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如何影响大学教育?王万森教授为你解读

百家 作者:AI100 2017-10-25 11:45:47


作为一名程序员,当前我们看到的可能是人工智能行业诱人的高薪(年薪25万只是白菜价,这几个专业的毕业生正被疯抢),各大公司的投注加码(阿里成立达摩院,引入10位顶尖科学家3年投入预计超1000亿),一个个令人咂舌的投融资案例(商汤融资4.1亿美元,创全球AI领域单轮融资最高纪录)。如果你对人工智能行业的认识,仅限于一些数据,不妨看看营长最近几期采访,听听这些高校教授对对AI领域的深切感触。

本位访谈嘉宾:王万森

工学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首任院长;现兼任中国人工智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常务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工作组副组长,北京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曾兼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主要从事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教学及研究工作,主编《人工智能原理及其应用》先后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北京市精品教材。


以下为访谈实录



AI科技大本营:您多年从事教育,是否明显感到AI从冷门变热门的过程呢?


我1989年开始讲授人工智能课程;1992年第一次参加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的学术年会;2002年至今一直兼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2010年到2014年兼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亲历了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创建与发展的全过程。


回顾近30年的经历,明显感到人工智能从去年开始明显变热,并全面快速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这次变热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政府、社会引领,产业和需求推动,与过去由学者推动的发展形势截然不同。


AI科技大本营:你出版过4本有关人工智能的书籍,哪本你最满意?为什么?


我自己独著的人工智能教材是4本。其实,在这4本之前,我还参与过西安交通大学王永庆老师1994年出版的《人工智能原理•方法•应用》中部分章节的讨论及编写工作。虽然我在那本书中的分量很轻,甚至封面上连我的名字都没有,仅是在前言中提到我参加了第七章、第八章和第十章的讨论及部分编写工作。尽管如此,如果说满意的话,参加那本书的编写是我最满意的,原因是我在王永庆老师的指导下,走上了人工智能教材建设之路。


AI科技大本营:其他几本书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这4本书是否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我这几本书的一个共同出发点是写好教材。即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如何基于教育学的思想,站在读者的立场上,尽量把内容写的易读易理解。


如果要说逻辑关系,一本教材的改版最主要的还是要适应人工智能技术自身的发展和社会智能化进程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需求。


AI科技大本营:关于国务院人工智能规划,在你的解读中,规划仅是表决心,还是说对这一块的教育有实质性的推动作用?推动表现在哪?


国务院关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规划的通知,作为国家战略对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方方面面,包括智能社会、智能产业、智能科技、智能服务、智能教育等等,都无疑都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


从智能教育的角度,国务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通知中明确指出“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布局,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尽快在试点院校建立人工智能学院……其对我国智能教育的推动作用也毋容置疑。


在过去十五年中,“智能科学与技术”作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唯一本科专业,走过了一条艰难孕育、缓慢成长的发展道路。从其专业性质看,该专业2004年诞生之时被定为“试办”专业,并且被试办了八年。直到2012年教育部公布新的本科专业目录,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才从“试办”上升为“特色”。尽管从2015年开始人工智能形势迅速好转、社会需求急剧增加、不少学者大声疾呼,但该专业始终未能进入“普通”专业行列。


历史的教训值得深思。可以想象,如果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能正常、健康发展,2004年的第一批本科生,2008年本科毕业、2011左右年硕士毕业、2015年左右博士毕业,正好赶上我国经济社会对人工智能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急切需求。如此,这才是教育的前瞻性!


相信,在国务院关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的指引下,我国人工智能教育一定会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AI科技大本营: 继规划后,中国的大学接下来您预期会有怎么样的大动静?


继国务院关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规划的通知之后,我国智能教育领域可能会出现如下局面。


第一,“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增设步伐加快。过去存在于学术、认识等方面的阻力都将逐步消失,建设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将成为共识。至于学科名称是叫智能科学与技术还是叫人工智能,我自己更倾向于智能科学与技术。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 一是作为高层次智能科技人才培养,除必要的技术成分外,还应该注重其理论与方法基础,尤其像脑与认知基础和类脑智能基础等;

  • 二是从学科自身的内涵和外延看,采用智能科学与技术比人工智能更具科学性、客观性和前瞻性。


第二,人工智能本科教育将蓬勃发展,并有可能形成一个人工智能类专业群。与研究生学位教育相比,本科教育除作为研究生学位教育的基础外,还应该更加注重面向社会、产业领域的就业需求,或者说应该更直接地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人才需求。从这种意义上看,本科专业采用人工智能作为专业名称应该更为合适。


当然,即使采用人工智能,它也并非是一个孤立专业,而应该是一个人工智能专业类或专业群。在该专业群中,除人工智能专业外,还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专业:


  • 一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已有专业,如物联网(感知智能)、大数据(数据智能)、机器人(行为智能);

  • 二是由新一代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所衍生出来的新专业,如跨媒体感知智能、无人自主智能系统等;

  • 三是一些面向应用领域的“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


第三,人工智能学院将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出现。学院建制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实体,对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已有国防科技大学、中科院大学等高校建立了人工智能学院。相信,很快就会有一大批高校建立自己的人工智能学院。


AI科技大本营:你目前最感兴趣的人工智能理论是什么?


