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中国式投资陷阱,多少人因此倾家荡产

百家 作者:岭南会 2018-05-08 16:40:36

作者管清友、朱振鑫,原发于如是金融研究院(RuShiYanJiu)


投资最难的技术不是赚取收益,而是控制风险。如果做不好风险管理,积累再多的财富都可能化为乌有。从1万到1亿可能需要一辈子,但从1亿到1万有时却只需要一瞬间。


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形成了投资范围和仓位的严格限定。但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投资知识不完善、缺少投资纪律,很容易竹篮打水一场空。尤其这几年监管相对宽松,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即便专业机构投资者也是雾里看花。


我的身边不乏这种案例。南京某高校院长之子,因购买钱宝产品欠下千万债务,最后父子俩先后自杀;熟悉的知名明星,听别人推荐购买几百万P2P,结果平台跑路;成功的企业家五千万投资了一个新三板产品,事后证明是诈骗。


如果连大学教授、明星、企业家都对风险没有意识,现实中有多少老百姓因为踩雷而倾家荡产?我们整个社会真的需要上一节投资风险的基础课。今日这篇报告,梳理了主要的八种投资陷阱,分析了他们的共性,愿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1


历史永远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规避投资陷阱,就要先了解过去的投资陷阱。我们总结了过去二十年的投资案件,主要的投资陷阱不外乎以下八种:


1、P2P非法集资


P2P非法集资,即在互联网平台上,利用高收益为诱饵,虚构项目信息,设立资金池,借新还旧,找权威人士站台背书,空手套白狼。


P2P作为一项新兴产物,自出现诞生以来跑路事件就比比皆是,e租宝、鑫利源、校园贷、月光宝盒等曾经炒得火热的机构生存一两年就纷纷跑路停业。


根据网贷之家的数据统计,目前跑路及存在问题的P2P平台多达4000多家,仅2016年一年出现问题的平台就多达1731家,其数量之多令人不寒而栗。


经过总结,P2P平台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进行非法集资:


一是网络借贷平台发布虚假的高利借款标的,甚至发假标自融,并采用借新贷还旧债的庞氏骗局模式,短期内募集大量资金满足自身资金需求;


二是网络借贷平台通过先归集资金、再寻找借款对象的方式,使放贷人资金进入平台的中间账户,并由平台实际控制和支配;


三是黑客入侵P2P平台,利用网站漏洞诈骗敛财。其中,第一种方式最为常见,涉案规模巨大的e租宝、中宝投资等案件均在此列。



2、交易所非法集资


不同于e租宝空手套白狼,交易所非法集资往往有一定的实物和商品,但是会通过控制操作平台价格,将某些业务包装成理财产品向社会公众出售来非法吸纳资金,并承诺较高的固定年化收益率。


事实上,在中国境内,只有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这八家交易所是国务院和证监会批准成立的正规交易所,其他则均为地方政府或者商务部此前批准的交易所。


而现在,一些野鸡交易所却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纷纷涌现,宣称能短期获得超高回报,实则贪婪吞噬着投资人的财富。


在交易所非法集资案件中,涉案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是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昆明泛亚通过操控平台价格,制造交易火爆的假象,然后借此包装所谓“日金宝”等诱人的高收益产品。


但实际上,高于现货市场价格的泛亚永远不会有真正的买方,没有带来实际增量资金;交货商不需补交保证金,投资者年化13.5%的日金宝理财收益,都是自己的本金或者新增投资者的本金。当新增资金放缓或者停止进入时,整个体系就会崩盘,投资者基本血本无归。


3、实体项目非法集资


实体项目非法集资与前两种非法集资套路相似,只是投资标的不同。实体项目非法集资表面假借实体项目进行融资,但实体项目的资质往往是包装出来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实体项目非法集资具有案件多发、涉案规模大、涉及投资人数多的特点,曾经骇人听闻的蚁力神案、吴英案、小姑娘案、鄂尔多斯非法集资案等均在此列。



实体项目非法集资不仅有可能酿成家破人亡、人财两空的悲剧,更有可能造成一个城市的衰败。曾经的鄂尔多斯,自称中国迪拜,特产是“羊煤土气”,给人的印象是高楼林立、豪车遍地,而现在的特色却是高利贷无法收回、烂尾楼遍地的鬼城。


4、外汇交易诈骗


外汇市场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资本投机市场,它的历史要比股票、黄金、期货、货币市场短得多,然而它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规模已远超股票、期货等其它金融产品市场,也给诈骗分子的介入带来可乘之机。


中国法律规定大陆不得设立公司组织公民炒汇,国内能够炒外汇的正规渠道只有银行。但不少国内外汇交易平台却打着国外监管的旗号行骗,通过做市商机制进行后台操控:


