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普 | 震惊!或许ATX机箱比你年龄都大!

百家 作者:极客湾 2021-03-10 23:26:55
硬件年年有更新,性能代代有增强,这么多年来,机箱有多少变化呢?我们熟知的ATX机箱又,是从何儿来呢?这得从早期的主板讲起。


▌从主板讲起


主板最早可以追溯到1983年蓝巨人IBM的初代PC/XT机,搭载了intel的8088芯片,同时“硬盘”也成为了PC硬件标配,引入了“文件”概念。主板尺寸跟如今的MATX类似,但更为细长,因为尺寸小,所以这种机型也叫做微机


而intel 8086作为x86架构的鼻祖,虽然早在1978年就设计成形,比8088更早,但IBM直到1984年才推出了二代产品PC/AT(IBM 5170 PC AT),使用性能更强、并向前兼容的80286处理器。

AT机全称“先进技术”(Advanced Technology),到1987年就已经停产了。虽然AT主板是IBM自个儿的标准,但还是出现了大大小小各种尺寸版本,还有1985年XT-286上推出的缩小版Baby-AT主板,如果你电脑板子坏了,拆了别的机子零件也未必装的上。
 


这造成了市面上这么多AT机,却未必是一家人、进不了一家门,哪怕消费者无所谓,板卡厂商也不接受啊,得设计、制造这么多不同的主板,多麻烦,全都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多好?

于是转眼到了1995年1月,由于主板市场的不规范、AT结构太老了,intel就推出了一种规范的主板结构标准——ATX


全称AT Extended,即“拓展AT结构”,使用244x305mm的固定尺寸、孔位,不仅是造主板的人省力了,机箱厂商也省心了,



▌ATX的改变

机箱从此由“卧式”改成了“立式”(万恶之源)。整个主板在Baby-AT基础上作90°旋转。同时采用7个I/O插槽,也就是现在我们用的PCIe槽。I/O接口统一到长边的一侧,光驱/软驱/硬盘接口挪到另一侧,距离更近、更换方便。


老玩家们应该很熟悉,那时候都是上置电源位,并且没有独立仓。同时还规定CPU散热必须外排,机箱不再是闷罐儿了。这个辞旧迎新的新一代,可以叫ATX1.0


说道散热,intel确实走在前面,谁让他们奔4、奔D热呢...2001年还推出过38℃机箱概念,也就是CAG规范,因为那时候主流的都是下压散热,机箱内风道不太行,在机箱侧面引入一个导风口缓解压力。

言归正传,现在主流的还是ATX2.0,机箱针对普通用户需求,做的更小、利用率更高。规定了电源下置位,并引入独立电源仓,单独的风道保证电源稳定。


同时引入了玩家喜闻乐见的背部走线功能,对于侧透用户来说,没有什么比机箱内部整洁更重要了。如果有的话,那就是RGB。


由于软驱光驱已经大范围淘汰,一般用户也不会插很多机械硬盘,机箱就取消了前置存储位,硬盘仓下置,挪到了电源前面。机箱前侧成为纯粹的进风口,进一步增强散热。


这几年又推出了ATX3.0结构,1.0的时候刚把主板90°掉个个儿,这回又转了一次,成为90°垂直结构,但和银欣大乌鸦的垂直风道不同,ATX3.0依然是水平风道,并采用纯粹的前进后出,去除了各种干扰因素。


还有个好处,就是显卡垂直放,不再会有“弯弯龙”了。I/O接口都在上面走,由于顶盖当做了挡板,可以做成完全的隐线布局,强迫症福音。


ATX机箱目前已经经过了三代演变,不过需要注意,这个ATX代数是部分机箱代工厂自己搞的概念,并非intel或者其他板卡厂商出的,仅供参考归纳,并不绝对,实际上机箱内部结构的种类还有不少。


另外市面上也几乎没有选择,只有鑫谷开元、爱国者 破晓。从ATX3.0的设计来看,只有360+240扇位,并且前置空间底下会被挡住,厚度有限,所以冷排应该只能装双240,或者280+240,哪怕风冷风道好,但是拓展空间还是很有限,


老张个人还是更喜欢银欣的垂直风道,可惜大乌鸦停产,新品就一个ALTA F1,上下都能双360冷排,厚度留的比较足。并且冷空气密度高,那么下进上出形成空气对流,散热上感觉更合理一些。

不过没有完美的产品,不同的结构各有优劣,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才是最好的。机箱形形色色,除了好看美观外,还需要更高的散热效率、空间利用率、设计操作合理性,这些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未来的机箱又会长什么样呢?


戳图片传送至往期精彩

喜欢我们的推送别忘了点一个

向亲朋好友推荐一下我们的文章

或者赞赏一下

我们下期再见啦!

 
参考&引用:
baike.baidu.com/item/ATX机箱
en.wikipedia.org/wiki/IBM_Personal_Computer/AT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