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总裁离职、董事长滞港不归、负债百亿,这家国产手机厂商没救了?

百家 作者:电脑报 2018-10-25 10:59:15

本来这是一个适合长秋膘的季节,大家拼命躺吃躺,好为寒冬屯点抗寒的脂肪。不过,这秋膘,不是每个人都长得起来的。


比如曾经如日中天的手机厂商——金立,这个秋天就越过越艰难。


10月24日,俞雷在朋友圈中发文称:他将于10月31号正式离职金立,“热爱过,努力过,遗憾过。但无悔这几年的付出。我还会继续在高科技行业,为我所热爱的事业,继续超级续航”。


从公开资料显示,俞雷曾在玛氏中国、欧莱雅中国担任过营销负责人,于2015年正式加入金立,后升任副总裁,分管品牌营销业务。而也是从他加盟开始,金立在营销方面开始探索商务精英范儿之外的年轻品牌化之路,从代言人开始请薛之谦、刘涛等能看出一些端倪。


俞雷之于金立的意义,王二小不用多说大家都懂,这两年几乎是他在金立主持大局,各种公开场合也都是他露面。


现在俞雷要离职,是不是金立已经彻底没救了?毕竟,这一年以来关于金立的消息,几乎没一条好的,资金断裂、董事长失联、负债百亿、裁员万人……



2010年,对于金立来说是个重要的时间节点。2010年以前,还是国产一线品牌的他们,在这一年根本没来得及反应,魅族、OPPO、小米、vivo等年轻一辈就已经如春笋般相继崛起。


而金立,直到2011年年底,才匆忙推出智能手机,但最佳时机早已错过,手机市场格局正在巨变,慢了一步的金立,此后就再也没有赶上过。


好不容易金立在过去两年中,只改变了一些发言人,其中包括冯小刚、于文乐、薛志谦、吴刚和刘涛等所有热门流量IP。令人尴尬的是,这些星星背后的粉丝在年龄、价值观、消费观不尽相同。当属不同“阵营”,也让人无法理解金立的品牌定位。


金立董事长刘立荣自曝,金立的营销费用非常高,两年内花费超过60亿元,电视、视频网站、国家机场、聚焦LCD、城市框架和户外,金立的广告无处不在。



2017年底,金立资金链债务危机爆发,供应商集体上门挤兑讨债,一年来曾多次在金立深圳总部拉横幅示威,并将金立告上法庭。网传因为刘立荣欠了巨额赌资而导致资金链断链,一时将金立推上风口浪尖。


债务危机爆发后,今年年初,刘立荣声明,金立出现资金链问题的主要原因是2016年和2017年营销费用和投资费用投入超限,金立将引入外部投资者重组自救。


金立董事长刘立荣


自去年12月以欧菲为首的供应商捅破窗户纸后,引发了金立信贷及供应链的双重危机,不少员工陆续离职,或者被裁撤。


4月2日晚,金立发表声明称,对金立工业园的部分员工通过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并提供“N+1”的赔偿方案;未来,金立工业园将保留50%左右的员工继续生产,保证生产线的正常运转。


今年5月开始的国企战投重组方案,也进展缓慢,直到今天,金立仍然没有融资和重组的迹象。


还有搞不定的金融机构债主们,让金立的未来蒙上阴影。



据《财经》报道,金立的实际债务高达200亿。银行欠款是大头,占了90亿,其次才是欠供应商的70亿。


2016年末,为了紧急补血,金立发售了一支非公开发行公司债。这也是金立唯一发售的一笔公司债,面额为10亿。这笔2+1年期的公司债在当时为金立赢得了空间,但监管机构对公司债的发放通常非常苛刻。


2018年10月28日为两年期的第一个期限,届时债权方有权向金立回售。如果金立无法偿还,就算公开违约。相反,如果债权方选择不回售,金立的账期将再延长一年。


过去一段时间里,金立通过变卖其在印度价值两亿的资产,补血现金流,就是为了获取与债权方的谈判时间。


10月19日,有1500万的金立公司债的工商银行最终决定了“回售”,导致持有3亿金立债的平安银行在内的其他三家债权方,最终倒戈,19日下午五点半,10亿公司债中有接近4.8亿决定“回售”。



这是1500万的回售或许不是压死金立的最后一根稻草,但金立的放贷人们看不到希望,金立就只能进入破产清算。这家年销量3000万部、营收200亿元的手机公司就很难再有翻盘机会。


目前,金立的宝贵资产已基本封存,刘立荣及其妻子的个人资产也被冻结。根据中国判决文件网,金力目前涉及124起民事诉讼。其中,有15名债权人申请了诉讼前的财产保全。


而此前一直持乐观态度的刘立荣,被曝已经滞留香港数月未归。俞雷的离职,不过是金立消亡史上不轻不重的一笔。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关注电脑报新媒体矩阵更多精彩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