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要变天了!人民网+新华网透露舆论新风向!

百家 作者:互联网思想 2018-10-25 15:36:21

人民网再批自媒体乱象:让谣言无法蛊惑人心


原标题:人民网再批自媒体乱象:让“没底线”的谣言无法蛊惑人心


  不久前,一条“伊利股份董事长潘刚被带走协助调查”的谣言,从微信公众号“光祥财经”发出后,在各网站和社交媒体上大量传播,让与伊利公司相关的奶农、上下游合作商、企业员工以及资本市场投资者感到恐慌。10月24日上午,经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民法院第一法庭公开宣判,两位造谣的自媒体作者分别获刑。


  这一案例,还只是自媒体沦为“谣言集散地”“谣言放大器”的沧海一粟。清博研究院的《造假风暴和大数据异常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抽检的近万个疑似造假账号中,自媒体占比近88%,尤其是营销、公关类公众号成为重灾区。而今年以来,从“企业家被抓”“企业家子女表白”之类的恶意中伤,到“明星出轨”“明星怀孕”之类的无中生有,再到涉机构改革、涉军涉警谣言兴风作浪,对当事方造成极大困扰,在社会上产生恶劣影响。


  谣言四处传播,假话蒙蔽人心,这是任何法治社会都难以接受的。或是误导公众认知,或是毒害网络生态,或是消耗公权力形象,或是破坏市场秩序、伤害企业利益,无论什么形式的谣言,都极具社会危害。正因为这样,包括自媒体在内的网络参与者,都应当恪守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的底线,自觉做社会正能量的拥护者、支持者、奋斗者。


  谣言止于智者,人人都渴望得到事实真相。但许多时候,自媒体造谣传谣费尽心机、用尽手段,就是为了让谣言看上去“比真相还真”。有的靠耸人听闻、见所未见的标题和内容吸引关注,比如“黑人留学生轮奸女学生”“国民素质排名世界倒数”;有的蹭公众人物、时政新闻热点,比如“王某某表白马某某女儿”“明星赵某某怀孕”;还有的打友情关怀、健康提示牌,比如“全球43种燕麦片可能致癌”“某牛奶被检出致癌物超标”。套路各有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骗取点击量和关注度,继而从中渔获暴利。


  近年来,社会各方面辟谣机制建设不断加强,严惩网络谣言成为社会共识。与此同时也需看到,自媒体网络谣言层出不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造谣速度和数量甚至远远超过辟谣。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反差局面?我们看到,尽管许多造谣传谣者因为诽谤、寻衅滋事等违法行为被惩处,但仍有大量自媒体运营者甘愿火中取栗铤而走险。有调查表明,利用自媒体造谣传谣已呈现公司化、产业化趋势,生产、传播环节明码标价,“以谣生利”让谣言屡禁难止。


  非重拳惩治不足以激浊扬清,非猛药去疴不足以澄清视听。自媒体不仅需要反“三俗”,更需“打假”“扫黑”。自媒体网络谣言可能嚣张一时,但终究难逃法网,难阻网信事业发展洪流。对那些僭越法律红线、撕裂道德底线的自媒体造谣者,对那些散布谣言、侵权他人的网络大V,对那些妄图通过谣言诋毁竞争对手的不法经营者,对那些想借助谣言进行商业营销、抬高自身名气的人,都应当依法予以严惩。正如有论者所建议的,不妨像打击假冒伪劣产品那样,认真来一次涤荡自媒体不正之风和不良言行的“新风行动”,让“没底线”的谣言无法蛊惑人心。


  今天,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网络生态是否天朗气清,网络空间是否安全可信,事关8亿多中国网民的福祉。坚决抵制网络谣言,严厉惩治造谣传谣者,我们才能从网络中收获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新华社揭自媒体黑公关:

有企业给上百自媒体交保护费



  原标题 有企业要给上百个自媒体交保护费,有的“黑公关”年收入数千万元——揭秘自媒体“黑公关”

  记者 乌梦达 樊攀 陈旭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每年维护上百家自媒体,单价从每年5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不交钱,就可能被黑。”一家汽车行业公司负责人吐槽。

  近年来,自媒体“黑公关”让一些企业闻之色变。“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自媒体靠“黑公关”获取高额利益,有的一年能收数千万元“保护费”。

  前脚抨击企业“恶意圈钱”,后脚收钱改口“亮点频频”

  一家汽车行业公司公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每年要维护上百家自媒体,大部分年合作的单价从5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即便一些阅读量只有几千的自媒体也得10万元起,说白了就是‘保护费’,不交钱就可能被黑。”

