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发霉食堂的背后,还曾有3个亿的天价对赌协议
乌鸦上尉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乌鸦上尉
微信ID:CaptainWuya
大家好
我是乌鸦上尉
这两天,四川有一个叫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的
在朋友圈刷了屏
事情是这样的
3月12日植树节的时候
这个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也举办了植树的活动
还邀请了很多家长去参加
有几个家长在活动结束后
“溜进”了学校的食堂
因为他们的孩子在之前
发生了吃不好和拉肚子的现象
他们就想来看看食堂怎么样
结果,家长们却在食堂里面
看到了变质的排骨、发臭的卤水桶
和腐烂的鸡腿
这种过期发霉的食物
也能给孩子吃?
难怪我的孩子会拉肚子!
家长们愤怒了
就在网上把这个事捅了出来
网友们瞬间哗然
官方的反应也很快
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政府官方账号“金温江”
连续发了4条微博
封存食品原料并送检
让成都实验学校
立即终止与原食品供应商的合作
警方找到了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8名食品安全负责人
对感到身体不适的
36名学生送医检查
四川省教育厅也发了通报
派出了工作组去七中实验调查
但是网友们也没有闲着
他们马上去调查了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的食堂
到底是谁负责的
大家一查就发现了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的食堂
外包给了一家私企
叫四川德羽后勤管理服务公司
据天眼查显示
这家公司成立于2015年4月
公司法人是吴春雷
在成立之初
这家公司的经营范围
还仅仅只是
后勤管理服务、餐饮管理服务
然而,在短短两年之内
这家公司却疯狂扩张
经营范围大了好几倍
先是在2015年12月
增加了“餐饮服务”
然后又在2016年6月份
加上了“销售预包装食品和散装食品”
接着在2016年10月份
又补充了“道路货物运输”
也就是说
在很短的时间内
这家德羽后勤公司
就从食堂原材料到运输到销售
一家公司全包了
在此之后
德羽后勤更是插了翅膀一样
发展成为横跨川渝云贵
4个省份,20多个城市
服务师生20多万的后勤集团
成都七中也在其中
德羽后勤的水平
现在网友都知道了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这么一家破公司
发展速度却像坐火箭一样呢?
在德羽后勤的总部
有一间名为“校长之家”的办公室
它的前缀是
四川省中学校长协会
这个协会可是大有来头
这是1988年
为了推进“川派教育”改革成立的协会
现在拥有近200家会员单位
四川省内几乎所有的重点中学
都在这个协会之中
2016年2月,德羽后勤
和这个四川省中学校长协会
联合举办了一个
“德羽杯”厨王争霸赛
这个争霸赛仅仅两个月后
2016年4月,德羽就承办了协会的
后勤工作部筹备会
省内49所会员学校的
后勤副校长、总务主任、副主任
60多个人都来了
2016年5月
四川省中学校长协会
和四川教育报刊社
共同召开“川派教育”论证会
承办单位还是德羽后勤
而在这几次会议之后
一个四川中学领域的后勤巨头
就拔地而起
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
这其中有没有利益交换?
在食堂事件发生后
德羽后勤发布了声明
法人吴春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深感不安”
昨天下午
德羽总部墙上的牌子
已经被他们的工作人员摘下来了
根据官方微博的报道
预计调查结果明天就会出来
到时候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但在我看来
食堂问题要彻查问责只是一方面
这次曝光的食堂
还折射出了一个更大的问题
很值得我们思考
我们要从成都七中说起
食堂的事情发生之后
很多人出来说
这个“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和成都七中不是一个啊
他们没有关系啊
但其实,二者之间有很深的渊源
成都七中是1905年成立的
到现在有上百年的历史了
在四川省排第一
放在全国都是顶尖的中学
很多四川人都知道它
历史如此悠久的名校
当然也拥有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在很多人的眼里
这些教育资源如果换成钱
那一定会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但是成都七中是公立学校
是不营利的
然而,2003年,一个叫冠城集团的
一口气投资了3个亿
要在成都兴办一所
十二年一贯制的民办学校
图片来源:冠城集团官网
冠城集团是个投资集团
之前只干过地产、物业、金融、农业
这样办出来的学校
怎么吸引学生来读呢?
