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天问一号”两个团队,你们发现他们的共同点了吗?

百家 作者:共青团中央 2020-11-25 15:44:29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科技日报、新华网、中新网上海、央视新闻、新浪微博@震长、网友评论等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飞行2000多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这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第6次执行探月工程发射任务。

郭文彬 摄


辉煌背后,是一群人不懈的努力


“天问一号”长五团队


在 “天问一号”顺利升空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总体设计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主任设计师黄兵说,我们所有的航天人都知道这句话:成功是差一点点失败,失败是差一点点成功。


这是对航天事业高风险的真切描述。15年来,长五团队经历了无数次的曲折、坎坷。每次坎坷、每次失利,都让他们刻骨铭心,不敢忘怀。每当出现问题和困难时,他们都义不容辞地站了出来,以最快最精准的操作解决问题。


“天问一号”发射成功后,长五团队马不停蹄,又投入将在今年年底进行的嫦娥五号任务和明年年初中国空间站核心舱段的发射准备工作。长五总设计师李东说:“失败了,我们没有时间悲伤;成功了,也只能高兴一会儿,没有太多的时间庆祝。”


八院嫦娥五号研制团队


自2011年轨道器立项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探月工程负责人张玉花就带领团队“白手起家”,展开了攻坚研制之旅。


如今,已进入决战决胜年,也是探月工程三期的收官之年,七年研制、三年贮存,嫦娥五号轨道器是张玉花探月之路上经历时间最长、研制最为艰苦的一个航天器,张玉花在载人航天干了18年,一纸调令来到探月,从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再到嫦娥五号,她一路走来,从无到有,带出了一个作风硬朗的探月队伍,从方案论证到初样完成,她带领这支有着巨大潜力的生力军,硬是拼出了八院深空探测领域一片新天地。


嫦娥五号副总设计师查学雷、轨道器总体主任设计师赵晨、轨道器技术副总负责人李天义、轨道器副总师胡震宇、设计师刘洲、刘仲如……在团队的努力下,“嫦娥五号”一飞冲天,八院试验队也献出十年征程的努力。


年轻人,你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微博上,@震长 发布了两个团队的照片并说,他们有一个共同点。


嫦娥五号飞行测控团队


天问一号飞行测控团队

网友们纷纷评论,科研人员都很年轻!



辉煌的背后

都有着不为人知的不懈努力

年轻的力量

就是中国的未来

让我们一起

为他们点赞喝彩!

扫描图片上的二维码
定制标准版团旗、团徽,下载团歌

编  辑丨郭思忱
校  对丨张国党
校  审丨陈伟星冠琼
值班编委丨张 宇
点亮“在看”,为他们点赞!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
百度热搜榜
排名 热点 搜索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