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最残酷”的现实,竟在一支广告里?

百家 作者:营销通 2019-01-28 12:38:05


作者 | 苏秦

来源 | 营销通(ID:iyingxiaotong)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ID:laodianzhuli)


对于春节,你第一时间联想到的是什么。团圆、温馨?年夜饭、春晚?无疑,绝大多数人都会给出各种美好的答案。


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春节期间存在的某些“残酷物语”:抢不到票的焦虑,被春运安排的恐惧,在小山村WC、洗澡的极度不爽,滚滚车流挤占乡镇小道的密集恐惧症,气候环境巨变带来的身体不适……


对此,从小地方走出来的成年人或许不在意,甚至在与亲朋发小团聚的期待下,这些不堪都是小case,可他们出生在大城市的下一代儿童,未必受得了!


下面这支长达12分钟的广告,就用电影手法展现了春节“魔幻现实”的一面!


<iframe frameborder="0" width="336" height="189" allow="autoplay; fullscreen" allowfullscreen="true" src="//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origin=http%3A%2F%2Fmp.weixin.qq.com&vid=s0830mkbpw5&autoplay=false&full=true&show1080p=false&isDebugIframe=false"></iframe>


1

从现代典型角度,

还原春节真相!


如你所见,这欧派出品的品牌大片——《正在消失的家》。与大部分红艳、喜庆的画面不同,它略显压抑与克制,却在十数分钟的时间里,将一个春节返乡过年的故事娓娓道来,却感人至深,发人深省。


在大城市,你很难准确判断一个人的真实身世。就比如小军,这一刻是在高大上的摩天大楼里用地道英文搞定海外大客户的500强高管,十年前却只是中国最偏远山村的一个放牛娃。



外人或许以为,他的春节年假目的地会是任何一个国际旅游胜地,可只有小军自己知道,每年此时都要接受一次灵魂拷问:是遵照传统回乡下陪父母过年,还是避免麻烦享受难得的假期?


他犹豫了,一想到5年前那次糟糕的春节旅途,他深深地犹豫了!


5年前,小军还只是一个需要与所有务工人员挤火车的一枚普通白领。当他带着妻子和儿子回乡过年时,妻子明显被恐怖拥挤的春运人潮吓到了,忍不住嘀咕“过年跟逃难似的



挤完火车还有汽车,以及乡亲们随意在公共场合抽烟、人畜同车等行为,灰头土脸的妻子也只能皱眉、无声抗议;好不容易到老家,大家殷切期盼的团聚,却被一碗凉了的菜搅和成了尴尬;小孩洗个澡,也因为农村浴室不够保暖,而在半夜发烧;为了就医,一家人紧赶慢赶到了乡里,遇上的却有可能是“赤脚医生”……



大过年把孩子折腾病了,妻子的不满终于爆发,寻思着“逃离”,去县城住酒店;而儿媳的不满,当然逃不过父亲的眼睛,为了孙子健康,无奈之下只能在初一当

天,就把儿孙送上了离别的班车……



人们想象中的以及媒体渲染的“热闹、美满、温馨、和谐”等春节景象近乎消逝,取而代之的是“拥挤人群、阴暗灯光”。习惯了城市生活的观众,也许与小军媳妇一样,完全能体会到老一辈人质朴的热情与关怀,但也能切身感受到空间、环境、气候的差异以及生活条件的落后,所带来的不适与不爽!


是的,这支广告恰恰勾勒了当下中国四类人群的画像:一是小军这种,从大山出来,好不容易在大城市立足的青年;二是小军妻子这种,条件相对优渥的城市土著;三是儿子乐乐这种,城乡结合的二代土著;四是爷爷奶奶这种,一辈子守候故乡的老人。


四类人群明明是血溶于水的一家人,可我们总会不自觉地把他们分为两大类。而划分的标准,源自彼此生活习惯、生活条件上的差异。这很残酷,但就是事实,因为生活没有对错,只有习不习惯!



小军很清楚老家的生活情况,他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所以无论过多少年,都能很快适应。但妻子和乐乐不一样,他们真的不习惯农村生活,这种不习惯还未转变为身体上的不适时,他们或许还会对农村保留好奇与新鲜感,可一旦出了问题,难免不会抱怨并极力渴望逃离。


往往这时候,难免有人会跳出来说“这是赤裸裸地在歧视和嫌弃农村”,可实际上,当你置身于不习惯的陌生环境下,并已经遭受了某种损害(小孩发烧)时,逃离绝对是脑海里的第一反应。


2

先抑后扬,鼓励用实际行动抹平差距!


