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是凸点的、这个是螺纹的、这个是 0.01 薄的,这个是夜光的,照着会发光,还有这个,是果香的,你闻。」很多人都在做这种刺激却并不保全的人为避孕方式。其实在动作片结束前,男方渗出的液体也能让女方很大机率受孕,更何况最后能不能「出来」都是个千古谜题。随着社交软件的便捷和年轻一代的观念意识愈加开放,性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遮遮掩掩含糊其辞,我们对性行为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宽容。如果你想撩妹(撩汉),一张好看的照片能让你在一小时内就与人发生性关系。但是避孕这件事,依然轻易地被忽视,划在了警戒线之外。中国每年人工流产至少 1300 万,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不包括 1000 万药物流产和在民营医院所做人流的数字。2014 年媒体曾公开报道称:堕胎者超半数是未婚青少年,并呈现低龄化趋势。同时,中国不孕不育患者已超 5000 万。没有避好孕,然后受了「惊」,最后打了胎,这就是部分年轻人正承受着的冲动的惩罚。目前的避孕方式有很多种,皮下埋植剂、宫内节育器、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为安全性最高的方式,前两种长效且可逆,后一种高效且对人体伤害小。
其次是避孕套,这个源于 3000 年前古埃及的工具,现在依然能让两个人的激情和汗水喷溅。但它需持之以恒和正确使用,破漏、过期、尺寸不合适等原因,都让它的安全性低于了上面三种。
最后才是体外排精、计算安全期、外用避孕药、紧急避孕药等等。这些方法不是中招率极高,就根本只是「亡羊补牢」。而目前全球最流行的避孕方法其实是女性绝育手术,大约有 19% 的女性以此避孕,印度是实施绝育手术最多的国家,有 39% 的女性接受绝育手术,人数几乎是全世界的两倍。其次是占比约 14% 的宫内节育器,而避孕药仅占总比的 9%。但这些安全性高的避孕方式使用门堪也很高,且并不适合还未生育的年轻人,他们大部分依然会选择不那么保全的第二三梯次的避孕套或避孕药。再加上,当代年轻人受避孕知识教育普及太少,避孕措施缺失,避孕意识也很薄弱,街头巷尾还不时就出现激荡灵魂的广告语,上面总是一行雷电般刺眼的大字标着:人流不仅需要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且对身体、心理都有着长期的伤害。古特马赫研究所对(美国探究生殖健康的非盈利性机构)超过 66 项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经历意外怀孕和无计划分娩的夫妇更容易患抑郁症和焦虑症,那些没有准备做父母的人,将更有可能与孩子建立不良关系。还好, 越来越多研发团队正试图用新技术改善避孕的困局。发表在「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指出——耳环都能避孕了。目前美国有 62% 的育龄妇女使用避孕措施,避孕药是最常见的形式,每天约有 1020 万女性使用,但让药效发挥最好的作用必须同一时间服用避孕药,给女性造成极大的记忆负担。研究人员试图在项链,耳环,手表和戒指上都加入避孕贴片,这样人们只需要每天戴上其中一项,就能让避孕激素在一天中被吸收,极大地减少了服药和使用工具的负担。目前耳环形式的珠宝贴片已经在猪和无毛大鼠身上进行了测试,失败率低于 1%。人类使用的贴片尺寸需要达到 1 平方厘米,通过将药物涂层置于耳环背衬,每周只需要更换背衬的粘合剂一次,贴片释放出的避孕激素就足以被身体吸收,达到强效的避孕效果。后续它可能会成为传播人体避孕激素的最佳方式,因为它们能与皮肤保持最亲密且便捷的接触,且配饰避孕还能让人们的时尚变得实用,可谓是一箭双雕。2014 年,还出现过一块直接植入皮肤就能避孕 16 年的芯片。这块无线植入式的远程遥控芯片由美国马塞诸塞州的科技公司 MicroCHIPS 研发,大小只有 2×2×0.7 cm,通过植入皮肤表层,每次释放芯片内 30 微克的的左炔诺孕酮(一种强效孕激素),药剂随之在储存区域产生电流,将封纸融化释放药剂,然后达到避孕的效果。这块芯片的特色就在于它能自动释放避孕成分,且持续极长的避孕时间,芯片内部拥有的无线控制组件,还能让人随时随地根据需要调节激素剂量或将其关闭。人们拥有的避孕选择越多,就越能控制其生殖健康。避孕的方方面面,随着社会需求和技术进程而不断进步。男性目前唯一存在的避孕产品就是安全套,但是女性却被扣上药物、贴片、避孕环等各种工具,一旦意外怀孕,在经济和健康上都要承担更沉重的后果。
