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百家 作者:FMBA 2019-01-19 12:38:31

作者 | 徐大维

来源 | 公众号 良大师 (ID:ling_da_shi)


1

保持纯正自我的匠人


现在“匠人精神”一词很流行,因为它裹挟了一种遐想:


一个专业大师,经过N年的修炼,在某个领域拥有极高的造诣,被世人所敬仰。


当然,对大众更有吸引力的是,“匠人”拥有不菲的收入。


我们想象中,“匠人”往往是一个领域的翘楚,无论是顶级厨师,还是知名画家,或者是紫砂壶大师。


几十年沉淀后的出品,价格自然非同凡响,匠人也是日进斗金。


但是,真相是,多数匠人并不是腰缠万贯。


而那些顶级匠人,多数也没有太高的物质欲望,他们最大的快乐是建筑在精神上的,那就是:


最大程度脱离了别人的束缚,能够保持最纯正的自我。


2

“口无遮拦”的快乐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是关于日本天妇罗之神早乙女哲哉的一件轶事。


日本NHK电视台,想做一期综艺节目。


让某位女明星,去找早乙女哲哉学艺,然后拍成纪录片。


早乙女哲哉觉得是件好事,便答应了。


谁知,拍摄过程中,那女明星根本不是真来学艺的,而是来作秀的。


她拿着一条鱚鱼,搔首弄姿,放进油锅里后,根本不去在意火候,只顾表演,把鱼给炸糊了。


早乙女哲哉大怒,说:


“你知道渔民要练多久手艺才能抓到这样一条鱼吗?


几十年!而你却轻易浪费了,你简直就是个混蛋!”


那明星被骂傻了,缓过神后说:


“你是个大师,爆这样的粗口,不怕有损形象吗?”


早乙大师说:“无所谓,我就是这样的人,让全天下人知道又如何?”


旁边的摄像师看到这一幕,马上来劝:


“刚刚这样对二位都不好,我回去会把这段视频剪切掉,你们也不要吵了。”


早乙女哲哉却说:“不行,你必须放出来,你敢切掉,我不会再和你们合作。”


NHK电视台一直在和早乙女哲哉合作,拍了一系列纪录片。


制片主任担心这老头一翻脸,之前的录制也不让播了,于是硬着头皮,把这段骂人的片段给播放了出来。


出人意料,这个纪录片受到观众的热捧,也为早乙女哲哉圈粉无数。


你看,早乙大师作为 一个匠人就有这点优势:


他是靠手艺吃饭,又不是靠形象吃饭,不怕在众人面前自黑。


看谁不顺眼,直接开怼,管你是个什么角儿。


有种你让所有粉丝都别去他家吃。


所以,对于匠人,有种快乐叫做“口无遮拦”。


3

“不识抬举”的快乐


“匠人”不仅仅指那些大师,但凡靠自己手艺吃饭的,我们都可称为“匠人”。


我小姨,股海楼市沉浮二十年,自有资金投资客。


由于擅长经营,收益颇丰。


她说自己就是个“匠人”,因为投资也是门手艺啊,也需要专研和专业。


靠这们“手艺”,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也丰衣足食,怎么就不是“匠人”呢?


这定义还真让我无法反驳......


她还说,自己当匠人实属无奈之举。


因为情商太低,以前在单位总和领导同事吵架,当了“匠人”,这种烦恼从此一笔抹去。


她情商有多低?我听到这样一件真事。


一个很少联系的大学同学,是内地某上市公司董事长,来深圳出差,号召散落在深的同学聚会。


小姨被一同学强拉了去。


和那么大个领导吃饭,同学们当然毕恭毕敬,肉麻话从桌上都流到了地上。


唯独小姨,如入无人之境,一幅苦大仇深的表情看着手机。


在董事长的要求下,大家一律上了白酒,5000年的中华文明正要源远流长。


董事长蓦然发现,小姨竟然特立独行,准备以茶代酒,混满全场。


领导就是领导,还是蛮有风度的,亲自端过去一杯酒,说:


“毛同学,难得一聚,就这一杯,你总得给我点面子吧?”


