 主播 | 阿成




你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


中国元代的青花瓷器,以其大气浑厚的造型、明艳夺人的色彩,成为青花瓷难以逾越的丰碑。


可以说,元青花能够流传至今的都十分珍贵,而画有人物图案的,就更为稀有。

在南京博物馆里,就收藏着这样一件国宝级的元青花珍品——元代“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瓷梅瓶。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件珍宝梅瓶的前世今生。



元青花瓷


青花瓷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一,产生于唐代,但真正成熟是在元代。

 

元朝的统治者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蒙古族。

 

公元12至13世纪,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建立起庞大的帝国,也重新开启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

 

大批中亚、波斯和阿拉伯的商人工匠,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进入中国,进行贸易往来。

 

文化的大融合、贸易的无比畅通,促进了青花瓷的发展。

 

准确来说,元青花是中国的汉族、蒙古族、波斯三种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蒙古族以白色为吉祥之色,崇尚蓝色和白色,也就是史书中记载的“尊天尚白”。

 

波斯文化也以蓝色为主色调,有尚白和尚蓝的习俗。

 

蓝白相间的青花瓷,正好符合中国元代社会的审美需求。

 

青花瓷上的图案是用钴料描绘出来的,钴料是一种以蓝色为基调的着色剂。

 

元代景德镇的制瓷工匠用钴料在白胎上绘制出各种图案,并施加透明釉,然后再入窑高温烧制,成为精美的青花瓷。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更是青花瓷中的罕见珍品。

 


器身满绘青花图案,白釉肥厚莹润,器形秀丽而挺拔,青料浓艳典雅。

 

它用料上乘,采用的是从西域进口的“苏麻离青”钴料。

 

用“苏麻离青”所绘的青花成色浓艳,释放出宝石般的鲜艳色泽,青料点染处又显透骨的黑褐色结晶斑。

 

用料上乘,题材稀有,艺术价值极高,是青花瓷中罕见的珍品。

 

专家称赞梅瓶上面的图案是“绘在瓷器上的中国水墨画”。

 

工匠采用了中国画中,勾皴点染等笔法,浓淡晕染相宜,纹饰主次分明。

 

梅瓶上蓝色的深浅变化,与中国水墨画效果十分相似。

 

它是迄今为止中国国内出土瓷器中保存最完好,艺术价值最高的元青花精品之一。

 


“萧何月下追韩信


在流传至今的元青花瓷器中,描绘有植物、禽鸟和吉祥纹饰的占多数,带有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的较为罕见。

 

而这件梅瓶腹部描述的主题图案,取材于《史记》中的经典桥段——“萧何月下追韩信”。

 

秦末时期,陈胜吴广揭竿起义,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开了反秦的序幕。

 

秦朝被农民起义军推翻之后,华夏大地上随即又爆发了楚汉战争。

 

刘邦和项羽两大势力为争夺政权,展开了生死角逐。

 

在战争前期,刘邦处于劣势,几乎每天都有士兵逃走。

 

一天晚上,士兵来报告,说丞相萧何也逃走了。

 

刘邦又是生气又是惋惜。

 

没想到,过了几天,萧何却回来了。

 

刘邦又喜又怒,便责问道:

“怎么连你也逃走了?”


萧何解释说:“我去追韩信了。”


原来,韩信因不受项羽重用而投奔刘邦,但刘邦也只让他当了一名管理粮草的小官,未委以重任。

 

在相处过程中,萧何发现韩信有胆有识,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多次向刘邦推荐韩信,但都没有引起刘邦的重视。

 

韩信失望之下,离开了军营。

 

萧何听说后焦急万分,顾不得向刘邦禀告,便急忙骑马去追他,不顾夜路难行,一路策马狂奔,直追到河边才发现韩信。

 

萧何费尽唇舌才将韩信请了回来。

 

萧何向刘邦道明前因后果,并极力向刘邦举荐韩信,称他“国士无双”,堪当大任。 

 

刘邦听从了萧何的劝谏,拜韩信为大将军。


韩信果然不负众望,屡建奇功。

 

破魏、平赵、收燕、伐齐,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垓下之战,他设下十面埋伏,大败项羽,一举歼灭楚军,为大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梅瓶上的图案,将萧何慧眼识英雄、月下追韩信的历史典故,形象而生动地呈现出来。

 

萧何策马狂奔时的焦急、韩信河边观望的踌躇不定、老艄公持桨而立的期待,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细腻传神。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局部)