▲ 图片来自:SHREYA GUPTA
2016 年有一项针对给男性注射避孕药的研究,虽然结果避孕成功率达到 96%(安全套正确使用的成功率为 98%),但参与实验的男性大部分都产生抑郁、心律不齐、肌肉疼痛等严重副作用,这也让男性避孕的实验随之陷入冰河期。好消息是,上个月洛杉矶生物医学研究所和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展示了一次成功的实验,他们开发了一种睾丸激素混合孕激素的药丸,连续 28 天给 30 名 18 至 50 岁的健康男子服用,然后给另外 10 名服用安慰剂,结果参与者并未出现往常的激素反应。如果实验进一步测试成功,且药物通过监管机构的批准,就能实现长期对男性生育进行控制。1938 年以前,谈论避孕都是不合法的。一战期间,因为无保护性性行为,将近 1/4 新兵被性传播感染疾病,每天将近 18000 万士兵无法上班。因为言论限制和严重的传染病问题,公众只能用各种艺术的方式把性隐晦地包装起来,言谈举止也变得十分谨慎,连安全套都被称为「护套」「盾牌」「橡胶制品」等出售给男士。▲ 早期的纸质避孕套包装纸使用模糊、异国情调的设计来传达其实质内容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经历计划生育政策的鼓动后,避孕从公众问题转向了个人关注,女性也能为自己的性表达权和控制自己身体的权利发声。波士顿妇女健康团体在 1971 年首次出版《Our Bodies, Ourselves》的序言里说道:是否要怀孕这件事正在变好,我们可以积极并热情地参与其中。因为怀不怀孕变成了我们的选择,而不是我们的命运。它变得充满活力和挑战性,让我们能发现自己的才能,去扮演母亲的角色,或是做任何我们想做的工作。而我们最想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帮助每个女人都能享受这种自由选择。1965 年,最高法院对已婚夫妇实施避孕合法化,之后避孕药开始流行,使用它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到现在,性的种种已经成了我们日常谈资。红灯区闻名全球的荷兰,还在 2018 年开过一家全球首家「试套」快闪店 Pop-up condoomwinkel,在那里,避孕已经不仅仅是避孕本身、不仅仅是预防疾病的工具,丰富多样和设计创意十足的性玩具,更是日常生活的乐趣之一。▲ 图片来自:Pop-up condoomwinkel密歇根大学经济学教授 Martha Bailey 研究得出:更便宜,更可靠的避孕措施可以让父母延迟生育,投资自己的人力资本,这也利于显著提高女性的收入能力,并缩小性别工资差距。有计划的生育,同时也能够在儿童的经济、身体和情感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意外怀孕,将在无可靠避孕措施的家庭造成贫穷的循环。未来对于避孕这件事,人们或许能够不再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意外怀孕或无痛人流,而是考虑承载在避孕这个事件之上的,更值得我们关注的选择自由、男女平权、经济效益等问题。回到故事的开始,当哪天男女双方相见,雨滴落在青青草地,远方下课钟声响起,双方也许可以不再怀有忧虑、怀有负担,而只是简单而洒脱地说一声:

<iframe class="video_iframe rich_pages" data-vidtype="1" data-cover="http%3A%2F%2Fshp.qpic.cn%2Fqqvideo_ori%2F0%2Fa085770vqjo_496_280%2F0" allowfullscreen="" frameborder="0" data-ratio="1.7777777777777777" data-w="864" data-src="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a085770vqjo&width=368&height=207&auto=0" width="368" height="207" data-vh="207" data-vw="368" style="display: none; width: 368px !important; height: 207px !important;"></iframe>
JDI 将为苹果 Apple Watch 提供 OLED 屏幕,疑似魅族 16s 真机照曝光

你敢点在看吗?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