在数据上造假,有的根本没有参与外汇交易,但在用户初入市场之时给予盈利的甜头;在交易时滑点,使下单的点位和最后成交的点位存有差距;甚至直接干扰交易,影响交易正常进行。

卷款规模高达300亿元的IGOFX外汇平台骗局,让投资者体会了一把给“黄毛丫头”交智商税的悲剧。2017年6月,1991年出生的IGOFX外汇平台总代理张雪娇卷款跑路,近40万名投资者约300亿“被骗”。


IGOFX向用户提供了一个专供该公司使用的MT4交易平台,用户在交易时,可以在来自世界各地的38位操盘手中选择自己心仪的对象托付资产,坐收渔翁之利。


然而,投资者的资金进入该平台后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参与外汇交易,平台通过伪造交易数据,让投资者获得“盈利”,实际上是新开户投资者的资金,IGOFX实际上也并不是外汇,而是一个资金盘。


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IGOFX还通过老用户邀请新用户可获得返点、外汇竞赛抽奖等活动使得平台迅速扩张壮大,而返利和抽奖则恰恰是金融传销最常采用的发展下线方式。


5、数字货币陷阱


比特币的暴涨让人们对数字货币充满幻想,但实际上,真正有应用价值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只是极少数,大多数数字货币是毫无实际应用价值的庞氏骗局。


这些虚假的数字货币往往具有这样几个共同特点:注册免费得矿机,给推广人适当的收益;上涨过程中疯狂鼓励人买币,在下跌过程中,不断的宣传正是大家进场的好机会;代币的发行量未知,发行商是否真的遵守锁仓未知等;以数字货币为幌子来进行传销。


随着区块链热潮的推动,各种代币大行其道,五行币、亚盾币、维卡币等层出不穷。2017年,五行币在高调发展中曝光被相关部门查处。


所谓五行币,是一种以高额返利为诱饵,打着“五行币”这一虚拟数字货币旗号的传销产品,借助快速暴富、发横财等令人心动的承诺,通过微信群、社交软件群、公众号进行洗脑,并辅之以线下活动,大肆招摇撞骗,给投资者带来巨大财产损失。



6、消费返利骗局


消费返利原本是一项常见的促销手段,如今却经常被包装成投资骗局。


其主要特征是:通过互联网第三方平台介入商家和消费者的交易过程,许诺在平台的消费额度部分返回,或通过现金消费送等额积分等形式,诱导消费者注册会员消费和商家加盟平台回流货款。截至2017年7月,已有150余家“消费返利”传销骗局名单被央视曝光。


影响范围最大、造成后果最为严重的是“万家购物”案。“万家购物”返利网,声称在全国拥有300万会员,全国2000多个县市均有代理网点,联盟商家达10万家。通过会员会费缴纳,“万家购物”圈得大量资金。截至网站被查处时,“万家购物”实际已拥有近200万会员,涉案金额达240.45亿元。


7、理财产品诈骗


理财产品诈骗往往许诺高收益,利用投资者贪图高收益的心理来谋求其本金。理财产品诈骗往往借助银行、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进行,或注册假基金、假民营银行来忽悠投资者。


最为常见的形式是银行理财飞单,即银行员工被投资公司的高佣金所吸引,私自与其他投资公司“勾结”,以银行的名义出售投资公司的理财产品,并过分夸大收益加以蒙骗,导致投资者上当。



其中涉案规模最大、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金赛银基金事件。2015年10月,深圳金赛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陷入60亿元兑付危机中,金赛银负责人王维奇跑路,客户的几十亿资金无处追讨,无处申诉;而平安人寿被曝由其业务员向客户兜售的巨额金赛银理财产品无法兑付。


通过高档豪华会所装门面、拉拢政府官员打着政府项目的旗号推销、打平安保险担保的幌子、宣传公司挂牌上海股交中心等方式,金赛银公司吸引了大量投资者购买其理财产品,但这些钱实则进入了王维奇的个人私款。


这一事件的背后,存在着一条“有毒资产”转嫁链条:信托公司把信托贷款、债权等问题产品转给第三方私募接盘;私募公司金赛银通过动员平安员工“接飞单”等方式,打通了平安集团的销售渠道,募得巨额资金,最终挪作它用,导致原本就存在问题的资产链条断裂。



8、合伙人或原始股骗局


合伙人或原始股骗局,即通过邀请投资者成为公司合伙人或向投资者虚称企业已经或即将上市、发售原始股的方式,向投资者鼓吹一夜暴富的美梦,实则利用投资资金非法集资。


在“人无股权不富”的投资概念冲击下,一场场原始股售卖大戏开始集中上演,除了高回报、一夜暴富等收益诱惑外,“上市公司”这些虚晃的光环更给了非法集资更堂而皇之的马甲。