梅瓶的画面布局打破了时空限制,将故事中的三个不同人物,用连环画的方式展现。

 

松竹梅和芭蕉的背景点铺,也为主题营造出紧张的气氛。

 

由于受当时制瓷工艺的限制,大件的元青花瓷器不易烧制,很容易变形,而带有历史典故的大件梅瓶,更是弥足珍贵。

 

“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造型规整、纹饰丰富、画工精细、釉色温润。

 

它代表了元代青花瓷的最高制作水平,是一件集历史典故、中国传统绘画与制瓷工艺于一体的国宝级文物。

 


出土始末 


梅瓶是明代高等级的随葬品,是地位的象征,非王侯要臣,不得“享用”这种随葬品。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也不例外。

 

它随葬于沐英墓,是其中最精美的陪葬品之一。

 

在现在的南京市江宁区境内,有一座牛首山,又被称为将军山,因为这里埋葬着中国明代的开国功臣沐英。


沐英墓


沐英,是安徽凤阳府定远县人,8岁时父母双亡,被朱元璋收留。

 

当时朱元璋与马秀英夫妇膝下无子,于是认其为义子,教他读书识字。

 

此后,他一路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18岁时,他被授帐前都尉,参与守镇江,开始担任军事要职。

 

公元1381年,沐英率30万军队征讨云南,他平定云南并一直镇守此处。

 

镇守云南期间,他大兴农业,发展教育,安定边疆。

 

沐英沉稳刚毅,忠诚聪慧,十分得朱元璋的器重。

 

朱元璋曾对沐英感慨道:

“使我对南方高枕无忧的人,是你沐英啊!”


沐英从小由义母马皇后带大,与皇太子朱标情同手足。

 

马皇后病逝时,沐英就因悲伤过度而咳血。

 

再后来,朱标也病逝了。

 

噩耗传来,沐英悲痛欲绝,不久也离开人世。

 

朱元璋得知沐英去世的消息后,十分悲痛,下令将他的遗体运回南京安葬,并追封其为黔宁王。

 

沐英和韩信都是忠魂烈骨的开国功臣,冲锋陷阵,忠心不二,为王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梅瓶成为沐英的随葬品。

 

自此,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被葬入沐英墓中,一直沉寂于地下500多年。

 

一直到1950年左右,盗墓贼潜入了沐英墓,这件青花梅瓶被盗了出来。

 

得以“重见天日”的梅瓶,被拿到南京新街口附近兜售。

 

这一幕恰好被在南京文物公司工作的陈新民看到,他一眼认出这不简单。

 

他判断这应该是元代的瓷器,于是花了5根金条(一说10根)买下。

 

后经文物专家鉴定,这梅瓶是一级国宝,后来一直收藏于南京市博物馆,成为南京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得来不易的梅瓶,国家文物局将它列为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即使是在国内展览,也得隔一米观赏。

 

展示的时候,一般也只展示正面,不展示反面。

 

作为随葬品,这件梅瓶曾在“暗无天日”的地底掩埋数百年,如今终于让世人得见它独一无二的价值。

 


华夏历史,源远流长;泱泱中华,能人辈出。

 

有数不尽的风流人物,有道不完的华彩篇章。

 

吹去历史的尘埃,透过梅瓶的一隅,我们窥见了一个人命运的转折,一代工匠的智慧结晶,一个朝代的文化缩影。

 

从秦末的“萧何月下追韩信”,到元代“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再辗转到今天的“国家级文物”。

 

它最珍贵的,不仅是价值连城的文物本身,更是蕴藏其中的“民族魂”。

 

传承民族精神,铭记辉煌历史。

 

勿忘我们脚踏的这方土地,曾有人热血挥洒,拼死守护。

 

勿忘我们现在拥有的平静,是战火纷飞时的人们,最渴望的和平。

 

历史一页页翻过,但历史给予我们的馈赠,从未停止。

 

参考文献:

1.《元代青花瓷》

2.《明史·沐英传》

3.《史记·淮阴候列传》

4.  央视纪录片《国宝档案》



有书君说

读经典名著,品百味人生
走过半生,终究要在名著中发现真理
书友们好,有书《四大名著》栏目已更新完毕
全部17期119篇深度好文章已做成大合集
今天,有书君想要一次性全部送给大家
不做任务不发圈,直接免费领取
收藏到微信,永久免费回听
长按二维码,加有书君好友,立即领取吧!

☟ ☟ ☟ ☟ ☟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领取“海量英语学习资料”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