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心的时候殴打这个小人,它会发出杠铃般的笑声

百家 作者:果壳 2019-05-23 10:41:48

想象一个场景:明早就是提交论文终稿的ddl了。晚上10点,你好不容易凑满了字数,开始和奇怪的文字格式和页码设置做最后的斗争。这时你的手机震了一下,弹出了来自导师的微信:“我觉得在第三章部分你还需要加一个小实验……”。你刚想合上手机假装没看见,女朋友质问你今天为什么对她不管不顾的微信又弹了出来。


摔手机?砸电脑?还是去找老师拍桌子?最终,贫穷和仅存的理智克制了你。可是,爆棚的负面情绪要往哪里安放呢?

 

本场景纯属假设,如有雷同,祝君好运


或许,“宣泄机器人”可以成为你的新伙伴。


在近期于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人机交互会议上,来自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研究团队一本正经地公布了四种帮助人们排解负面情绪的人机交互产品。


只不过,这些听起来有温度的设计,工作状态都比较沙雕……


“宣泄机器人”长啥样?


下面,就来向大家隆重介绍一下想要帮助人类吸收负面情绪的四位选手:


1

扭动的黑布墩


当你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可以用尖锐的东西戳这个黑乎乎的布墩子。布墩感受到尖锐物品的刺激后,会开始左右扭动,仿佛吸收了你的痛苦:



当然,即使是长得像墩布一样的机器人也不能承受过多伤害,如果被扎得太多,这个家伙就会晃个不停,直到主人拔下全部的尖刺才会停下来。

 

2

让咒骂闪闪发光


这个产品允许用户口头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你可以尽情地对着它诉说积攒的委屈、愤怒和不满。这不仅仅是个呆板的树洞:它能在一堆吐槽中识别出脏话,每当脏话词汇出现时,灯光会变得更亮:


嘴巴被打马赛克的时候,就是演示者在讲脏话


难道这是想让愤怒看起来温暖一点吗……


3

你越生气,它越想笑


这个发型张扬、配色酷炫的玩偶,乍看之下就挺让人恼火的。



当你生气时,你可以把它抓起来狠狠摔它,摔完之后,它还会发出诡异的、杠铃般的笑声……

 


这或许会把人气笑了,最终达到发泄负面情绪的目的。当然,这个萌贱萌贱的笑声也可能让你越打越生气。


4

写下来,砸了它


用户可以在瓷砖上写下文字,放进保护装置中:

 

画小心心是几个意思……


然后用锤子把带有文字的瓷砖敲碎,同时触发漂亮的灯光:

 


研究者贴心的表示,这款装置的保护措施可以让你免受瓷砖飞溅导致的伤害。毕竟,发泄千万招,安全第一条。“碰瓷”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机器人的新功能


论文作者米甲•卢里亚(Michal Luria)表示,开发研究社交机器人是为了学习、理解人类的情感并对此做出反馈。负面情绪也是一种重要的情感,可目前的设计师们更多地关注着人们的积极情绪,寄希望于用积极情绪取代消极情绪,于是有了各种供我们开心的应用。但机器人没法直接理解并处理负面情绪。


这次的四种机器人打破了研发瓶颈。虽然它们有些傻气,但大有讲究:四种产品的交互模式都不尽相同。通过实验,研究者可以对比语音、力量这样不同的输入模式;光、声音这样不同的输出模式;以及织物、陶瓷和塑料这样不同的交互材质对用户宣泄情绪产生的不同效果,最终优化产品。

 

这样宣泄真的好吗?


不过问题在于,生气了就扎机器人真的是件好事吗?压抑情绪确实令人痛苦,但纯粹的暴力宣泄可能也并没有什么帮助,还有心理学研究发现这样可能反而会增加人们口头或肢体的暴力倾向。


“宣泄机器人”会不会让愤怒的人变暴力?研究人员也认真考虑了这个问题。他们刻意将四种机器设计成了非拟人化的外形,这或许能减少人们将发泄对象从机器转移到人的风险。研究者希望用户和看起来不像人类的机器互动,而依旧感到痛苦被机器理解吸收了。这大概总比对着身边的人乱发脾气要好得多。

 


有个傻乎乎的机器愿意陪你度过不开心的时刻,这会让你觉得开心一点吗?


作者:悲催的铊宝宝

编辑: 窗敲雨

文中演示图片来源:Michal Luria


参考文献

[1]https://spectrum.ieee.org/automaton/robotics/home-robots/these-robotic-objects-are-designed-to-be-stabbed-and-beaten-to-help-you-feel-better

[2] https://www.engadget.com/2019/05/06/these-cathartic-stress-robots-can-take-a-beating

[3]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32820712

[4] Lohr, J. M., Olatunji, B. P, Baumesiter, R. F., & Bushamn, B. J. (2007). The psychology of anger venting and empirically supported alternatives that do no harm. Scientific Review of Mental Health Practice, Vol 5 (1), Spring/Summer, 53-64.

一个AI

不,本AI不是你们的宣泄机器人!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果壳

ID:Guokr42

果壳整天都在科普些啥啊!

吓得我二维码都歪了!

为啥这样的二维码也能扫?

扫码发送【二维码】告诉你原理~

喜欢就点个“在看”呗~↘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