作为春节广告,欧派大可以随大流,拍出一支热闹的广告片,可他们没有,反而冒着“得罪乡村父老”的风险,讲了这样一个很多人知道却不想提以免破坏春节喜庆氛围的故事,实在不讨喜。


欧派是为了什么?或者说,他们的出发点是什么?广告后半段给了我们答案。


5年前不愉快的返乡经历,令夹在父母与妻儿之间的小军,一直心有余悸。苏秦认为,打心眼里来说,小军还是想回老家过年的,不仅是因为父母年迈,需要尽孝,还因为大山里出来的人自始至终都有一种“父母在,不远游”、“不忘祖、不忘根”的情节与执念。如果他确实不想回老家,大可不必如此纠结。而纠结,只不过是担心生长在都市中的下一代习惯不了乡村简陋清苦的生活。


此时,妻子带来了惊喜!她告诉孩子们,今年回家陪爷爷过年!


想象中最不可能同意回老家的妻子,反而主动提出回乡,这种转变从何而来?原因其实很简单,妻子明白:给整个家庭带来尴尬与不适的,是农村相对落后的条件,而不是任何人。


既然如此,改善物理条件,或许就能造就一场温暖的心灵旅程!


恰好5年来,一直努力打拼直至事业成功的小军,为改善老家条件奠定了物质基础,再加上妻子知书达礼,一场“老家改造”的计划已经于今年春节前夕悄然完成。于是,自驾回乡虽然累了点,但能让一家四口避免挤火车、班车的命运;乡里道路建起来了,夫妻俩也可以慢悠悠地开车跟在老父亲与孩子的身后,衣锦还乡;


(独木桥变成可驾驶汽车的石桥)


最重要的是,逼仄阴暗的老屋焕然一新,现代化厨电、家具、洗浴装置应有尽有,一大家子终于能幸福温馨地喊出“新年快乐”……



说白了,故事还在继续,欧派的品牌理念也溶于其中——物理上的差距与沟壑可随时抹平,而欧派就是抹平差距的最佳解决方案。它似乎在号召大众:面对城乡差距,与其抱怨与逃避,不如坦然应对和努力打拼,将差距改造与抹平,既令父母老有所养、享受现代化的便利生活,又令游子和后代有一个可随时栖息与停驻的老家


当然,这一切都隐藏在广告故事所要表达的关于家庭、关于回归、关于“寻根”等主题立意之下。



品牌巧妙表达理念的同时,视频的主色调也为之一变,明亮的餐桌、灯光,鲜艳的衣物,人物的表情也更加丰富和亲切。这种先抑后扬的表述手法,往往更容易帮助受众自发感知到品牌想要传递的思想。



3

不仅是春节营销广告,

更是最佳品牌大片!


有一个不容否认的现实是,把父母从五六线小城或乡下接到大城市过年,甚至旅行过年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这些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是如何想的呢?


在不少游子心中,春节渐渐变成了一场“准强制性式的苦旅”——其实不想回,可为了老人家的心愿以及“春节团聚”的社会共识,还是踏上了归程。


欧派以此为基础,传递品牌态度,这份洞察在同质化严重的春节营销浪潮中,可谓独树一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欧派创始人姚良松亲自编剧的年度春节大片!



而既然是创始人深度参与,欧派此时推出该广告的目的,就不单是为了春节促销,而是在浓郁的春节氛围中,以新颖的视角、借出众的创意发出品牌最强音——“有家有爱有欧派”


一方面,作为家居品牌,“家庭关系”本就是欧派必然要关注的命题。


另一方面,欧派的目标消费者并非具体的某个个体,而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千家万户。因此,欧派很明智地将一个家庭的不同角色全部融入在了一个故事中,现实中的观众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感受。父母看了会感慨:儿孙满堂、含饴弄孙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儿子儿媳看了会受启发:要努力,把老家好好改造一番,这样“父母在的老家”和“自己的小窝”都是一样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幸福美满与和谐的家庭关系要想长期维护,何尝不是建立在丰衣足食的基础上?


物质与情感,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习惯了现代、先进与便利,有几个人真得能长期忍受家徒四壁?毕竟我们都是凡人,不是圣人!


况且,年轻人为何背井离乡,以致变相割裂了与父辈的亲情隔阂?还不是为了改变凄苦的现实生活!


而欧派的高明之处在于,没有批判越来越多人不愿回家过年的现象,也没有刻意加剧农村与城市生活的巨大差距对比,而是实事求是地,展示一个现实,并且亮明自己的态度:家是贯穿生命的情愫与根源,有了新家,莫忘老家。打造新家、改造老家,欧派是你最好的帮手!



所以,即将或已经回家的你,是不是该为父母的老家做点什么?


苏秦私人微信,欢迎来撩!↓↓

今天,你给营销通小星星了吗?

只需3步,就可以点亮小星星

第一时间收看我们的精彩内容~

声明:版权问题、投稿、爆料、商务合作请加微信/QQ:2881339635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