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佩奇的“社会人”之路
黄蕙昭 | 文
<iframe class="video_iframe" data-vidtype="2" allowfullscreen="" frameborder="0" data-ratio="1.7647058823529411" data-w="480" data-src="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y06417cio5a&width=354&height=199.125&auto=0" width="354" height="199.125" data-vh="199.125" data-vw="354" style="display: none; width: 354px !important; height: 199.125px !important;"></iframe>
澎湃新闻记者:李蕊 编辑:沈鹏华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移动网 责任编辑:沈鹏华
小猪佩奇怎么就火了?
越来越多的人猛然惊醒般认真提出这个问题,而这只粉色小猪早已用各种面孔渗透人们的生活:即使家里没有一个“蹦蹦跳跳学猪叫”的小朋友,当你在微博评论里熟练地打出“笑出猪叫”或者“猪精女孩”时,或者在微信或论坛上自然地存下“你可拉倒吧”的表情包时,便已在不知不觉间被裹入小猪佩奇席卷中国的浪潮里。
当然,早在小猪佩奇登录中国前,佩奇已是全球知名的动画人物:2004年,开播不足一年的佩奇便踏入了180个国家和地区的家庭,乖巧可爱的小猪形象深入人心,她所代表的那种温和包容的家庭观同样广受好评。2015年9月,小猪佩奇登录中国中央少儿频道,随后10月登陆爱奇艺和优酷,播放量至今已超百亿。
如果说这部面向2-5岁的幼教动画片受到中国儿童和父母的喜爱尚在情理之中,接下来的发展则叫人措手不及:佩奇开始出现在微博段子里,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app上,在各种斗图表情包里,在优衣库和耐克的货架上。这个长得跟吹风机一样的家伙瞬间成为当前最热的全民偶像,在不同平台、不同文化圈内呼风唤雨。
问题来了:一只猪如何能包围我们的生活?
“小猪佩奇”表情包
一部有三观的儿童动画
不可否认是,《小猪佩奇》作为一部儿童动画有着出众的素质。腾讯“今日话题”评论员魏巍便认为,《小猪佩奇》的可贵之处在真正试图以“孩童”的眼光来做动画——首先是“幼儿友好”的动画模式,5,分钟时长、轻松明快的配色、短剧情和简单对话让幼儿轻松进入动画。其次是生活化的剧情:和成年人喜欢新奇不一样的是,幼儿更喜欢熟悉的事物,“简单的家庭生活”和“完美的家庭”容易让孩童感到亲切并积极带入。最后是潜移默化式的教育方法:与《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靠树立“正邪”两方来强行说教不同,《小猪佩奇》没有反面角色,没有对抗情节,而是以日常生活事件为舞台,通过讨论和对话无形中教导小孩和他人相处的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小猪佩奇》在获得孩童喜爱的同时,也受到了家长的青睐:公众号“晓创意实验室”作者周佳晓在探讨该动画成功原因时便指出,《小猪佩奇》所面向的家长是80后和90后的年轻群体,这个群体对于如何经营家庭、如何成为称职的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处理夫妻关系等家庭问题充满了疑惑。而《小猪佩奇》恰到好处地呈现了一种年轻家长所认可的生活方式。动画里,猪爸爸和猪妈妈会尊重小猪们的意见和感受,在平等对话中化解矛盾,这些情节的设置同样给家长以教益。
一出有预谋的人为营销
同时抓住儿童和家长的心让《小猪佩奇》成为一部好评如潮的儿童动画,但要佩奇真正成为互联网上炽手可热的文化符号却需更多推力。
让我们先从公众号“零向度”的《小猪佩奇出道史》中感受这只粉色小猪的扩散轨迹吧:
首先在微博崭露头角:2017年7月,名为“休闲璐”的微博大V首次在博文中提出“猪猪女孩”,微博用户开始用“精致女孩”“绿茶”“塑料姐妹情”等流行用语对小猪佩奇及其在动画中的人物关系进行解读,推动了该动画在微博上的话题度。而诸如“学猪叫”“跳泥坑”等动画剧情衍化的段子和模仿视频继续为该话题热度添火加柴。
