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死冲进罗布泊的神秘队伍

百家 作者:广东共青团 2020-11-21 14:21:25

来源:最人物(ID:iiirenwu)作者:阿一


56年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3位“两弹一星”元勋功在千秋,但核试验的完成不是几人之功。当年参与这项伟业的军民多达数十万人。

我们铭记大人物的丰功伟绩,也描摹“无名之辈”的精诚之心。只要你我各尽所能,我们终将无所不能。



“十、九、八... ...三、两、幺。”
 
“起爆!”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随着罗布泊一声巨响,一团蘑菇云伴随惊天动地的巨响翻腾而起,世界震惊,举国欢腾,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半个多世纪岁月峥嵘,23位“两弹一星元勋”的不世之功被载入史册,写进教科书,传唱至今。
 
不过,核试验的完成不是几人之功,原子弹的铸造不止是实验室里的瓶瓶罐罐。
 
时至今日,当年参与这项伟业的人数已未可知,有人说20万,有人说30万……
 
无论数字几何,那些为国铸盾的军人、工人、农民、基层科研工作者,他们的荣光不会湮没在历史的洪流。
 


如今,在新疆罗布泊无人区深处的荒原上,矗立着一块石碑,上书:“中国首次核试验爆心”。
 
半个多世纪风沙剥蚀,曾被核火燃烧过的沙砾已渐被覆盖,石碑上的字迹几经斑驳,但那座丰碑背后的众志成城不会被模糊……
 
56年前,有数十万军民彻夜未眠……
 

1955年1月,毛泽东说:“我们国家已经知道有铀矿,现在到时候了,该抓了,认真抓一下,一定可以搞起来。”
 
2个月后,一支近200人的秘密队伍进驻长沙市窑岭的一座楼房,他们行色匆匆,言行慎重,队伍代号309。

 

湖南712铀矿遗址


环境简陋,在地下100米的坑道,工人们赤膊上阵,蹚着高达50摄氏度的地下水作业。
 
稍有松懈,采矿形成的放射性粉尘便会趁虚而入,但平凡中的伟大就是始终不渝的坚守,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无畏。

 

湖南712铀矿遗址

当年,是矿工们数十年如一日地千锤百炼,造就中国核武事业的乘风破浪。

而今,矿井犹在,已不闻铁锤钢钎的敲击声。
 
岁月无情,从喧腾到沉寂,昔日的矿井记录了中国原子弹从无到有的恢弘历史。
 
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
 


“我姓原,原子弹的‘原’。”
 
86岁的原公浦一贯这样介绍自己。
 
然而,社区里的其他老人总是一笑置之,没有人相信这位饱受癌症之苦的老头子会是制造原子弹的功勋工人。“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曾说:“原公浦是一颗非常重要的螺丝钉。”
 
1959年,上海汽车底盘厂工人原公浦与妻子郭福妹新婚两个月时,被选入中国核工业总公司404核基地的保密工程,只身前往戈壁荒滩,打地基、修厂房。

 

青海原子城


四年后,郭福妹随夫一同奔赴大西北,基地领导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家里出了再大的事都来找我,不能影响原公浦的工作。”

 

1964年4月23日,在404核基地技术考核中,原公浦被确定为车削第一颗原子弹“心脏”部件——铀球的操刀人。
 
正式作业前,原公浦每天十点半进入18号车间模拟演练,紧急事故逃生路线走了一遍又一遍,但他心里清楚——
 
“一锤子买卖,怎么样都要把它车到合格水平,什么事故都不能撤!”
 
那是当时国内唯一的一颗铀球半成品,从探矿、采矿、提炼历经近十年、上百道工序。
 
不见刀山,不见火海,那座没有硝烟的战场,他只能只身前往。
 
这世上本没有所谓鬼斧神工,有的只是角落里的全力以赴。

 

青海原子城

7天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铀球在原公浦手中诞生。他因最后关键三刀,被基地人称为“原三刀”。
 
晚年的原公浦罹患癌症,最在乎的却是一双模糊的眼睛。
 
他要写一本书,一本关于核基地的书,“如果眼睛看不见了,我死之前就写不完了”。
 
那些曾在大漠深处的核事业工作者,他不提,或许就没人知晓了……
 
 
1964年,浑圆的落日贴着戈壁滩的棱线,粗石、砂砾被衬得暗沉。
 
在成为中国核试验场区之前,那里飞禽绝迹,了无生机。古人这样描写罗布泊:“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唯以死人枯骨为标志耳。”
 
彼时,何仕武、王万喜、司喜忠等一行七人,已经在核爆中心周围的罗布泊等区域行进了上百个日日夜夜。

 


他们是沙漠徒步巡逻队,为保障原子弹研究与试验顺利进行,他们肩负三项紧要任务:
 
一是防止敌对国空投搞破坏;
二是查清场区外围的地形地物;
三是清出场区范围内的流动人员。

 

人均负重37公斤、一张军用地图、一枚指南针、半年、4300公里,是埋藏在生命禁区里的壮举。
 
有人计算过,如果以祖国的最北端漠河为起点,走到重庆市,将近4150公里。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张爱萍曾为他们赋诗,“露宿雷雹待天晓,头顶烈日烧脚板。”
 

新疆马兰核试验基地


他们用脚板丈量“死亡之海”的距离,平均每人穿破12双布鞋,也曾在楼兰绝境7人分喝3瓶葡萄糖液剂求生。
 
他们以身许国,历经生死,却在漫长余生,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原子弹爆炸成功,一声巨响惊天动地。
 