这类骗局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晋系事件。2016年初,一场起于中晋系美女高管在网上炫富的照片,最终牵涉出庞大的中晋非法集资系列案。通过以“中晋合伙人计划”的名义变相承诺高额年化收益,中晋系向不特定公众大肆非法吸收资金,诈骗金额高达人民币400余亿元。


其合伙人的种类名目繁多,包括一般合伙人、高级合伙人、明星合伙人、超级合伙人、战略合伙人,以及永久合伙人,并吸引了九球天后潘晓婷等明星加入;其中,高级、永久、超级合伙人各自的出资规模分别为1亿元。


这些资金除了用于支付员工佣金外,还用于虚增业务收入,额外支付贸易补贴及奖励,个人更是挥霍了近5亿元。



2


这些不靠谱的投资品都有几个共性:


第一,一般承诺固定收益。


不管这些不靠谱的投资品具体形式如何,销售人员在向投资者推销过程中一般会强调不会亏损,保证固定收益。但这只是理想化的,安全性和收益率无法兼顾,有收益必定有风险。即便是国债都有风险,更何况是这些不明来路的机构。


而事实上,承诺固定收益、保本收益是违反我国有关监管规定的。2014年8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私募基金不得向投资者承诺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2011年12月,国家发改委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促进股权投资企业规范发展的通知》,剑指非法集资,禁止“固定回报承诺”。


在更早以前的1998年6月,国务院也已发布《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首次明文涉及“固定回报承诺”的违法可能性。而《刑法》第176条更是表明,一旦涵盖“固定回报承诺”的融资活动被定性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固定回报承诺”将被列为刑事犯罪的重要证据。



第二,收益率一般偏高。


越不靠谱的投资品收益越是高的惊人,如中晋系号称有10%-25%甚至40%的高收益,远超过市场平均收益率。然而,综观大类资产2008年12月31日至今近10年以来的收益率,可以发现其平均年化收益率均在10%以下,收益率最高的房地产平均年化收益率为7.79%。


以股票为例,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近10年的年化收益率均在5%-6%之间,包含上证市场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蓝筹股的上证50年化收益率也仅为7.19%。但股票资产近250周波动率均在20%以上,风险远远高于债券、商品等资产。而风险最低的债券年化收益率均较低,上证国债为3.28%,中证公司债为5.25%。


由此可见,高收益率低风险是一个巨大的投资骗局,在当前各类资产市场回报率较低的情况下,可以说承诺超过10%收益的短期产品基本上都是骗局。



第三,底层资产不清晰。


任何一种金融产品,不管包装得多复杂,也一定有一个底层的实体资产,否则这个产品就是无源之水。底层资产不清楚,一定是基础薄弱,上层产品随时都会坍塌。


然而,不少网贷产品经常把诸多底层资产打包成为一款新的产品,使得投资人无法直接了解底层资产究竟是什么;其底层资产也往往是信用贷、消费金融、车贷、房贷、应收装款转让等,其基础较为薄弱且资金回收周期可能较长。更有甚者,不少投资机构不愿意给客户提供全部的底层资产清单,认为没有必要。


而规范的金融产品,尽管其结构设计较为复杂,却有容易变现的底层资产作为保障。



第四,借新还旧、庞氏融资。


很多投资陷阱往往初期回报还不错,但大部分骗局的背后是借新还旧、庞氏融资。庞氏骗局意味着初期必须让资金先滚动起来,怎么办呢?就要让初期投资者尝到甜头,让他们去宣传,去拉新人进来。等到进来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再卷款跑路,这对集资方是最有利的。


综观这些投资骗局,往往具有不断发行、募集规模在短时间内暴增的特点。如e租宝于2014年内7月上线,到2014年12月8日总交易量就达到745.68亿元;昊达投资利用乌金煤业这公司的项目反复融资,短短三年非法筹集52亿元资金,但稍加思考就会发现一个公司不可能有如此之多的项目来反复进行融资。


而一些正规投资渠道的项目或理财产品,往往不会存在反复融资的情况,大多会将融资规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说了这么多,其实道理很简单,天下永远没有免费的午餐,当你觉得一个投资产品可以躺着赚钱的时候,你的钱袋子可能已经被人打开了。


岭南会旗下新公众号——岭南财经。这里我将分享一些自己的原创投资感悟,并推荐一些回报几十倍的投资标的。关注岭南会的粉丝,务必扫码关注!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
百度热搜榜
排名 热点 搜索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