一是机器学习。学习是人类智能的基本属性和人类认知活动的基础,因此也应该是人工智能的重要领域。


二是机器推理。推理属于人类智能的思维过程,而思维作为人类认知过程的最高阶段,是要根据已知条件推测未知事物,或探索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基本规律,因此不确定环境下的深度推理应给予高度重视。


三是机器情感。人类的情感和认知属于两个不同的心理过程,尽管智能的主要活动属于认知范畴,但情感对认知的影响不可忽视,尤其是决策活动,情感因素至关重要,因此需要考虑情感认知交互的智能研究。


回想近些年来的一些重大事件,感知中国催热了物联网;机器换人催热了机器人;大数据催热了机器学习与大数据技术;期望下一个高潮能催热对人类认知过程最高阶段的机器模拟,即情感认知交互的深度推理。


8、人工智能未来在通用智能上有没有可能超越人类,成为人类的主宰?


我觉得离能够全面达到人类水平的通用人工智能应该还有相当漫长的道路。

相信未来的人类能够很好地处理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关系,相信人类永远都会是世界的主宰者。


9、你觉得人工智能在学界的教学是否总体落后于工业届的要求和需求?


我国智能专业教育的起源可追溯到2001年11月底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CCAI-9)。在该次会议上,时任学会理事长的钟义信教授接受部分学者的建议,倡议在我国高校筹建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并成立了由王万森教授任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着手协调、推进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创建。


CAAI-9结束两年之后,北京大学在何新贵院士等老师的积极争取下,自主设置“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2003年12月5日通过学校评审,并于同月报国家教育部备案通过。在教育部2004年3月公布的新增专业目录中,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榜上有名,国内第一个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诞生。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创立,标志着我国人工智能专业教育的开端,目前国内设有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高校共36所。


回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过程,一路走来充满艰辛。从专业性质看,在2004年3月教育部公布的“2003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中,“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号为080627S,其中“S”的含义为“试办”。经过8年试办之后,在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的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被作为“特设”专业放在计算机类专业下面,其专业号为080907T。


自2004年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北京大学诞生以来,该专业的发展情况如下图所示。在该图中,纵坐标边上的数字为当年经教育部批准新增专业个数。需要说明的是,当年新增专业是由前一年申请的。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诞生早期,有过一个小的高潮,然后进入了一个三年的低潮期。2010年国家学位委员会调整一级学科,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积极组织申请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起到了一个刺激作用,新增专业个数略有增加。紧接着,智能科学一级学科申请失败,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又一次落入低潮,并在2014年跌到了创立以来的最低点。直到2016年,随着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复苏,2017年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数量有了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相信,在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通知的指引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


冷静思考,可以客观的说,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的起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他充分体现了我国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远见卓识与责任担当。但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那些作为学者和教育工作者无法抗拒的因素,使得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异常缓慢,智能科技人才培养严重落后于社会和产业需求,高等智能科学技术教育逐步失去了应有的前瞻性,出现了目前这种被社会和产业倒逼发展的局面。


10、你多年扎根教育,你培养学生的心法是什么?在你心目中,最值得培养的学生类型是什么?


年轻人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投身人工智能这一快速发展的新兴领域,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希望学生注重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得以成长。


值得培养的应该是有理想、有抱负,喜欢动脑、动手的学生。


11、关于将人工智能设计为一级学科,你是否认同这个观点?为什么?


设置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是我们多年的梦想,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智能科学技术的一种必然需求。早在2006年12月17日,在我们就在“2006全国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建设座谈会”上就提出了《在研究生培养中设置“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的建议》。尤其是2009年到2010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调整一级学科期间,为申请增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我们协助钟义信教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最后却未能成功。


近两年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在上次申请失败的基础上重新组织,积极争取增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从目前的大环境,相信此次申报应该能够成功。至于一级学科的名称,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我主张采用“智能科学与技术”,而不用人工智能。



号外号外


中国IT教育博鳌论坛就要开幕啦~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作为指导单位,《计算机教育》杂志社主办,国软教育研究院、CSDN与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承办、海南省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海南省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协办的“2017中国IT教育博鳌论坛”将于2017年11月11日-12日在博鳌隆重举行。


全程1个主题论坛和4场分论坛,王万森教授将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分论坛做主题演讲《以人工智能为核心,优化IT领域新工科专业体系》。更多学界大咖在这里与您论道。


扫码参加中国IT教育博鳌论坛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