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央行新版征信对银行系“信用”建设的巨大影响

百家 作者:信贷风险管理 2019-02-27 12:13:10

信贷风险管理
信贷人专属交流、学习的平台


文章来源:时间之痕

作者:胡国强


2018年年底,央妈公布了新版征信报告更改的规则,目前已经进入试运营阶段,预计在今年5月会实现全面切换。信息公布了,各家银行、金融机构,作为央妈的嫡子、庶子、干儿子(《知否知否》看多了),自然是一片“母亲圣明、智虑周全”的歌功颂德。但这也恰恰暴露了很多银行系“信用”建设的巨大差距。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我想说的是“这嘛玩意儿?”(天津口音)


征信报告的改动

先说事实,这次征信报告的改动,当然有改就比以前进步,我是看着第一代信用报告做业务的信贷员出身,所以我能深刻理解,这些的进步。但我想说的是进步得太慢了。我们且看看这次改动改了什么?


1、更新频度提升


最早的征信报告一个月更新一次个人信息,而新版2天更新。

应用:早的时候,大家效率很高,一个一手住房贷款办下来只要最多7天,一个客户动作快,可以在一个月内连续买多套房,并且征信记录上没反应出来,都可以享受一手房待遇。现在,办事效率下降了,征信记录的频度提升了。这确实是件好事,可是……,我就爱说可是。可是,2天频度会出现两个问题:第一,大家都希望T+0,也就是即时生效,我说过“快”是成本最高的体验,这个很难,我理解客户需求与实际能力之间是有差异的。第二,快并没有什么用,这个在后面会讲。


2、强化隐私信息


在公开版本中,还款状态、公积金信息、居住地址、工作单位,这些信息在公开版中都看不到了,但是在银行版还完整的保留。

应用:都是客户一类私密信息,被重点保护,分类授权查询,这是非常正常的。但是,重点在但是:第一,为什么在银行版本中就允许存在?这是否存在不正当竞争,如果我是客户并不想银行看到我申请贷款之外的信息呢?第二,如果我是客户想让其他人看到我的这些一级私密信息呢?比如我要找合伙人共同开一家企业。第三,最重要的是私密信息的公开程度,这是权力,这种权力应该还给客户本身,也就是一个“征信查询授权书”上应该注明,那些内容是可以给对方看的,而不是由央妈来替我做主,亲儿子就能看,干儿子就不能看。


3、多证件合一


以往都是以身份证查询,现在新增了护照、军官证等有效证件信息。

应用:国家标志身份的证件一直有很多,这次统一身份标志,这是很重要的事情,为未来进化到信用社会和虚拟账户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4、新增防欺诈警示


征信本人的申请设置防欺诈警示,防止个人信息被人盗用。

应用:出发点很好,可是目前识别身份的凭证是身份证,所以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仍然不能解决到农村收购身份证从事非法事物的状况。多元化身份识别标识,加入不同密级,这才是未来信用预警的必由之路。


5、还款记录延长


之前的还款记录保存2年,不良信息(逾期、呆账等)自终止之日起保存留5年。新版征信报告上,展示的是5年的还款记录。即使是销户也会显示还款记录。

应用:好处,5年的记录当然是比2年更详实。之前,仅仅是不良信息,现在包括了完整的还款记录。当然,这还远远不够,信用是一辈子的事情,这个“一辈子”还涉及两个问题:第一,是能不能持续收集一辈子的数据;第二是如何判断一个人“弃恶从善”。


6、接入数据更多


全面接入小贷金融机构、网贷机构,实现信息之间的共享,能查询到的信息将更全面。

应用:接入的金融机构更多,但一定不是全部。而作为数据的“接入”有门槛,“使用”则有着更大的门槛。这种门槛会形成“领域垄断”。


7、收录更多手机号


收录最近5次业务系统上报的手机号。

应用:“手机号”作为当代列在身份证后的“第二身份证明”,成为了重要的“凭证”。现在连到银行开户,都流行“手机验证码”了。那么,频繁更换手机,与频繁更换“身份证”几乎是同等的影响。更换手机号码,以及旧手机号码的“冷藏”以及“重新启用”,成为一个难点问题。银行已经与三大移动运营商沟通过很多次,关于已更换主人的手机号码,如何不在收到前任主人的“交易提醒”。


8、大小额分期的划分


以信用卡形式发放的大额分期贷款会在专项分期信息中表明。

应用:我可以请“专项分期”滚出分期介么?“专项分期”本质就是贷款,并非像小额分期、信用卡分期那样的轻资产业务。而是贷款质量和管理方式更恶劣,形成了“收益前置,风险后置”的真实贷款。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访问一下前几年“专项分期”突飞猛进的银行,他们继任的行长是什么感受?什么是真正的分期,记住两个词“轻消费”“高频”。征信报告划分出来,在业务监管导向上,绝对是一件好事。


