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地讨论一个人的颜值高低?

百家 作者:科技日报 2019-05-28 14:00:52

来源:微信公众号“SME科技故事”


这个看脸的社会,是如此的残忍与现实。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效应,就叫做“美即是好”(what is beautiful is good)。

人类,总是倾向于将美貌与其他积极的品质联系在一起。


从出生到进坟墓,坐拥美貌就等于坐拥各种好处。




才呱呱坠地,更可爱的婴儿就能得到成年人更多的关注与照料,死亡率更低。


在学龄时期,漂亮的孩子也更能得到老师的认可。

他们犯错时会受到更少的惩罚,且更易被委任为领导者。



而到了成人社会,更具吸引力的人,也让人觉得竞争力更强。


善于社交、更有亲和力、更专业都是他人强加的评价。

因此长得好看的人,也更容易获得更高的薪水与职位的提升。


反正,相对丑孩子的处处碰壁,漂亮孩子总能获得更多来自世界的善意。

 

韩国电影《丑女大翻身》,女主整形前后受到的差别对待就令人觉得扎心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该如何定义美?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美有很多种。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是能在互联网上看到此类争吵,如“哪个明星更美,哪个明星的美让人get不到”。


但人类对面孔的审美,又是如此高度一致。

我们本身就具备一种能力,可以快速分辨出哪些面孔更美。



早在上世纪,科学家就已证明了这一事实,主要实验对象为未受尘世所染的婴儿。


例如,在婴儿面前分辨摆放两组成年人判定为“美”和“丑”的面孔照片。

结果发现,婴儿凝视时间更长的面孔,正是成年人认为美丽的面孔。


婴儿对面孔的反应,尚未受文化背景影响。

而且,这种审美偏好与面孔的种族、性别也无关。



这表明了,人类对面孔美丑的判定,是存在一种先天机制的。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人类在长期的择偶竞争中,就已发展出对面孔的偏爱。

而关于美,其背后或许还存在着一套普遍适用的公式。


那么这条“美的公式”,具体是怎样的呢?



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出现关于“颜值”的研究了,科学家尝试着解答什么是美。

当然,我们也找到了一些参考答案。


颜值的高低,对应着一个专业名词叫做面孔吸引力 (facial attractiveness)。


它是指面孔所诱发的一种积极愉悦的情绪体验,并驱使他人产生接近意愿。

颜值越高,越能诱发愉悦并让人更想亲近。

 

弗朗西斯·高尔顿


关于美这一议题,1878年弗朗西斯·高尔顿爵士(Sir Francis Galton)就做了一场惊艳四座的演讲。


高尔顿是查尔斯·达尔文的堂兄弟,同时也是一位优生学的先驱。

在演讲过程中,他展示了一种名为“复合摄影”(composite photography)的新技术。


具体做法是将不同人的面孔照片,投射到同一张相片底片上,由此得到一张复合的、平均的面孔。


图为一名妇女接受面部特征测量。优生学是研究通过非自然或认为手段来改进遗传基因素质的领域,主张控制人口的演化进度与方向。这是个相当危险的概念,历史中也造了不少孽。


而他最初复合平均脸的目的,就是为了将不同“种类”的人视觉化,以求找到这类人的共同特征。


例如,高尔顿认为将多张犯罪分子的照片复合,就能揭示罪犯的真面目了

他期望自己的这项技术,能用于辅助医学或犯罪学。


但让大家惊讶的是,合成出来面孔非但没有面目可憎,反而格外俊朗。

他用同样的方法,再处理了一批素食主义者的照片,同样是得到了一张更美的面孔。

 

高尔顿的复合摄影作品


当年用的方法,还是比较简陋的。

到20世纪末年,计算机技术足够发达时,科学家才提出了“平均脸假说”(Averageness Hypothesis)。


利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多项研究都证明了“平均化的脸”更具有吸引力


3张面孔、6张面孔和12张面孔合成的平均脸,颜值随平均化程度在不断攀升


而关于平均脸假说,其背后也有着一套演化逻辑。


我们在择偶时,总是倾向于找出具有最少极端特征的配偶,包括功能、外观和行为等。

因为极端或不寻常的特征,总是暗示着变异。


这种倾向也被称为koinophilia,古希腊语中“喜爱平均”的意思。

在择偶过程汇总,选择更平均化的脸,可以避开一些不利的突变。


这是一只白化病孔雀,在人类文化中白化动物常被视为吉祥和好运的象征。但它们在自己的族群里却总是遭到歧视,很难找到交配对象。



需要注意的是,这也并不意味着面部结构越平均化的脸,面孔吸引力就越高。


一个更新的观点是,尽管平均化的面孔更具有吸引力,但最有吸引力的面孔并不是完全平均的。


但无论如何,要你的脸够平均化,你离“美女、帅哥”这类评价就不远了。


最右面孔是由左边6张面孔合成而得,有没有变得更美了?感兴趣可登陆该网站http://faceresearch.org/demos/average,可自主选择面孔照片合成平均脸,创造更美貌的小姐姐


不过,没有平均脸也不要紧,平均只是美的一个促成要素,而对称性(symmetry)也是。

所谓对称性,即一张脸的一半与另一半的相似程度


计算机图像研究就表明,只需增加面孔的对称性,就能增加其吸引力了。

我们常说的“五官端正”,其实很大程度就是在说左右对称的问题。

 

