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带不动的蒙古经济 没有带来经济发展的转型

热点 作者:有料 2017-06-23 03:39:27
今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蒙古国总理额尔登巴在参加会议期间表示,蒙古愿意积极参加“一带一路”倡议,努力发挥连接欧亚大陆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连接欧亚大陆桥梁和纽带的目标表现出了蒙古扩大国际交往和地区影响力的愿望,对于这个长期处在中国与俄罗斯两个大国夹缝之间的国家而言,自成立之初至今的历史都长期深刻地受到中俄两国的影响。尽管如此,不论冷战时期依靠苏联的大规模援助,还是冷战后逐步建立与中国紧密的经贸关系,都没能使蒙古改变经济发展结构单一的困境,实现工业化进程。那么“一带一路”倡议会成为蒙古走出始于2012年的经济下滑,迎来新的经济增长的契机吗? 唯一经历颜色革命的东亚社会主义国家 蒙古国是在苏联的扶植下成立的,其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完全模仿苏联的体制,成为了一个标准的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蒙古人民革命党是国内唯一的合法执政党。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当世界见证了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后,人们会惊讶地发现与欧洲共产主义阵营国家不同,东亚的社会主义国家成功地抵御了这次重大的外部冲击,迎来了新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和越南此后开始了经济高速增长。老挝和朝鲜的共产主义政党也继续作为国内的执政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即使经历了领导人更迭和极端的经济困难,朝鲜仍然平稳地渡过了苏联解体带来的巨大冲击。然而,蒙古国成为了东亚地区社会主义国家的特例,在苏联解体之后也开始了政治民主化和市场经济的转型。至于蒙古为什么成为了苏东剧变后,唯一经历了政治转型的东亚社会主义国家,必然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对比其他东亚社会主义国家同苏联的关系,蒙古与苏联的关系是最密切,同时也是依附程度最深的,因此苏东剧变对蒙古产生的冲击也要更为剧烈。 戈尔巴乔夫在1985年成为苏共总书记和苏联总统后,开始领导苏联全方位的改革,受此影响的蒙古也开始在国内进行经济领域的改革。1986年5月,蒙古人民革命党在十九届代表大会上通过了第八个五年计划,首次提出了进行经济改革的目标。1988年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全会上提出了要对政治经济体制实行全面改革。随后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大大加速了蒙古政治经济改革的过程,蒙古人民革命党的指导思想开始逐步由马克思列宁主义转向社会民主主义,并在2003年成为社会党国际的成员党。1990年蒙古开始进行政治多元化改革,向多党制方向发展,同时执政党蒙古人民革命党也主动改变了宪法中关于该党作用的论述,与其他新成立的合法政党享有相同的政治权利。1990年7月,蒙古举行了该国历史上首次自由选举,蒙古人民革命党在选举中取胜。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在苏东剧变之际开始实行了政治多元化的改革,但蒙古长期的执政党蒙古人民革命党并没有像独联体和东欧国家的共产主义政党一样在政治转型的过程中迅速失去政权甚至被边缘化。蒙古在1996年实现了政治多元化改革以来的首次政党轮替,不过近年来蒙古人民党(由蒙古人民革命党更名而来)长期保持着蒙古国议会大呼拉尔第一大党的地位。 没有带来经济发展的转型 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在经历政治多元化和经济自由化的转型后纷纷陷入经济困难一样,蒙古在上世纪90年代经历了经济最为艰难的一段时期。冷战时期,蒙古的经济发展严重依赖苏联援助,然而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的是,蒙古由于国民主要从事畜牧业,经济基础过于薄弱,并没能依靠苏联的援助实现初步的工业化。由于历史因素,蒙古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属于在对外政策上完全倒向苏联的国家。自从中苏关系在上世纪60年代破裂,中国与蒙古之间也基本断绝了往来,直到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中国与蒙古才重新恢复交往。蒙中关系正常化为蒙古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成为了蒙古最重要的经济伙伴,蒙古需要大量进口俄罗斯的能源和其他物资,但是由于俄罗斯自身经济困难,在上世纪90年代很难像苏联时期一样给予蒙古大量资金和技术援助。中国从1999年开始取代俄罗斯成为了蒙古第一大贸易伙伴,蒙古也开始不断分享到中国经济发展为自身带来的契机。 2008年金融危机后,蒙古经济复苏迅速,中国企业在蒙古的对外投资开始快速增长。