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手工富平吊柿饼,让你在冬日也能尝到初恋的感觉!

百家 作者:科技每日推送 2019-01-06 12:07:35


对于一个从小爱吃柿子的人来说,刚吃完秋天的脆柿子,冬天的柿饼就来了,简直太有口福了!

 

所以,柿饼一上架,我就跑去买了。


不过,超市里的柿饼,颜色土里土气。吃起来又比较硬,涩涩的,没什么柿子味,不是很好吃。



就在我吐槽现在的柿饼怎么这么难吃的时候,旁边的同事看不下去,丢给我几个柿饼。


我看了一下,跟我平时吃的那种又圆又扁的柿饼不一样,它的尾部比较尖,个头挺饱满。



入口非常软糯,又有点韧性,不会有难嚼的感觉。里面的果肉非常软滑,还会流心。


吃起来很甜,还有柿子的香味,但又不会涩,一次吃几个都不会腻。


吃完一个根本不解馋,我立马又把其他几个给解决了。




  • 霜降后采摘,软糯香甜又不涩


市面上很多柿饼吃起来很涩,这是因为用的是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柿子。


这款柿饼用的都是霜降之后采摘的柿子,成熟度刚好,积累的糖分也多,自然没有涩味、更香甜。



柿饼上有一层白霜,很多人可能不清楚它是什么。


其实,它是柿饼果肉晾晒后自然析出的果糖、葡萄糖等营养物,可以说是柿饼的精华了。



跟人工上霜的普通柿饼不同,这款柿饼的白霜是自然形成的,吃起来更放心,还能缓解咽喉干痛、口腔溃疡、肺热咳嗽等症状。


轻轻捏一下,你会发现,柿饼外表非常软糯,果肉又很厚实。



掰开来看,里面是橙红色的果肉,肉质紧实,又软滑,像一块化了的软糖一样,又像饱满的蜂蜜要流出来。


吃起来软糯香甜,没有涩味,比一般的柿饼口感好很多。



  • 来自中国柿乡,地理标志产品


这款柿饼来自陕西富平县南午村,曾在明清时期被作为贡品,专供皇室享用。2008年,更是成了我国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很多盆友可能都知道,富平是有名的“中国柿乡”,已有2000多年的种柿历史。


这里地势平缓,土壤肥沃,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年均气温13.1℃,年均日照时间2472小时,无霜期长达225天,非常适合柿子积累营养和糖分。



除了地理和气候优势,富平柿饼的美味还离不开尖柿的功劳。


尖柿是富平的特色品种,个头要比一般的柿子大很多。一头带尖,皮薄肉多,自然熟透后甜度高达21%,是做柿饼的上好材料。


它含14种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每100克含钙量163mg,居国内同类产品之冠。加上出饼率高达26%,难怪连专家都称它是“制饼珍品”。



  • 自然吊晒风干,纯手工捏心


柿饼看起来简单,但要想做得好吃,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采摘、挑选后的尖柿,还要经过剪挂钩、削皮、上架吊挂、捏心、清洗、下架、出霜等12道工序。


其中,吊晒是非常讲究的,需要在光照充足、空气流通的地方进行。且需要吊晒近2个月,这样才能更好地去涩和积累糖分。



你知道为什么富平这里的柿饼这么软糯吗?诀窍在于一个字:


不过,给柿子捏心可是个技术活,捏轻了柿子不够软糯,捏重了又容易烂,一般的人可做不来。


南午村这里的人几代都跟柿子打交道,经验丰富,全凭手感就能捏好一个柿子。


他们对捏的力度把握得很好,不会捏坏柿子,而且捏出来的柿子口感很软糯。



捏好的柿子密封后,随着水分的蒸发,果肉中的果糖和葡萄糖慢慢渗出来,就成了我们常见的柿饼外面的那层白霜。


等到出霜完成,一块好的柿饼才算大功告成。



富平南午村的柿饼不仅好吃,还富含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化痰、止咳、除口疮等疗效,非常适合冬春季节吃。


它还富含果胶这种水溶性膳食纤维,可以润肠通便。平常久坐不动的上班族,多吃也有好处。


尖柿还能降低血压、软化血管,送给父母长辈也合适。而且口感软糯,不怕他们咬不动。



不过,柿饼虽然好吃,但尽量不要空腹吃,一次也不要吃太多,更不要与海鲜、鸡蛋、牛奶、酒、红薯、菠菜等一起吃哦!

商城售价:

袋装(400g)35.8元(拍二送一)

精品装(800g)69.9元

礼盒装(1000g)98元


(点击下图了解详情或购买)


美推良品 树上自然成熟,吊晒近2个月,每一口都甜到心里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

年末福利

全场满39立减10元  

满89立减20元 

满189立减40元

(最后一天优惠)


先领券后购物,更划算!

点击下图进入商城


温馨提示

任何购物及售后问题咨询,可直接联系客服。

1、点击小程序商城的悬浮按钮“联系客服”,即可在线咨询;

2、客服在线时间:工作日9:00-18:00,21:00-23:00。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