于是,冠城下属的高达投资
找到了成都七中
2005年,成都七中与高达投资
达成了一个合作协议
高达投资出钱
盖一所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成都七中出人
负责学校教学管理
这份协议自2003年8月1日
至2023年7月31日止,为期20年
合同到期后,投资产生的固定资产
归高达投资所有
“七中”品牌及教育教学科研成果
归成都七中所有
也就是说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是借着成都七中的招牌
才发展起来的学校
这个过程中
赚的钱归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牌子和教学成果归成都七中
而且,这种合作模式
在中国非常普遍
大家都称之为“名校办民校”
名校拥有强大的师资
但是受规定所限
无法招收大量的学生
而有了资本的助力
就可以让更多的学生
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出来之后
虽然学费一直居高不下
但成立了十几年以后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的成绩也很显著
高考本科率达到了93%
一本上线率达到了61%
都排在成都市的前列
教学成绩做出来了
学校也没少赚钱
2016年,高达投资及子公司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一年的营业收入为1.93亿元
净利润8673万元
但和成都七中不一样的是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是民办的
是可以买卖的
它做起来之后
就变成了一块肥肉
谁都想来分一杯羹
2017年,有一家叫皖新传媒的公司
想用13亿收购高达投资
把七中实验收入囊中!
虽然七中实验学校的章程显示
七中实验是一所
“自愿从事教育活动的
民办非企业单位
出资人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
但是,皖新传媒是一家公司
是把学校当公司来做的
皖新传媒的目标是
在2021年12月31日前
让高达投资和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于是,皖新传媒不但要求盈利
还要比高达投资更多的盈利
他们和原来的高达投资
搞了一个“对赌协议”
根据2017年5月
皖新传媒的收购公告显示
皖新传媒要求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2018年的年度结余
应不低于9800万元
2018-2020年三年累计结余总额
应不低于人民币3.09亿元
如果这个目标没有达到
那么“未完成部分
需给予差额部分2倍的现金补偿”
图:截图来自《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和皖新金智共同收购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举办方高达投资65%股权暨关联交易公告》证券代码:601801;证券简称:皖新传媒;公告编号:临 2017-021
也就是说
在皖新传媒的要求下
高达投资必须要学校在三年内
赚到足够多的钱
没赚到的部分双倍补偿
这已经不是在办学校了
这完全是金钱游戏
只是当年的收购
由于成都七中本校的强烈反对
最终并没有成功
但是我们可以想象的是
高达投资运营下的实验学校
已经让学生为了读这个学校
要付出极高的成本
如果皖新传媒又收购成功了
那么这样一个急着赚钱
签天价对赌协议的企业
为了攫取更多的利润
又会让学校做什么呢?
卖价格高质量差的校服?
强迫购买指定的教材?
继续压低食堂的成本?
而且,根据《新京报》记者李春平
在四川的采访报道
在刚开始的时候
成都七中给七中实验输出资源时
七中实验还能保证自己的质量
但一旦七中实验名气起来了
它就自己运营了
只是挂着一个成都七中的牌子
教学质量也越来越难保证
图:百度贴吧网友在13年前的爆料
按照四川的规定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
是不允许把食堂外包的
可七中实验还是把自己的食堂
外包给私企来做
在赚的钱越来越多的同时
他们对食堂的监督管理
却远远跟不上自己赚钱的速度
吃相越来越难看
食堂做得怎么样
全靠私企的良心
有良心的给你保质保量
没良心的就像德羽这样
给孩子吃发霉变质的食品
在“名校办民校”的过程中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这样的事情
绝不会是第一个
也不是最后一个
我们需要考虑的是
这种模式下的种种问题
我们要怎么解决?
不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
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就算食堂问题被解决了
也还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
下一次会是什么?
我想都不敢想
这看似简简单单的饭菜问题背后
是我们国家的未来
乌鸦上尉整理编辑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乌鸦上尉(ID:CaptainWuya)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请随意
参考资料:
上游新闻:《成都七中实验学校背后的利益:年利润近亿元,引资本疯狂收购》
证券时报:《成都七中被曝涉食品安全事件 涉事公司服务学生10万》
中国经营报:《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堂承包商背后利益链调查》
新京报《皖新传媒13亿接手名校背后的利益博弈》
文件《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和皖新金智共同收购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举办方高达投资65%股权暨关联交易公告》证券代码:601801;证券简称:皖新传媒;公告编号:临 2017-021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习近平抵达莫斯科受到热烈欢迎 7904488
- 2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达美国 7809233
- 3 中方代表驳斥美方:坚决拒绝 7713171
- 4 中国排面三次亮相莫斯科红场 7619125
- 5 央行1万亿元大红包对普通人影响多大 7521908
- 6 武契奇排除万难抵俄后在红场发声 7426025
- 7 大打出手后 过去一夜印巴都克制了 7333488
- 8 黄圣依与妈妈相处模式好窒息 7232015
- 9 女子上门做饭每天6单月薪近2万 7143091
- 10 全球客商用订单力挺中国制造 7042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