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的事越堆越多,我该怎么办?

百家 作者:果壳 2021-04-15 17:47:58


先易后难,逐步提高完成度和熟练度,还是先难后易,直面惨淡的人生?


先难后易也很有道理,中外都有这样的谚语呀,就像马克吐温说的,“eat the frog first”,如果你每天早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吃一只活青蛙。那这一天碰到的事那可就都不算事儿了。


先易后难 or 先难后易,这看似是一件见仁见智的事,但从心理学家的视野下,采用哪种顺序完成任务才更好,是一个可以通过操纵变量从而得到最优解的问题


如何定义“更好”?我们可以从自我效能感这个概念下手。


班杜拉在1977年提出了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这一概念,它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它能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和坚持程度、影响人们面对困难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表现,最后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人们用哪种方式完成任务后的自我效能感更高,就能够说明哪种方式更好,因此,加利福尼亚大学的Juliana Schroeder和Rachel Habbert就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来不让我们好过研究这个问题。


研究者首先设定一系列难易程度不同的同质性任务(e.g.在给定的12个字母中,尽可能拼出更多的单词),要求参与者分别预测按照“变简单”和“变难”两种不同顺序完成任务后,可能获得的成就感。


最后得到的结果与日常生活经验相符合,大部分参与者都预测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完成list,将会获得更大的成就感


但这仅仅是参与者对可能发生情况的猜测而已。在进一步的实验中,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变简单组”“变难组”“随机顺序组”,按照相应序列完成任务后,评估自己在实际操作中真切感受到的效能感。


结果发现,被分配到“变简单”组的被试认为,随着进度的推进,任务越来越简单了,自己也越来越擅长解决问题了,体验到的自我效能感也提升了;


而“变难组”的参与者则报告自己觉得任务越来越难,自己却越来越菜,最后感受到的效能感也低于“变简单组”的被试



这一预期和实际的分离肯定了古老谚语的合理性,也表明人们错误预估了任务难度顺序对效能感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探究结果的稳定性,研究者们采取了不同的任务范式来探究难度顺序对效能感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是实验室给定的任务(e.g.找单词,找分类),还是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任务(e.g.应聘职位流程),都表明从难到易完成任务,都会带来更大的效能感


之所以产生这一现象,部分原因在于人们经常误判自己能力和偏好随时间变化的发展趋势。


就像反复观看杂技表演后会让个体过度高估自己的耍杂技能一样,这些失误就源自于人们高估了自己学习进步的速度和效率


同理,在面对多项不同难度的任务时,人们往往也无法正视自己的能力和任务带来的成就感:


一般而言,在面对多项任务时,人们往往只预测了首先清理小兵可能带来的成就感和顺利程度,而忽略了在面对最后一个大boss时可能碰到的挫折以及击败boss后的奖赏。


无法正当评估自己和任务,使得人们的想法和实际情况产生了偏差。


当liana Schroeder和Rachel Habbert引导被试关注不同的结果时发现,如果被试只是简单想象完成一系列任务所可能获得的成就感,那么他们依然相信由易到难会获得更大的成就感;


当被试深度了解不同任务,并对最后一个任务做出详细的思考后,他们才做出与实际情况相一致的判断——由难到易会获得更大的成就感。



如果你觉得还是先易后难更好也没关系,毕竟个体差异普遍存在,更重要的是,这一系列的实验提供了一种干活新思路,如果你平常总是先从容易的事情做起,之后可以试试先啃硬骨头:黑猫白猫,能搞完ddl的猫就是好猫~


参考文献

[1]Habbert, R. , &  Schroeder, J. . (2020). To build efficacy, eat the frog first: people misunderstand how the difficulty-ordering of tasks influences efficac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91(424), 104032.


作者:太平洋海岸公路

编辑:Zene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