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儿童沉迷网络,巨头们该有担当,而不是互怼
澎湃特约评论员 文平
六一儿童节临近,关于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讨论,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甚至成为互联网巨头较力的新战场。
5月30日,新华网发文追问“多少道文件才能管住网游对少年儿童的戕害”。据称,今日头条对这一新闻做了“全量推送”,然后被推向风口浪尖的腾讯高调反击,斥之为“公然篡改新闻强行推送”。今日头条又作出澄清称,这只是跟推百度新闻……
今日头条回应推送批腾讯文章截图。 来源:新浪科技
六一节前夕,几大互联网巨头扭打成一团,互相扔鞋子,都自称是受害者。但这是不是模糊了事件的焦点?未成年人的利益难道不是最应该受到关注的吗?在孩子的节日来临之际,所有成年人,特别是互联网巨头们,都应该反思一下:我们为孩子构建了怎样的成长空间?
未成年人沉溺于网络游戏,这个话题常谈常新,既说明社会并没有找到妥善解决网游问题的合适方法,也说明各方面并没有就网游对未成年人的影响达成充分共识。
前不久,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重点排查学生沉迷游戏等问题;而早在2007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公安部等八部委就下发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对未成年人玩游戏的时长予以限制。
多年间,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的问题未能解决,平台依然是绕不开的责任方。在网上,流传着各种绕开防沉迷系统的技巧。对作为互联网原生部落的这一代未成年人来说,防沉迷系统在很多情况下形同虚设。
互联网公司是网游经济的最大受惠者,而它们也承担着保护未成年人健康的最主要责任。它们理应不断升级防沉迷系统,堵住技术漏洞,以最严苛的管理限制未成年人玩游戏。从目前的事实看,一些互联网公司做得依然不够,道德的血液被商业利益侵蚀污染。
未成年人沉迷游戏之所以问题突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一些互联网公司把过多的盈利目标寄托于网游之上。这个问题涉及到互联网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网络游戏诞生于互联网发展之初,赋予玩家虚拟的乐趣,而在当下,互联网已经深度介入人们的生活,互联网经济的想象空间是巨大的。游戏这块肥肉虽好吃,却一点也不健康。
互联网公司一方面宣称推出了各种防沉迷措施,另一方面又不断推出新游戏、扶持游戏开发者,这种左右手互搏的情境,归根结底跟它们僵化的利益观有着密切联系。的确,游戏在短时间内变现快,满足互联网公司利润增长的需求。但是,从长远看,游戏并不能推动产业向前发展。仅仅在文创领域,互联网公司可以做的就有很多,盯着游戏不放,离梦想和责任感太远。
当然,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平台,显然并不公允与切实。很多家长抱怨网络游戏给孩子造成的伤害,却无力对孩子使用电脑和手机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
作为与孩子最亲近的人和最重要的教育者,家长也有责任提高网络素养,用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和教育。单纯地一句“不能玩”,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标,还会恶化亲子关系,造成子女与父母的心理疏离。
在当前,还要警惕网络对未成年人负面影响的新表现和新趋势。前段时间,不适宜儿童观看的“邪典视频”让舆论哗然。很多孩子一刷短视频就是大半天,某些短视频对儿童的危害,不亚于玩游戏所造成的影响。
互联网社会治理与现实社会治理已分不开,互联网上出现的各种问题、矛盾,其根源可以追述到现实社会的问题。
六一节到了,为孩子守护一片蓝天,构建一个适合他们成长的健康环境,这是《未成年人保护法》所明确的所有社会成员的法定义务,也是道义责任。
互联网巨头们与其互相指责,争当受害者,不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来临之际,反躬自省一下:自己为孩子做了些什么?有没有单纯把孩子作为自己的盈利工具?
谁也没有否认,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是个棘手的问题。面对困难和压力,各方面不能推脱和懈怠。
本期编辑 郦晓君
推荐阅读
从108块暴跌到8块,那年“矿难”让他们心有余悸
女司机高架上停车救猫,网友吵翻了
六安市政府通报 “教师集访讨薪事件”
希望这次,靠谱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7904822
- 2 消失的ATM机:全国仅剩80万台 7807862
- 3 大学生200元的成本干了20亿的项目 7713174
- 4 特色产业创新发展蝶变成“金招牌” 7619571
- 5 内蒙古现“落日彩虹” 持续近50分钟 7523516
- 6 苹果从榜1到榜3只需一个特朗普 7426140
- 7 网警重拳出击 摧毁一网络水军团伙 7333752
- 8 警员视力矫正后因难忍副作用自尽 7232380
- 9 闭关半年李子柒现身江西 7140037
- 10 刘浩存体重轻到水量纹丝不动 7048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