战士们应声跃起,将军帽抛向空中,“万岁”声此起彼伏,军帽上的一颗颗红星在蛮荒的西北戈壁熠熠生辉。
 


但有一支千人装甲部队的工作才刚刚开始——防化侦察第一梯队,负责在原子弹爆炸后冲进爆心,回收取样。
 
经过实测,一次取样从出发到完成需要4个小时以上。
 
为确保圆满完成任务,前期训练中,战士们戴防毒面具、穿橡胶防护衣每天在烈日下连续行走5个小时以上。

负责人之一的吉元望说,“七八月份的戈壁滩地面温度高达70℃,防护衣密不透风,戴上就像进了蒸笼。1个小时后感觉两额发疼,2个小时后头疼,3小时后胃疼,4小时后全身麻木了。”
 
每次训练结束后,防护衣里的汗水能倒满一茶缸。

 


即便如此,当蘑菇云升起,部队军人直面冲进爆心,一切便都成了未知。
 
扑面而来白色热浪闪着银光,温度高达70摄氏度;

灰蒙蒙的天际,只能隐约的看到鬼魅般缓慢移动的装甲车;
 
吉元望说;“感觉像到了地狱,我直到那一刻才亲身感到,原子弹太重要了!”
 


在昏暗的大漠戈壁,爆炸声就是命令,人心齐,泰山移。
 
根据资料记载,当年参与取样车辆1000多辆,没有一辆车跑错位置,没有一辆车在沾染区抛锚。
 
56年前的这支装甲部队上不告父母,下不传儿女,勠力同心,成就传奇伟业。
 
而如今,当有人问起从前,装甲兵核效应试验大队队长许瑛却说“中国军人只有任务,没有传奇。”

 
1945年,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而后前苏联、英国、法国相继完成核试验任务。
 
但是,在1964年之前,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完成蘑菇云空中人工取样。
 
当年,核裂变的巨大火球瞬时冲天,反射出的巨大光芒堪比日月。
 
仅仅五分钟后,飞行员李传森驾驶着伊尔-12型运输机,迎着银白的闪光和热浪,径直的冲进翻腾的蘑菇云。
 

李传森


“当时我看到的蘑菇云的颜色是白色加灰色,不是很白。”李传森回忆说。
 
在7000米高空上,六名机组人员前后三次飞越蘑菇云,机身完全暴露于白灰色的放射性尘埃中。
 
在上机之前机组被告知:这些核爆尘埃,将成为中国核武研究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完成取样任务后,飞机在吐鲁番成功着陆,机组成员走下飞机,立即脱下防毒面罩和衣物。
 

“整个飞机都被污染的厉害,地面上的化学部队测量了一下,仪器一下子就顶满格了!”

 

10多天之后机组人员的头发就掉光了,后来长出来的也全是白发。

李传森笑说:“从当年的37岁到现在,我没见过自己的黑头发。”
 

李传森


1964年,戈壁滩上那朵盛大绽放的蘑菇云,改写了中国的历史。
 
此后漫长的56年里,也改变了李传森的人生。

 

李传森的妻子说:“穿越蘑菇云,他整整瞒了我40年。”
 
直到世纪初,国家机密解密后,李传森的女儿才知道当年新闻里穿越蘑菇云的英雄飞行员是自己的父亲。
 
也是在那时,李传森拿出了两个深藏40年的塑料袋,里面是他的全部荣光——一等功证书。


1964年10月16日傍晚,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宣布——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3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世界播送了这则消息,西方国家陷入震惊。

《纽约时报》报道日本媒体大呼:中国研究核武器是不对的,日本需求美国提供更多的军事保护。

第二天,周总理特地致电时任日本首相的函池田勇人,声明:我国发展核武器是不得已而为之。我们是为了自卫发展的核武器,我们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更不会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56年峥嵘岁月,在那个“当了裤子也要造原子弹”的年代,数十万军民,就像一颗颗量小力微的原子。
 
然而,当他们紧紧地汇聚在一起,就能够爆发出比原子弹更强大的力量,这力量可以扭转乾坤。
 
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一个又一个的平凡人物汇聚一堂,用他们滚烫的人生撬动了一个时代的恢弘。
 
也许我们生而平凡,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选择不平凡的方式活下去。
 
只要你我各尽所能,我们终将无所不能。

华夏大地,从大漠锁沙到怒海追风,从仁心济世到赴汤蹈火,中国伟力磅礴70载,同欲者胜、民齐者强。

因为这是一代又一代国人与天斗、与地斗,用平凡成就不凡,将时光写成荣光。

今天的我们与老一辈的无名英雄一样,都是历史长河中的沧海一粟。
 
但是,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每个人都是这个时代的注脚。
 
萤火燃炬,只要我们不放弃、不麻木、不畏惧、有追求,便足以气贯长虹。
 
过去,有他们;
未来,有你我。
 

有多少人俯首农桑,多少人创百业兴旺,多少人工于家国重器……无论身穿何种制服,只要你我各尽其能,吾辈之志必将跨越无数漫道雄关,历风雨而熠然生辉。



关于作者:关注微信公众号 最人物(ID:iiirenwu)记录最真实的人物,品味最温暖的人间。转载请联系最人物(ID:iiirenwu)授权。



部分资料来源:

1、中国能源报《中国铀矿冶人的创业故事》

2、山东商报《揭秘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为采铀矿74名青年牺牲》

3、新民晚报《“原三刀”:关心国防的“80后”》

4、郑州晚报《中国首次原子弹试验亲历者:就没想着活着回来》

5、十堰晚报《80岁“飞毛腿”司喜忠讲述往事:徒步4300公里为原子弹保驾护航》

6、京华时报《许瑛:1964年原子弹爆炸的亲历者》

7、央视网《中国核武人:不知自己参与其中问哪家搞原子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东方ic、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编辑:斐

▲关注“广东共青团”B站、抖音、微博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