同时渗入表情包:《小猪佩奇》的极简风格使其称为制作表情包的天然素材,对动画的成人化和流行化阐释继续在表情包中体现,出现诸如“你可拉倒吧”“说出你的故事”等配文并广泛传播。
紧接着在短视频平台中走向大众:佩奇开始在快手、抖音等app上攻城略地,一位用户将小猪佩奇画在背上,并配上“小猪佩奇身上纹,掌声送给社会人”的标语,小猪佩奇逐渐与“社会人”这一反差巨大的形象联系,延伸出周边手表、贴纸等新梗和话题视频。
随之而来是商业上的繁荣:2018年3月,优衣库、耐克先后与小猪佩奇推出合作商品,淘宝则大量出现小猪佩奇周边玩具、零食、手表和公仔。小猪佩奇IP版权方英国Entertainment One公司宣称其2017年上半年在中国的授权和销售收入增幅超过了700%,预计到2020年相关商品零售额将达到20亿美元。
网民恶搞的佩奇小猪与各大品牌联名logo
在公众号“真像大白”看来,小猪佩奇的走红完全是互联网营销精心策划的结果:英国公司EOne和微信合作推出表情包,并积极使用大V和营销号资源炒热话题,在一步步打开知名度的同时通过品牌授权、线上线下推广、制作周边等方式完成市场变现。因此,“与其说它是一部成功的动画作品,不如说它更是一个成功的营销案例”。
一块“亚”文化的汇合路牌
我们当然可以将《小猪佩奇》视为一个成功的营销案例,但相比起其他“成功营销”,佩奇的扩散度仍然不可思议:这只小猪仿佛一夜间获得了不同年龄、不同阶层和不同文化圈受众的共同喜爱,并在这个过程中呈现出令人惊叹的意义增殖能力:它是B站鬼畜爱好者的新宠,是豆瓣八组成员自我调侃时的“猪猪女孩”,是快手上东北老铁们的“社会人”新标志;它就像一个不断汲取新能量和新意象的符号,在互联网的复杂流动中一次次衍生出新的面孔和意义。
“浙江在线”的“看天下”栏目由此将佩奇的走红解读为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它将网络上分散的、隐藏的群体召唤和集结起来,潜伏在网络世界中的一拨人共同发力,最终呈现出一种无法忽视的力量。但该文章仅将小猪背后亚文化的主体解读为“一个群体或一个部落,其中多数是年轻一代网民”,这未免过于笼统了:虽然佩奇小猪的火爆与亚文化的推动确实密不可分,但它所涉及的并非仅仅一种文化或者一种群体;且在这多重文化、多重群体的力量汇聚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赋予了佩奇小猪“社会人”面孔的那个群体——他们活跃在快手、抖音的短视频里,通过纹身、贴纸、配饰的展示,他们既让佩奇小猪“社会”化,又强化了自身作为“社会人”的身份认同。
让“社会人小猪”深入人心的表情
2016年6月,一篇《残酷底层物语,一个视频软件的中国农村》在朋友圈广泛流传,在这篇文章中,快手被描绘成一个“光鲜时代的暗面”,一个汇聚着无数奇葩用户和猎奇低俗内容的平台。这或许是大多数人首次——不管以何种心态——意识到所谓“底层文化”,人们如同张望遥远的野蛮时代一样好奇而又疏离地张望它。似乎没有人想到,这所谓的“底层文化”“非主流”事实上代表了中国真正主流的群体,更没有人想到,两年后抖音、快手会如此风靡,以至“农村包围城市”的故事再次在互联网平台上上演。他们不再是某个遥远乡村奇诡而沉默的面孔,而是真实地、积极地参与文化现象的意义构建,并传达自身的认同和价值——“社会”的小猪佩奇便是案例之一。无论人们作何评判,他们确实就在身边。
本期编辑 邢潭
推荐阅读
手机上聊天记录删除后还能被恢复?微信:我们被误解了
办公室放小说盆栽竟是“作风问题”?!市委、纪委回应
7岁男童公交车上遭抱摔踹头,但网友吵翻了
人民空军多型多架战机绕飞祖国宝岛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奋进中原 7904286
- 2 朱媛媛遗体已火化 7809676
- 3 日本选手战胜国乒后激动捂脸痛哭 7713104
- 4 外国游客“买买买” 中国购更火了 7619498
- 5 特朗普会见南非总统时起争执 7521484
- 6 一级演员陈丽云被逮捕 7426852
- 7 朱媛媛住院治疗照曝光 7333729
- 8 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患癌 7234291
- 9 朝鲜新驱逐舰下水过程发生严重事故 7138662
- 10 网红方脸猴“大壮”突发疾病离世 7047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