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动作能气得外国人想跳起来打我,你可以吗?

百家 作者:51CTO技术栈 2019-04-11 10:20:16

我原来有一位英国朋友,后来由于一些言语的不愉快,慢慢生疏也就不联系了。


他其实极具英式幽默,特别爱讲冷笑话,并不是开不起玩笑的人。我也很难想象有一天会令他气愤到想要揍我。


去年我买了一件T恤,袖子上有一圈红布条做的装饰,就像居委会大妈的红袖标。一个朋友说看起来更像希特勒的袖标,经他一说,我也觉得这个说法很有趣。


一次,这位英国朋友请我和其他朋友聚餐,我刚好穿了那件T恤。其间他说我的T恤很好看,我说:“谢谢。其实有朋友说我穿这件衣服像希特勒,你看我就是希特勒。”说着我还手向前伸,做出“希特勒军礼”的手势。


没想到这就惹恼了他。他怒气冲冲地站起来要揍我,幸好旁边的朋友拦住了,他们还向他解释说我不是故意的。


可是我确实不知道我是怎么得罪他的。一位留过学的朋友向我解释说:“在大部分欧洲人面前最好不要提起希特勒,迪奥曾有位设计师就因为说‘热爱’希特勒被开除。”


没想到在国内被鬼畜最多,让人看到就忍俊不禁的元首,在英国竟提都不能提。

以上是我的亲身经历,而且我相信很多朋友都和我一样,在和外国人相处时并不知道哪些是不能谈及的禁区,也不知道如何与老外高效地沟通。


这对于一般人都是小事情,但是如果你在外企工作,或者同事、同学中有外国人的话,就需要好好学习与外国人的沟通方式了。


例如分不清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也会闹笑话。英国人会把橡皮叫“rubber”,但是如果你找一个美国同事借“rubber”,他可能会觉得你要干坏事了。因为在美国,“rubber”一般是指安全套的意思。


就连同在北美大陆的加拿大,也和美国的语言习惯不同,加拿大习惯将洗手间叫做“washroom”,而美国则称做“restroom”,在这里可别把“restroom”和“restaurant”搞混了。


有人就问了,难道我每接触一个不同国家的外国人,就要了解他们的文化吗?


回答是,如果你需要与他进行较多的工作沟通或日常交流,就需要了解他们的文化。


例如,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经常需要根据对方的文化来做准备。假如你准备卖100万的订单,开始订价要高一些,给对方砍价还价的空间。


如果甲方是欧美人,你可能需要把价格提到120万;如果对方是印度人,你可能需要把价格提到150万。


如果只是打个招呼,偶尔聊两句,也没有什么业务上的沟通需求,就不需要专门去了解他们的文化,只要知道国际通用的禁忌就行了。


曾在国际职场摸爬滚打二十多年的琳达女士,讲述了她的一段经历。二十年前,她在多伦多一家基金公司做售后服务的行政工作,对面桌坐着一位最多20岁出头的小女孩,她居然已经有了一个5岁的儿子。


闲暇的时候,琳达同她聊天,很自然地就问:“你先生是做哪行的?”这是华人的一种问候语,其实就是闲聊。


结果那个小女孩说:“我没有先生,因为我没有结婚。”看到琳达很吃惊的样子,她继续说:“我儿子每周见他爸一次,至于他爸现在做什么,我也不是很清楚。”


你不知道当时琳达老师有多尴尬。于是她总结出两点:第一,在国外有孩子的人不一定结婚;第二,别人是干什么的跟你一毛钱关系也没有,有什么好问的?


那么怎么才能避免这种尴尬的局面?简单来说就是“休管他人瓦上霜”,不要聊对方的私事,更不要随便地评价别人。


能聊些什么呢?天气话题总是最安全的。另外,业余爱好也是个安全话题,所以要积极地储备与体育、音乐、文学、电影、电视等不同爱好的话题和知识,增加社交谈话的趣味性,拉近彼此的距离。


想了解更多国际职场沟通的小窍门,可以系统地学习《30讲提升职场国际沟通力》。该课程由温哥华地产局金牌地产销售琳达女士主讲,让您快速提升职场竞争力。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领取30元优惠券。

加微信号【CTO51shequn】备注“职场”,加入技术职场交流群。

作者简介

琳达女士,现定居于加拿大温哥华,国际商务和市场营销硕士。在国际职场摸爬滚打二十多年,移居加拿大二十多年,曾在国际大型石油公司做市场销售工作,曾担任温哥华教育局成人继续教育部教授《进出口入门》课程,曾从事加拿大进口业务,曾担任硅谷某著名电信公司在温哥华的办公室主管。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