同一张脸,对称与不对称的效果


注意,想要获得一张迷人的对称脸,并非“左-左”、“右-右”直接镜像翻转那么简单。

粗暴的处理,反而会造成面部的特征值的变形,如鼻头变大就会降低颜值。


而用一种更复杂的图像处理技术,将原始面孔与镜像翻转的面孔进行平均化处理。

这样获得的对称面孔,才更具有吸引力。

 

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对称性是检验美貌的标准”之类的帖子,但所用方法是错误的。上为钟欣潼,下为张曼玉,粗暴地“左-左”、“右-右”镜像处理后反而变丑了


尽管人类发育的默认模式,是对称性的。

但在现实中,我们每个人的脸都不是严格对称的。


在体质人类学中,就有一个概念叫波动性不对称(Fluctuating asymmetry),指相对于双侧对称性的细微随机偏离。


这种波动性不对称,反映了个体发育过程中的不稳定性。

它与人类多种疾病相关,近亲繁殖、早产、精神障碍和发迟滞等都会增加这种不对称性。



而过去有研究就表明,男性身体的对称性与每次射精的数量与精子速度呈正相关性。

女性乳房对称性,也与生殖力成正相关。


面孔的对称程度,正是一种可判断个体基因质量的线索。

越对称的形态,则暗示着该个体有更高的“发育精准度”、更强大的基因。



即便选择了丁克,但我们对美的判定,依然很难逃离基因内对更优秀的基因的渴望。 


根据这一逻辑,我们甚至可以举一反三。

从演化的历程看来,更明显的第二性征也被认为是更具有吸引力的。



步入青春期,我们的第二性征就会逐渐显露,是性成熟的体现。


男性发育出更方的下巴、更突出的颧骨和眉骨、更瘦削的脸颊等男性化的面部特征。

而女性则拥有更丰厚的嘴唇、更尖的下巴等女性化的面部特征。


这种两性差异也叫做性别二态性Sexual Dimorphism),在自然世界中也普遍存在。

 

鸳鸯,左为雄性右为雌性,两性差异巨大


体现性别化的第二性征,是在青春期性激素的调控下发育的。

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正是优良基因的可靠信号,第二性征明显更可能被判定为有吸引力。


所以按照这一逻辑,男性理应会喜欢异性更加女性化(清秀)的面孔。

而女性,则更喜欢异性更加男性化(阳刚)的面孔。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男性面孔的审美偏好却出现了偏差。

 

左边为男性化处理的面孔,右边为女性化处理的面孔,你觉得哪张脸更好看?


大量研究表明,无论男女都更偏爱更有“女人味”的女性面孔。

然而,女性对于男性面孔的偏好,却会随着情景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在一些研究中,她们喜欢更man的男性。

但更多的研究中,她们反而更喜爱面孔偏“娘”的男性。



其实女性在择偶时,不但会考虑对方的身体健康状况,还需要权衡其亲代投资意愿


在自然界中,许多物种本身是不存在亲代投资的。

这些小动物,刚出生甚至还没出生,就犹如“丧父”。


雄性只提供精子,雌性则还需独自照料后代长大。

在这种情况下,雌性只能更看重雄性的优秀基因,好让孩子能茁壮成长。

 


但对于一夫一妻制、需要双亲共同照料后代的人类,情况就不一样了。

女性人类除了要选择“好基因”以外,还要权衡他是不是一位“好父亲”。


在人类社会中,抚养后代需要耗费的精力是巨大的。

男性参与照料的程度,也同样重要。


如果男性非常不负责任,只提供精子就跑路了,那女性就需要一人将孩子拉扯大。

因此权衡配偶的亲代投资意愿,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那么,女性要怎么知道面前的男人未来是不是“好父亲”?


这时候,女性化面孔就发挥作用了。

对于女性观察者,男性化和女性化面孔所代表的心理品质是不同的。


男性化面孔更多与强势、花心、缺乏耐心等特质捆绑。

而有责任心、体贴、值得信赖、温和等美好品质,则多与女性化面孔挂钩。



而且,在不同情景下的审美变化,就更能说明问题。

相对于长期择偶的情景,女性在短期择偶的情景下,更偏好具有男性化特征的异性面孔;


在一个完成的月经周期内,女性在排卵阶段会更偏好具有男性化特征的异性面孔。

在其他阶段,则更喜欢女性化的异性面孔。



而身处医疗条件落后的地区,女性更偏好具有男性化特征的异性面孔,更看重男方的好基因。

但发达地区,情况则刚好相反,更女性化的男性反而吃香。


美,其实和万物一样,也是一种演化的产物。

只是这种普适性的美,并非永远行得通。因为人类社会是在不断改变的,而关于美的定义也会一直改变。


*参考资料

Dion, K. K.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and evaluation of children's transgress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J].1972

Langlois, Judith H. Ritter, Jean M. Roggman, Lori A. Vaughn, Lesley S.Facial diversity and infant preferences for attractive face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J].1991

徐华伟,牛盾,李倩.面孔吸引力和配偶价值:进化心理学视角.心理科学进展[J].2016

Anthony C. Little, Benedict C. Jones, and Lisa M. DeBruine.Facial attractiveness: evolutionary based research.Philos Trans R Soc Lond B Biol Sci[J].2011

陈丽君,江洁,任志洪,袁宏.“阳刚”还是“清秀”更具吸引力? ——对男性面孔二态性不同偏好的元分析.心理科学进展[J].2017







编辑:朱丽

审核:王小龙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
百度热搜榜
排名 热点 搜索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