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眼镜真的要走向大众了吗?

百家 作者:硅谷洞察 2017-11-09 10:45:19



硅谷Live / 实地探访 / 热点探秘 / 深度探讨



在过去一年,VR/AR 技术算是最火爆的科技之一,各大机构对于这方面的投资也达到了一种狂热的程度。但是,到了今年,你是不是发现本来大红大紫的 VR/AR 突然间从我们的视野里消失了?




如果你本身不是很了解VR/AR的话,很容易就会对这技术产生过高的期望,再加上炒作,一般人可能认为戴上了VR/AR眼镜,就真的会像电影里演的那样,立马就能沉浸到不一样的世界中去。但事实上,由于体验、技术和设备上的局限性,人们的高期望得不到兑现,自然而然就对这项技术失去了兴趣。


VR/AR 这项技术要普及到大众的话还真要一些时间,最起码从体验到设备本身都学要有足够多的提升才行。对于营造沉浸感来说,VR 技术会想对容易一些,而 AR 技术则需要解决不少技术上的问题。而作为普通用户的我们,除了关心体验以外,当然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因素需要考虑,这就是价钱了。


最近,我们发现了一家叫做 AURORA 的公司,她们公司所做的 AR 眼镜,的确给小探我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



我们先用 AR 眼镜的代表 HoloLens 为例,他的最大问题就是视角范围很小。如果你体验过的话,你可能会感觉这就是一个苹果6手机横在你面前。而所有的交互界面都只能在这个屏幕里展示。这就是FOV(field of view,中文:可视范围)太小,只有达到34度,而一般用户最佳的观赏范围都在120度以上。


而 AURORA 的 AR 眼镜,却将 FOV 做到了135度。这背后的技术则是她们称为的“离合显微镜式“的几何光学设计,她们将显微镜的放大效果做到了 AR 眼镜上,可以高强度放大物体,所以能用很小的显示屏展示出很大视角。



传统的像是HoloLens和其他AR眼镜厂商他们所使用的就是waveguide(波导)方式,因为设计难度非常大,所以显示范围小而且造价非常的贵。而AURORA的光学模组所采用的都是目前市场上已经成熟的方式,通过重新组合到达放大的效果。相比于waveguide的光学模组,其复杂的工艺很难去做量产。所以AURORA的优势在于她们所制作的这个光学模组造价更便宜、视角更大并且生产出来的失败率更低。


(研究光学的工作台)


而另一家AR厂商 Meta 也是在做光学模组,由于Meta用的是半反射膜的方式,这个技术说白了就是用一大块屏幕作为显示板,然后通过一块半透半反射膜将景象映射到人眼中。



当然半反射膜的缺点也是有的。主要来说有三点:由于光源发散所以导致显示的亮度会比较低;使用的半反射膜镜片需要一定体积,所以整体设备尺寸也会比较大;再加上显示效果也不是很优质,所以整体来说并不适合普通用户使用。


其实和Meta一样,AURORA 所运用的也是离轴光学。但是他们将显微镜的光学方式做到了眼镜上。这样的话就可以解决了屏幕太大的问题。除了缩小了显示组件外,AURORA 还自己设计了光源,在设备上会有一个传感器,可以自动识别场景的亮度,当亮度较低时可发光让你看清屏幕上的景象,而最高可达到3000 nits。而整个显示的显示模组耗电量则保持在了1瓦之内。


( 创始人 Kelly 在给我们展示之前的样机)


AURORA 希望,他们开发的这个模组可以让其他做 AR 眼镜或者想做 AR眼镜的人们去使用,并且还可以将其应用到电脑或者手机上。


当然,大家最关心的还是价钱。据了解,他们的一体机的定价在500-700美元之间,而如果不带CPU的设备则售价在100美元以下。


关于定位方面,他们现在则是从轻量角度出发,从一个核心的定位算法入手,优化算法使其放在 AR 上可以使用。


在市场方面,现在 AURORA 已经和一些无人机公司和家具公司合作,并且还在开发一个教育的娱乐中心,可以让孩子们对着周围的环境来画画。


如果你对 AURORA 或者 AR 感兴趣的话,欢迎留言或者联系我们,一起来谈谈 AR 未来的发展前景吧。


想和探长聊一聊AR?来加探长个人微信号 svinsight




推荐阅读


卫哲 | 王刚 | 姚劲波

胡海泉 | 朱啸虎

区块链报告 | 脑机接口报告 

硅谷人工智能 | 斯坦福校长

王者荣耀 | 返老还童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