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生一代财务观念有多落后?
两个案例引发想要写这篇文章,一是我身边最近有一位应届毕业生盲目投资导致被套、另一个是我曾经的室友对负债比没有概念陷入困境,这两个案例都是以大学生身份开始,但是都因为基础财务观念缺失而学到惨重教训。
无独有偶,FT中文网也在前两天发布了一篇《以美国为鉴:大学生懂理财吗?》的文章,指出“富孩子越富、穷孩子越穷”,大多数平民阶层的孩子,面对财务信息时都体现出茫然不知和逃避现实的现象。真的是如此吗?为何年轻一代脱节如此严重?
我不怀疑外界调研数据体现出的残酷现实,但是数据并不意味平民阶层的新生代没有例外。例如我本人,从小就有“资源稀缺程度决定价值”的观念,小学时就通过交易游戏设备和难获得游戏,可以把旧物增值变现、购入自己更喜欢新流行的数码产品。
后来,通过“以物易物”在同学间交换各种产品,让我在不额外负担成本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体验更多新奇。
诞生出这种异于常人的想法,其实很大程度上源于本人的资金流匮乏,上学时代舍不得增加家庭负担。但是即便是平民阶层,仍有一批同学是奢靡和爱面子的,他们感受不到挣钱的困难和现金流的重要性,亦然不知道一件产品的对自身的实际价值有多大。
很不幸,被宣传洗脑、被面子文化绑架,在如今的学生群体中仍在继续。这与我们教育体制缺乏相关教育、传统文化缺乏此类观念有关。一定程度上讲,我们才进入现代社会没多久,未来金融体系铺陈到毛细血管才可能有底子形成。
不过,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的最大来源,仍有很多人对金融理财没有兴趣,虽然接触网贷、P2P、信用卡等各种业务,但是观念与父母一代仍未形成本质差异。
一定程度上,他们是对金钱无感的,过去没有发达支付工具前,钱还是沉甸甸的一摞百元大钞,而如今变成数字,这些人本就欠缺观念的人,更加无感了。买iPhone X和昂贵化妆品的时候不知道这笔钱需要多长时间填坑,自己需要付出多少时间交换那虚无缥缈的优越感,一件商品被定义为奢侈时、究竟意味着什么。
没有这些最最基本的价值观念,更不要提什么货币流通机制、通胀、通缩、购买力和潜在购买力了。
在我看来,温州的毕业生随大流跟投不靠谱P2P被套住,就是源于对金融概念认知不足所造成,她不知道喊了数年的监管新闻,也不知道银行存管是什么东西,更无法鉴别平台投资项目真假。
当我帮助她解析自己的错误非常低级后,满满的懊悔和无助涌上心头,对理财又失去了兴趣,这很大程度反映了大众的普遍心理,不懂、上当、然后根本不敢碰了。
一个刚刚进入社会的毕业生,我能理解。但是身边怂恿她投资的亲戚朋友,好歹是身家数百成千万的,这些人完全有能力雇佣专业人员,却也一样被高利率宣传所迷惑,执迷于骗局不敢放手。
财务观念:细微之处见真章
何为观念?观念体现在于生活细微之处的各种举动、习惯。这些举动和习惯代表了一个人对风险的把控能力,很多人都跟风上车下车,被房市和股市牵制,一次次教训下,“庄家们”却总有韭菜可收割。
这些被割韭菜的人虽然情境各不相同,但是共通点是不理小财、没有长远利益考量。为了证明这点,我要搬出曾经那位背负巨债的室友的案例了。
老家在甘肃的小崔,是典型小农家庭的“老实孩子”。哥哥学业不佳提前辍学打工,提供了些许帮助让他考上了大学,毕业后他干着一份月薪5000平面设计的工作。
这时候,他的助学贷一段时间没有还款并决定不再面对,因为很多同学同样没有还款;他用自己的名字为哥哥在老家买房,为了能够下贷款用自己从小贷套出来的钱补贴首付。
我替他盘点过其中的风险。其一是,你自己月薪5000无法负担如此高的杠杆,生活不但会拮据,轻微变动就可以让你陷入生存危机;其二是,你负担如此之多,是帮助你哥哥买房,他之前工作不稳定,生活情况不佳,假如亲兄弟之间面临财务纠纷,所有责任你都要扛下来;其三是,不还助学贷,假如你自己的征信出了问题,那么后续你要拆东墙补西墙都失去了根基。
三大风险,他还是坚信自己的家庭,家庭需要他作出牺牲。一脸茫然后又一副盲目乐观面孔继续着自己的举动,在各个银行间寻找放款机会,希望能够靠贷款和信用卡填上7、8万块的首付缺口。
这个人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呢?你们也应该想到了,不注重消费支出、和保存现金流,更没有记账和节俭观念。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他换电脑,需要PS软件流畅运行满足工作需求的他,最初就买了一台价格不菲的MacBook,随后这台电脑因为道德绑架,被拜金不现实的嫂子给拿走,留给了他一台勉强够用的台式PC。
本就损失一大笔钱的他,一周后因为不满这台PC加载速度慢,低价转手,又自行购入高配机,这一来一往、一周内他至少损失5500元,而这台高配机亦然是过渡机器,以他的高要求,未来一定会换昂贵的超级本来。
你能看出这其中的规律吗?只注重当下、而不考虑财务杠杆,缺乏长远考虑,为了细微的体验差异支付高昂的成本,缺乏足够稳定的现金流。
说实话,这无法更差了,假如一个企业这样运行,很快就会陷入危机面临倒闭。就像《以美国为鉴:大学生懂理财吗?》所说的那样:90后一代在财商观念方面存在明显误区,大部分消费无计划或者计划不明晰。虽然有草根理财意识(一块钱也理财),但缺乏财商素养,他们对互联网金融接受度高,但欠缺风险甄别能力。
这种财务观念在启蒙阶段,却无法利用好的案例很多,也造成了富人孩子与穷人孩子之间实质的差异,不像富人从小就注重孩子财商教育,平面阶层的孩子更容易陷入盲目和困境,一定程度上会造成阶层不平等。在美国的调查,已然佐证了这一观点,你看那些身负巨额贷款(助学贷)的美国学生吧,一出校门就面临着巨大压力,生活都是谨小慎微,稍微脱轨就会面临个人破产。
wwwgx2016∣互联网观察
每天精选深度互联网业内文章
整理最新互联网业界资讯,欢迎分享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习近平抵达莫斯科受到热烈欢迎 7904681
- 2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达美国 7808280
- 3 中方代表驳斥美方:坚决拒绝 7712534
- 4 中国排面三次亮相莫斯科红场 7616416
- 5 央行1万亿元大红包对普通人影响多大 7522741
- 6 武契奇排除万难抵俄后在红场发声 7425795
- 7 大打出手后 过去一夜印巴都克制了 7333907
- 8 《单身情歌》编曲者病危 林志炫祈祷 7234195
- 9 女子上门做饭每天6单月薪近2万 7136536
- 10 全球客商用订单力挺中国制造 7047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