9、缴费记录纳入在内


水电煤气话费,缴费全部纳入信用记录。

应用:这个是我有些不理解的,道理很简单,这些都应该交,但是各个地区的缴费方式不一样。有的地区是先用后付款,根据使用金额缴费,这个当然需要纳入信用报告,那么事情来了,这个时候难免会遇到一些“由于各种原因晚了几天”的情况,这个应该有宽限期,晚多少天补交,不计入征信记录。再说了,真要有人想赖账,能赖着几百元的,早就在各大贷款平台上赖个没边了。另一种缴费方式是有的地区采取先付款后使用,用完“停生意”,比如电费,充了200元的卡,插在电表上,用完了就停电。这个根本不可能不缴费,纳入征信记录也没有意义。那么这些缴费记录的意义在于哪里?在于确定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区域”是否经常发生变化,作为“长期居住”的辅助证明。

征信报告的差距

征信报告的改版从本质上来说,确实是越来越好了,但是与我们理想还有巨大的差异。甚至越来越丰富的内容,越来越多的呈现,不但不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帮助还带来了困难:


首先,如何保养


信用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如果“保养信用”还是一个事情,这不仅是失信个人的悲哀,更是整个社会的悲哀。无条件遵守信用这已经不是道德问题,而到了要上升到法律问题的地步。当然,有一点我必须坚持,“诛其一人”而不能“连坐九族”。之前经常看到“失信人员的子女如何如何”,这是极端错误的。而且,很多“校园贷款”的出现,如果也纳入征信系统,那么用区区几千不到上万元,就买了一个学生几十年的未来,这是合理的么?当然也不合理,这种“校园贷款”才应该是被打击的对象。所以,个人保养应坚持守信,不做承受能力之外的消费;社会保养应该“不作恶”,不用欲望诱使他人过度消费。


其次,如何阅读


扩充后的信用报告阅读起来越来越难,15年前信贷员读信用报告,一个人大概3-5张A4的纸,现在这么弄一下,一个人最起码13-15张纸。逐渐的,这种阅读难度会造成,读信用报告,并对其进行分析,会成为一项专门技术。事实上以前,就已经是了,很多数据背后潜藏的因素,在不同人眼睛里的理解是不一样的。阅读量的增大,更增加了审核贷款的难度,数据量的增大也增加了可以蕴含的意义。这样的信用报告,如果再扩充到一个人的一辈子,几乎不可阅读。


然后,如何分析


这样的征信报告要用,就要分析,可实际上,这份报告的价值含量非常低。大家觉得“你怎么能这么说呢?”我们从说文解字开始,“信”这个字,中文的意思“人言为信”,一个人说的话就是信,说到做到叫“守信”。看见没有,没有一个字与“钱”有关系。但现在来了,整个征信报告,全是“钱”,只有各种钱的记录,也就是只有财务数据,这明显是远远不够的。比如乘坐火车有没有“占用别人座位”是信,走路上把香蕉皮扔垃圾桶也是信……。在我看来,信用包括三个方面:“偿债能力”就是信用报告要体现的主体;“偿债意愿”愿意偿还贷款的意向,当“偿债能力”下降的时候,很多人靠这个吃萝卜咸菜也会还钱,这是一种品质;“偿债动力”,比如一个人买了房买了车,都是贷款的,但是经济紧张只能还一个贷款的时候,大部分人会选择还房子,而不是车子,因为房子是基本生活资料,车子是进阶消费。征信报告在这个方面缺少的还很多,如何确定人的“偿债意愿”和“偿债动力”,很多时候比“偿债能力”更重要。


最后,如何使用


官方口径,征信报告的使用放是“金融机构”,可实际上,需要信用的地方多了去了。比如我买个早点,也不希望买到用“非洲猪瘟”肉的包子吧?这也是信用。很多地方都有丰富的民间借贷,股权投资,直接融资,这些也需要信用吧?这就遇到两个问题:第一,信用报告不让看详细内容,就是我愿意,我也不能给别人看;第二,我给别人看了,可是看不懂,为啥看不懂我前面说了。既然看不懂,我就不能用啊,王二狗问我借10万块开个狗肉店,我是借还是不借呢?所以信用要数据化,比如“芝麻信用”那种给个分值的;同时来源要多元化,要覆盖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是一个多维度的雷达图。这样的结果有两个好处:第一是隔离信用“元数据”,这些“元数据”是私密数据,不能外传的;第二就是更重要的,便于阅读。

普惠金融最后的障碍

信用,是普惠金融的而基础,是国家推行普惠金融最后的障碍。目前的“征信报告”采取的是老派金融的做法,将一个简单的东西,越来越复杂化。复杂的最大坏处,就是不容易透明,就是容易糊弄人,就是有各种“猫腻”。这恰恰成为了普惠金融个最大的障碍。金融需要简单明了,让我们从征信开始。


以下为福利!!!

相关文章推荐
☑  太实用了,新旧征信报告对比分析及逐项解读(建议收藏)
☑  二代征信即将面世,将给逾期的人带来哪些影响?
☑  一文了解征信报告及其审查技巧!
  你知道吗,风控岗都这样查看和鉴别个人征信报告?

互动

看完了这篇文章感觉怎么样?

觉得不错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哟!

一个专注信贷风险管理的公众号

ID:xdfxgl01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