在小姨再次拒绝后,董事长终于按捺不住,有点恼怒:


“你也太不给面子了吧?我敬酒,连XX都得喝两杯,你有这么大的架子?”


小姨一看闹掰了,正合心意,说到:“你们吃好,我家里有事儿,先撤了。”


留下一桌目瞪口呆的老同学。


听完她所讲,我马上说:“你这也闹的太僵了,人家怎么说都是个大领导,你不怕别人记恨你吗?”


她却说:“记恨我又咋了?我又不求他什么......”


你看,像我小姨这样的人,老同学们多半会给她“巨婴”的称号吧,可是又有什么所谓呢?


她根本不在乎这些,而且她讲那个事时,容光焕发,脸上分明洋溢着一句潜台词:


“好嗨哟,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这世界还真有一类人,他们压根不需要情商,也根本不想迁就谁。


管你庙堂之高,还是家财万贯,他们只会反问四个字:“关我鸟事?”


当然,这份洒脱并不是白来的。


这一切的前提是,拥有一门让自己过得不错的手艺,这样你才有资本脱离这俗不可耐的体系,去和任何不喜欢的人叫板。


所以,对于匠人,有种快乐叫做“不识抬举”。


4

“死不服软”的快乐


我靠写作和培训谋生,两项都是技术活,所以也应该算个匠人吧。


最近,我也体会到了做“匠人”的快乐。


我曾经培训过一家企业,认识了那企业的一位领导。


他看了我那篇关于狼性的文章,于是私信给我,说:


“那篇文章,文笔很好,但是观点不正,差评,希望你能删除。”


良叔一惊,问他:“怎么就不正了,就算不正,我为什么一定要删呢?”


他的理由是,我在他企业做过培训,很多员工都关注了我的公众号。


这篇文章DISS了狼性,和他们公司的主旋律不符,会动摇军心。


所以,强烈建议我删除,否则,将会取关我。


我回答:“如果你认为我说的不对,可以写篇文章反驳,我无偿发表到我的公众号上,到底谁说的有道理,让大家比较呗,但是我肯定不会删文。”


这位领导,却一直没有回复。


后来我想想,明白了他“取关”的含义,不仅指他不再关注我的公众号,也暗示以后不再找我合作。


不过,说实话,我还真不在乎。


2019年的培训订单,我已经接不过来,还要经营公众号,所以,我正准备推掉一部分。


那领导可能不知道,选择权是在我手上,而不是在他手上。


你可能觉得良叔很拽,好吧,我承认自己很拽,谁让我是个“匠人”呢?


自从做了匠人,就像吃了钙中钙,腰板都硬朗了好多。


不用为个别人的评价而患得患失,不用为了换取一点口粮,而违心巴结谁。


你看,手艺让我有拽的资本,让我可以捍卫我的观点,不怕和你来个针尖对麦芒。


所以,对于匠人,有种快乐叫做“死不服软”。


5

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良叔从体系中出来快两年,经常会有人问及我的感受。


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我今天所说的主题。


作为一个匠人,只需要关照好自个儿的手艺,做好自己的本份,不用顾忌除此之外的弯弯绕绕。


我在500强沉浸了16年,改头换面之后,更能体会“匠人”和“职人”在这方面的巨大差别。


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凯根,曾做过一项研究。

他发现,多数企业的员工,表面干着一份工作,其实是做了两份工作。


什么意思呢?凯根教授说:

第一份工作,是员工的本职工作;

第二份工作,是衍生出来的,比如讨好领导,与同事相处,隐藏不足,展示光鲜;

第二份工作,虽然是衍生出来的,但却非常浪费时间和精力,也是职场人士不快乐的重要原因。


凯根教授的说法,我深有感触。


无论国外还是国内,无论国企还是民企,你应该都会承认有第二份工作的存在吧?