  这位负责人给记者出示的一份合同显示,公司与一个自媒体签署了一年10万元的合作协议,协议中明确:“甲方在服务期内享受公关保护,乙方平台上不得出现负面信息。”

  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遭某自媒体爆料“平台任性罚款,恶意圈钱,搞得商户家破人亡”,企业紧急应对。过了一个月,这家自媒体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连夸这家公司是“史上最大黑马,亮点频频,瑕不掩瑜”。

  “这种情况很常见。”另一家公司的公关负责人说,“去年我们也遭受这家自媒体频繁发‘黑稿’,在交了30多万元‘保护费’后,他们立刻主动进行正面宣传。”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副教授朱巍说,有些“黑公关”已经形成媒体矩阵,一篇有偿“黑文”能在微信、微博等十多个平台发布,达到颠倒黑白、混淆视听的效果。

  记者发现,近年来,企业与自媒体对簿公堂的案例频频出现。途牛网、摩拜、车好多、三快科技、京东世纪、小米、腾讯等一批知名企业都曾对自媒体涉嫌“黑公关”提出诉讼。

  “生财之道”:写企业负面,上门要封口费

  业内人士介绍,不少自媒体属于内容创业,赚钱是根本目的,当正常的流量、广告不足以支撑一个工作室的收入时,做“黑公关”便成为某些人的“生财之道”。

  记者调查发现,“黑公关”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自媒体写企业负面,然后上门“谈合作”;另一类是企业的竞争对手找到自媒体,提供对方负面信息,由自媒体进行传播。

  记者采访的一家企业公关负责人说,他们此前接到一家自媒体通风报信,说行业竞争对手找到这个自媒体“准备搞他们的负面”,由于平时和这家企业关系好,所以提前报信。

  一位自媒体从业人员告诉记者,有些自媒体可以向企业提供品牌炒作、口碑维护、危机公关等方面的服务。“有一对夫妻在科技圈人脉较广,经营了一个科技自媒体号,组织一帮小编每天浏览科技类厂商的负面新闻,然后写个提纲上门索要封口费,如果给钱了就写表扬稿。”

  暨南大学传播大数据实验室发布的《网络“黑公关”研究报告》总结:自媒体文章契合网民心理,为吸引眼球,文章会指责企业危害儿童身体健康、侵犯个人隐私、涉黄、资金链断裂等。

  与此同时,“黑公关”还会迅速组织“网络水军”在社交平台密集发帖,病毒式传播扩大影响力。北京艾漫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曹永寿通过技术分析后发现:“‘黑公关’在短时间内涌入,形成热度后就产生了蝴蝶效应,‘水军’又迅速撤出。”他说,经技术分析,“水军”一天能转发上千万条近似度极高的微博。

  记者梳理多份企业与自媒体诉讼案件的判决书发现,不少企业以诽谤、侵犯名誉权起诉自媒体,法院根据自媒体文章的措辞、表述等判定其行为性质。例如,某自媒体捏造事实、张冠李戴,抨击京东自营,被法院认定为侵权;某自媒体使用“狐假虎威”“水蛭”攻击摩拜,被法院认定为词语过激。

  业内人士介绍,自媒体在制作炒作材料时,一般仅会围绕一到两个焦点问题编文章、写段子,植入负面信息关键词。而这些负面信息的表述往往介于客观陈述与诽谤之间,很难诉诸法律。

  警惕自媒体行业信誉整体受损,坚决制止企业“互黑”之风

  “再不规范,这个行业的社会信誉就彻底垮塌了。”一位自媒体人对记者表达了他的担忧。


  “‘黑公关’一次攻击就可能让企业的多年努力毁于一旦。”朱巍说,对企业而言,如果针对自媒体起诉,成本很高,即便胜诉也获赔不了多少钱。最主要的是,造成的负面影响覆水难收,有的“黑公关”反而通过诉讼扩大了影响力。

  一些地方网信部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自媒体“黑公关”违法成本低、收益大,而且交易隐蔽,取证难度大。建议企业做好取证工作,发现问题主动向监管部门举报线索或向法院提起诉讼。

  专家呼吁,行业协会和平台要尽责,建议探索建立“黑名单”制度,对屡次出现问题的自媒体从业人员实施禁入制度,实现“既管号又管人”,自媒体平台也要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账号分类制度,对重点账号加强监管。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说:“现在有些企业投入很多资源,专门寻找竞争对手的黑材料互相攻击。这种做法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突破商业操守底线,败坏社会风气,应坚决制止和打击。”


每天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重构思维方式,
AI+时代,读互联网思想
(wanging0123)

联系方式:投稿及内容合作|271684300@qq.com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