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年轻人真该上热搜第一!

百家 作者:广东共青团 2020-11-27 22:06:08
近日
嫦娥五号探测器出征太空
一位托举嫦娥的“大姐”在网络上火了

周承钰 素材来源:我们的太空


96年出生的她

担任火箭连接器系统指挥员

成为了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最年轻女指挥

还因素质过硬

被同事们亲切唤作“大姐”


有网友表示

如此年轻就成为指挥员

这是什么“天才少女”



也有不少网友感叹

这么多年轻的面孔

中国航天未来可期




其实
在追逐星辰的这条路上
年轻人的身影一直都在



01

追“胖女神”的年轻人


2016年11月3日

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

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升空

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


而这一刻
无数中国人等待了十多年

图源:国防时空


在长征五号研制生产的过程中

不乏80后、甚至90后的身影

甚至一些年轻人
刚刚走出校门
就进入到长征五号的工作中

研发“胖五”初期
会议室、办公室、实验室甚至路上
讨论随时可能发生
不讲职务不论排序

讨论得最热闹的永远是年轻人

很多火箭难题就是这样
被一点点讨论、解决

实验推进中出现问题时

哪怕组内夜里两三点才开完会

凌晨四五点

也跟“打了鸡血”似的爬起来继续干活

他们清楚哪个位置有几根铆钉

能精确分辨每个二极管和

电路的位置和线路


图源:国防时空

这些年轻的中国航天人
在各自的岗位上
凭借一股“一定要解决”问题的劲儿
和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一起
支撑起中国航天的未来

长征五号”研制团队 宿东摄


也是在这一年
在“胖五发射成功的几个月
社交媒体被一组照片刷屏了
照片里是两次航天行动的对比
“杨利伟当年飞天时,
飞控中心全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家;
这才多少年,镜头扫过,
飞控中心就像是某大学的实验室。”




02

中国航天海射首秀背后的年轻人


2019年6月5日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
在我国黄海海域跃然升起
这是我国首次海上航天发射


新华社记者 朱峥摄


而这壮举背后

是一群平均年龄仅为33岁的年轻人

他们是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所属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海上发射青年突击队


海上发射任务成功后,全体出海人员合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供图


航天与大海的相遇
并不容易

对抗海上的恶劣环境

几乎成了这里每一个岗位都要克服的难题


重达4万吨的发射平台
主要由年轻的试验队员所乘坐的保障船
拖拽到黄海海域的预定位置
为了找到信号最佳的位置
保障船需要不断调整信号船头船尾的朝向
“人晕船,火箭也会晕船”
海上发射必然会受到海浪起伏波动的影响
这给瞄准设计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


但哪怕环境再苦再累再恶劣
他们都可以努力克服
“因为必须经过我们亲自测试的
火箭才最踏实,
而能够有幸在海上,
亲眼见证自己设计的火箭飞向太空,
才是对自己工作最大的肯定。”
是的,这群航天人
换了一种方式问鼎苍穹
实现了真正的“星辰和大海”



03

探月路上的年轻人


2013年12月14日
举世瞩目的嫦娥三号探测器
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器
在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勘察

图源:国资小新


探月最大难题之一是软着陆
而破解这个难题的队伍中
有一支十分年轻的团队
6名年轻成员的平均年龄仅为32.6岁

“别人能做,我们也能,
中国航天不能受制于人!”
从头学、从头干
不管严寒酷暑
在荒无人烟的地方进行大量的外场试验
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
更重要的是
我们拥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
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
中国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这背后同样是一群年轻航天人



在这样年轻的队伍里
还有不少女孩子的身影

2020年9月21日

“天问一号”探测器完成第二次轨道中途修正

这次测控任务

迎来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第一位女调度

这位92年出生的姑娘名叫鲍硕

一次轨道控制任务

大概能有上百句调度用语

她都熟练背诵



不久前
在“长五”和“嫦五”垂直转运现场
崔艺晗穿着汉服
陪着嫦娥五号走了一上午


她是文昌航天发射场的测发软件配置管理员
负责全发射场上百份软件的
入库、管理、配置工作



不知不觉中
我们的年轻人逐渐成长
也“挑起了大梁”

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33岁

北斗团队平均年龄35岁

东方红四号团队平均年龄29岁

卫星应用团队平均年龄28岁

……

航天事业的发展

在于创新,在于科技

科技创新的希望则在于青年

青年人

不负所望



天宫、神舟、嫦娥、天问
……
这是中国人越走越远,越走越深的飞天梦
而逐梦路上
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
不畏艰难、甘于寂寞、皓首穷经
不断攻克技术难关
为航天事业奉献的一生

在发射现场
你看他们笑着哭来着




参考资料:
1.人民网.《“大姐”不大,本事不小!》
2.冰点周刊.《追“胖女神”的年轻人》
3.观察者网.《这群年轻人才应该上热搜第一》
4.光明网.《中国航天海射首秀背后的年轻人:平均年龄仅为33岁》
5.国资小新.《探秘嫦娥三号创新团队:六位年轻人,平均年龄32.6岁》
6.央视军事.《“天问一号”北京总调度是个28岁姑娘》
7.三联生活周刊.《当“嫦娥奔月”成为现实,那些飞天梦背后的隐秘与伟大》
8.央视新闻.《“嫦娥”小姐姐,你们的青春很美!》
9.中新.《习近平: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中新网》

编辑:小米

▲关注“广东共青团”B站、抖音、微博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