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成立 AI 研究院,院长张钹院称:国外人才将占 20%~30%

百家 作者:DeepTech深科技 2018-06-28 06:55:55

年度订阅用户可加入科技英语学习社区,每周科技英语直播讲堂,详情查看“阅读原文”


6 月 28 日上午,清华大学宣布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张钹院士将任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Google Brian 负责人 Jeffrey Dean 任清华大学计算机学科顾问委员会委员

 

谷歌 AI 中国中心负责人李飞飞、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出席成立仪式并致辞。值得注意的是,今日有外媒传出,因受到谷歌与军方合作事件的冲击,李飞飞将从谷歌离职重回斯坦福 AI Lab 的消息。在成立仪式现场,李飞飞对媒体回应称,关于她要离开谷歌的消息并不属实。

 

图 | 谷歌 AI 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李飞飞和清华校长邱勇


对于此次的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李飞飞表示,AI 研究是无国界的,邱勇校长则表示,“一个核心,两个融合”是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发展战略,即以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为核心,积极推进大跨度的学科交叉融合,大范围的技术与产业、学校与企业的融合,旨在实现颠覆性创新,将清华AI研究院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顶尖人工智能研究院

 

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研究上具备一定的基础,是中国最早开始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单位之一。1978年,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成立了“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教研组,并招收了第一批人工智能的硕士生。清华大学目前拥有 1990 年成立的“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2009 年成的“智能微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 2013 年成立的未来高精尖创新中心在内的多个人工智能的研究基地和多个研究团队。

 

图 | 张钹院士发表演讲


其中,出任清华 AI 研究院院长的张钹院士就曾带领团队在以自然语言解释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具有世界影响的成果,在贝叶斯记忆学习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学界的重视,团队成员朱军副教授也在去年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中国区的先锋者之一


图 | 朱军在 EmTech China上演讲

 

不过,目前,人工智能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也尚未尚未形成完善的基础理论体系。张钹院士现场介绍道,人工智能虽然应用场景不同,但一个明显的共同点是其效果的实现往往有很强的限制条件,简单理解就是,“AI 照章办事,没有灵活性”。而这种灵活性的实现将依赖于基础理论的创新

 

张院士在接受 DT 君采访时表示,现阶段的 AI 本质上仍是机械地模仿人类,没有达到真正的人工智能水平,而且目前的 AI 研究仍并未实现在同一框架下开展研究,而清华人工智能学院将致力于解决理论体系的问题,建立一套新的人工智能理论和方法,即可解释的人工智能理论体系和方法。

 

“可解释性仍然是 AI 研究中的新领域,在这个领域,没有所谓的弯道,中国和其他国家都处于同一起跑线,“谁的创新速度快,谁就能领先,不存在差距上的追赶。但中国在创新能力上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他说。

 

在可解释性上取得一定成果之后,AI 在各垂直领域的应用都将广泛受益。

 

不过他特别强调,AI 理论上的发展是无国界的,在基础研究上是国际化的,不会刻意将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而 AI 与产业的融合部分是有国界的,清华人工智能学院既可以选择和国外机构合作,也可以选择和国内公司合作。

 

 

张院士表示,清华 AI 研究院将会建成类似 MIT CSAIL、斯坦福 AI Lab 这样的世界一流研究院,“基础研究不做到世界一流几乎毫无用处,我们必须做到世界一流”。

 

按照张院士的理解,这种一流首先体现在研究队伍一定是世界一流的:“不仅仅是国内的队伍,还要吸引国外人才参与进来,我的想法是,研究院要做到世界一流,至少 20% 到 30% 是国外人才,法国、以色列等国家的 AI 一流人才我们都需要”。


-End-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