尤其是在大企业,一旦到达一定级别,想再往上爬,往往和第一份工作没有太大关系。


第二份工作能不能做好,成了关键。


你的高度,全在于那少数几个人的弹指一挥间。


最终难免沦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的经典戏码。


而作为匠人,则能摆脱少数人左右自己的命运,让广罗大众来进行裁决,这是一种难得的公平。


就像我,如果文章写得臭,课讲得烂,被大众所厌弃,那是我实力不行,挨饿我也认。


我去讨好个别人,从根本上,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反之,如果市场接受度不错,不仅生计有保障,还能活得更自我,不用浪费精力在那些讨厌的人身上,这不就是物质精神双丰收吗?


所以,作为一个匠人,最大的幸福,不在于塑造的佳作,不在于创造的财富,也不在于人们的敬仰。


只在于可以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来活。


你不用去修炼什么情商,不用去上什么职场沟通课,不用处心积虑如何和领导相处,只需活出本然即可。


当然,最过瘾的地方莫过于,你还可以含着笑,和那些厌恶的人过招,事后风轻云淡的告诉他们:


“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好嗨哟......”


良大师(ID:liang_da_shi)知名培训顾问 原平安集团渠道总监,香港理工大学管理硕士
简书签约作者

百万用户都在读

成年人的崩溃,都是静悄悄:你能挺过多少坎,就能成多大事

魏杰最新演讲:中国经济不是衰退期,大家不要紧张(演讲全文)

中国最赚钱的公司,要开始去库存了!

成年人的沉默,是最大的体面:笑骂由人,洒脱做人

人生不仅是一场康波,还是一场超级债务周期

杨锦麟:只要不走回头路,中国的前途是光明的

金融委专题会议再做五大定调!副总理刘鹤主持,稳市场规则成熟后立即推出,股市汇市融资都有涉及

大家是否误判了:房租、滞涨与消费降级

写给40不惑的我们:被时代的浪潮推动还是被时代抛弃?

为什么有的人年纪轻轻,思想深度却远高于常人?

贸易战持续升级,中国应采取“无视论”的智慧

私企的衰退:那些正在消失的、惨淡经营的、痛苦挣扎的公司……

刘强东事件,马云到底嗅到什么危险?

美银美林警告:一切都像极了1998年

想要辞职的第896天

600亿的背后

在菜市场,老百姓从不说降级

“浙江帮”,资本市场最豪华朋友圈:金科文化3年做局,大佬步步惊心!

梁建章:为什么我对中国经济还是谨慎乐观

诺奖得主:房租管制是摧毁一座城市的最好武器

去杠杆成果:超11家地方国资平台拿到A股壳

正在消失的中产,释放了一个危险信号

「至暗」时刻,「涅槃」时刻

杠杆的轮回,众生的焦虑

请做好5年内随时失业的准备

年度最扎心视频:不爱惜身体的人,会被惩罚!

50句惊艳世人的电影台词:请原谅我戳痛了你所有记忆

最可怕,是书生热衷于江湖;最可敬,是江湖客捧起了圣贤书

任正非最新内部讲话:中国最大的武器是13亿人民的消费

央行前副行长吴晓灵:做好泡沫破灭准备

孙立平: 当前最急迫的三个问题——国家的方向感、精英的安全感、百姓的希望感

违约进入下半场:从民营企业接盘到居民破产!这真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从美苏冷战的历史来看即将到来的中美冷战

高善文:中国杠杆表面上是金融问题 本质上是财政问题

这是今年最犀利的演讲: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

至暗时刻,“不死鸟”照亮未来

证监会为啥要力推独角兽?

股灾三年祭:从狂热到崩塌


由FMBA历届校友推荐的文章集锦,版权属于原作者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