根据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上的数据,中国企业2007年在蒙古的投资净流量是1亿9627万美元,此后逐年增长并在2012年超过9亿美元,而这期间恰好是蒙古近年来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蒙古在2011年和2012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17.3%和12.3%,是当时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然而好景不长,蒙古经济结构的单一性,和经济发展政策缺乏连贯性再次让该国的经济快速下滑,身陷困境。经济结构单一使得采矿业和畜牧业是蒙古几乎唯一的出口产业,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经历了短暂的上涨后,从2011年开始持续走低,对蒙古的经济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如果说外部市场的波动难以避免,那么经济发展政策缺乏连贯性则是蒙古政府自身的问题,使得很多重要的经济政策时常因为执政党和议会多数党的变化而朝令夕改。尽管依靠中国等国的外资获得了经济快速增长,蒙古却从2012年开始加强了对外商投资的审查和监管。2012年5月蒙古议会大呼拉尔通过了《战略领域外国投资协调法》,将国内的采矿业、金融业和媒体通信业全部列为战略性领域,加强了对外商投资时的审查,并添加了更加严格的限制条款。这一法案的实施,使得蒙古获得的外商投资骤降,中国企业2013年在蒙古的投资净流量就下降了近三分之二。看到这一法案对本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后,蒙古国政府不得不在2013年将其废除,但对于恢复外商在蒙古投资的信息,蒙古政府目前做的恐怕还有很多不足。 扩大伙伴关系的“第三邻国”战略 冷战时期,蒙古在对外关系上采取了完全依附苏联的政策。上世纪90年代,蒙古开始积极发展与中国的双边关系,将发展对华外交置于与对俄外交同等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在总结对外关系的发展过程中,蒙古政府在《对外政策构想》中提出了“第三邻国”的战略。进入21世纪后,蒙古为了加强在本地区影响力,减少经济上对中国和俄罗斯的依赖,平衡中国与俄罗斯在本国的影响力,开始积极实践“第三邻国”的外交政策。蒙古政府对”第三邻国“的界定较为广泛,起初主要指美国和西欧国家,之后扩大为对蒙主要援助国,包括日本、韩国、印度,并且将发展同主要国际组织的关系如欧盟、北约、欧安组织等也纳入其中。 美国是蒙古发展“第三邻国”战略的首要对象,也是唯一真正有能力在蒙古平衡中俄影响力的亚太国家。近年来,蒙古与美国的关系取得了一定的提升,蒙古作为成功进行政治转型的前社会主义国家的身份得到了美国政府的高度认可。蒙古为了发展同美国和北约的关系,还向阿富汗和伊拉克派驻军队协同北约部队作战。2005年11月,美国总统布什抵达蒙古进行访问,成为历史上美国总统首次访问蒙古,期间双方发表了联合声明,将深化2004年7月两国确立的全面伙伴关系,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上深入合作,在经济领域依托双方签订的贸易投资协定加强经贸往来。2012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对蒙古访问过程中,对蒙古的民主制度进行了高度评价,甚至称赞蒙古在被俄罗斯和中国包围的土地上建立并维持民主制度的“勇气”。然而在军事和政治领域与美国关系的提升并没为蒙古带来美国的大量援助与投资,在蒙美战略磋商的经济论坛中,蒙古政府多次呼吁美国加大对蒙古的投资力度,不过美国政府却在改善投资环境,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问题上不断向美国施压。蒙古虽然具有一定的地缘战略价值,但毕竟比起美国在东亚同盟体系内的其他盟友而言价值有限,因而未来很难期待美国会大幅提升对蒙古的援助和投资水平。 推行“第三邻国”的战略过程中,蒙古在发展同日本和韩国的经贸关系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安倍晋三在2012年重新执政以来,蒙古与日本的双边关系得到了快速提升。根据经合组织的数据,日本对蒙古的官方发展援助在2013年占到了日本接受援助总额的37%,使得日本成为了蒙古的最大援助国。2015年5月,蒙古总理赛汗比勒格访问日本期间,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共同签署了一项自贸协定。根据协定的内容,日本将在10年内取消几乎所有蒙古国产品的关税,蒙古也将在10年内逐步取消对日本汽车和配件征收关税。在此次会面中,日本政府还同意向蒙古政府提供368.5亿日元的低息贷款,帮助蒙古在首都乌兰巴托建立一座新的国际机场。尽管如此,依靠蒙日经贸关系的发展来实现经济复苏对当前的蒙古而言可能杯水车薪。在日蒙经贸关系中,蒙古对日本的出口额不足双边贸易额的1%,而蒙古对中国出口占到其出口总额的80%以上。韩国依靠地缘位置和文化上的优势,与蒙古的经贸关系也在迅速提升。韩国近年来计划在蒙古开展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例如乌兰巴托第五热电厂,乌哈呼德格至噶顺苏海图铁路等重点项目。 通过实施“第三邻国”战略,蒙古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在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并且拓宽了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往来。但目前为止蒙古仍然难以改变经济上对中俄的依赖,尤其是本国能源供给上对俄罗斯的依赖,和对外贸易中对中国的依赖。与此同时,继续深入发展与中国和俄罗斯的经贸关系,也是蒙古实现经济复苏和快速增长必不可少的路径。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