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观点】从百度、特斯拉最新成果看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趋势

软件 作者:新软件 2021-09-28 22:28:28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智能网联汽车是当前技术产业创新的热点领域。百度和特斯拉作为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头部企业,一直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方面大力投入,被认为是引领技术变革和产业格局重塑的前锋。近日,百度和特斯拉均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百度和特斯拉发布智能网联汽车新成果

百度发布“汽车机器人”成果,加速推进无人车创新进程。在8月18日的“百度世界大会2021”上,百度发布了“汽车机器人”。除了充满科技感的设计外,百度将其技术功能创新总结为三个方面。

一是使用8个摄像头获取外界信息,不采用激光雷达或毫米波雷达即可绘制出车辆周边的路况信息。

二是推出名为九头蛇网络(HydraNets)的多任务学习神经网络,通过拼接并逐帧分析摄像头获取画面,确定物体的纵深、速度等信息,为驾驶决策提供素材。

三是推出“混合规划系统”,能够兼顾自身驾驶和其他汽车的驾驶需求,实现对路径的主动规划。

百度和特斯拉智能网联汽车成果异同点分析

共同点:对基础硬件和场景数据高度重视。从基础硬件看,两家企业都在自研AI芯片,希望通过“软硬一体化”的创新模式打造算力优势。百度此次同时发布了自主研发的第二代百度昆仑AI芯片“昆仑2”,采用7nm制程,搭载百度自研的第二代XPU架构,适用云、端、边等多场景,并能够在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场景落地应用,从而为百度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打下坚实基础。特斯拉则正式发布首款自研AI训练芯片“D1”和分布式计算体系结构“DOJO”。

差异点:技术路线和芯片定位不同。在技术路线方面,百度Apollo主攻基于激光雷达的解决方案,同时也在布局多条技术路线,其中Apollo Lite就是城市道路L4级纯视觉感知解决方案。特斯拉则一直以纯视觉路线作为自动驾驶研发布局的基准点,坚持探索和推进纯视觉解决方案,在研发过程中不断完善并迭代视觉算法,并对车端感知硬件做减法。

几点启示

注重多种技术路线布局。智能网联汽车虽然受到关注,但目前尚处于探索中,其技术路径并未(预计也难以)统一。业界多数企业采用的“雷达+视觉+高精地图”融合感知的解决方案,可提供对外部环境、信息的多种感知,有一定的容错功能。

注重基础技术产品突破。智能网联汽车是多种创新技术与资源要素集成应用的产物,未来的智能驾驶技术竞争焦点也将表现为“算力+数据”。专用芯片、汽车操作系统、传感器、雷达、摄像头等软硬件技术产品都非常重要。

注重运营模式的探索。智能网联汽车成果的推出,并不意味着产业化的实现。与特斯拉智能汽车产业化实践相比,百度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化步伐仍有待加快,国内外特别是国内众多企业更要奋力争先。此次百度同步发布无人车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可以认为是在产业化方面的积极尝试,但还需要继续加大运营模式特别是商业模式方面的探索力度。

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即可获取完整版观点~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
百度热搜榜
排名 热点 搜索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