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天盖地的前沿概念,我的4点感想!

百家 作者:智能制造IM 2019-06-17 15:24:34

先进制造技术应该以问题驱动和落地解决为导向!

文/ 智能制造随笔 王爱民

王爱民,北京理工大学数字化制造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MES、APS等技术研究、系统开发与实施应用。本文来源公众号:智能制造随笔,欢迎关注。


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这些先进技术的提出,声音很大很响亮。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的朋友圈都是搞这些的人,还是因为什么原因?但感觉铺天盖地的都是这方面的东西,突然感觉到,这是不是有点什么问题呢?问题在什么地方呢?




1、偏技术,轻制造


现在围绕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这些先进的技术,如果算是应用在制造领域的话,那就是先进制造技术,按理说应该是和制造融合的,虽然也很难说这些技术没有与制造融合。



但说实话,看了这么多朋友圈和微信群的文章,还是感觉跟制造融合仍然不是那么痛快和紧密,甚至有时候有两张皮的感觉。甚至看到一些技术,还在苦苦的找着应用场景。说这种话的,自己也是感觉,应该是跟企业接触的是不多的。



企业里面要解决的生产问题是很多的,工艺上的管理上的都有,和这些问题结合或者这些问题驱动,应该可以发现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否则不就是无病呻吟吗?现在讨论这些技术问题的人,大部分都是各方面的专家或者供应商,但真正企业的相关负责人,管生产的、管质量的、管工艺的,这些人的参与程度明显是比较低的,声音也是很弱的,我认为这是现在,这种讨论的态势或者说氛围,非常有欠缺的地方。



上面说的这些技术,很多都是在工业与信息化范畴内要做的事儿,但明显感觉到,信息化味道太浓,而工业的味道偏弱。在这种形势下进行各种技术上的这种探索,很有可能是一种假想空谈或者严重说是缘木求鱼。我们不是应该争取避免出现这种局面或者现象呢?



2、偏管理,轻工艺


虽然自己就是一直在做MES和APS的,自己所在的研究所就叫数字化制造研究所,但是现在仍然感觉到,整体上片管理清工艺的范围也许是需要改进的。



虽然管理很重要,但对于企业来说,工艺更重要。如何去企业里面多接触一下的话,就会发现,在相对落后的管理水平下面,企业仍然能够生存生产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这个就是说企业的生存,如果要排序的话,工艺应该比管理要重要,管理应该是为工艺来服务的,也就要求我们的管理系统要和工业融合,记得以前也写过一篇儿,《MES必须要与工艺融合》,其实当时就有这个感觉。


现在跟一些企业接触,就发现企业里面还有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工艺问题需要解决,当然管理上也有些问题,但根据重要性来说,也应该先解决工艺的问题,甚至应用管理的手段来解决工艺的问题,或者即使两者并行,也应该有所偏重。但是仅仅靠管理,并不能够完全的去解决工艺问题,管理只是辅助而已。我们国家提出要发展质量强国,我没有研究过当时德国和日本,在夯实自己质量水平和能力的时候,是重点在做管理呢?还是重点做工艺呢?但我猜测,应该是在重点做工艺而不是管理。


也许有的企业或者行业,工艺本来就不是什么问题,竞争特别激烈,管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这个时候重点做管理倒还是可以的。但强调质量的高端产品的市场竞争态势,应该不至于是这个样子。这个可能也是跟企业的追求有关系。



3、偏宏观,轻硬核


我想大家看这种网络式的快餐式文章可能都有一个感觉:如果发现一篇文章能够和实际结合,这篇文章很接地气,属于好文章,如果里面有具体的案例,就感觉真的很不错啊,但是这样的文章其实不多。



也许是我们中国人固有的家国情怀气质,我们不仅喜欢讨论国家大事,就算是在技术领域,我们也是在讨论各种各样的宏观概念。大量的文章都在解读一些政策文件,好像这个政策文件就写的很模糊似的,不解读大家就不明白似的。




一个典型的现象就是非常讲究概念内涵,虽然我也知道,剖析概念和内涵是为了把事情说清楚,但有时候就感觉到太过于咬文嚼字了。这些东西也都是在发展过程当中的新技术,概念和内涵也都是逐步在演变的。不知道那句话还有多少人会认同,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甭管现在是什么样的技术?只要能解决问题,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就是好的技术。



有时候感觉我们的气质有点类似人人都是总理,都在操着总体宏观的心。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或者说是专业技术领域,如果能用自己的屁股决定自己的脑袋,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多解决和思考一些任何问题,或者从自己的硬核问题出发来解读相关的政策文件,我认为也是好的。



事情就是干出来的,而不是解释出来的。并不是说这个文件我理解的非常透彻了,OK, 这个文件就落实了,大家都理解了,文件精神确实是落实了,但文件当中想要解决的问题或者想要达到的目标,你重复一万遍来说,是仍然解决不了的。就如同灰尘不会自己跑掉一样。


尤其不好的现象是,本来根据自己的角色,应该从自己的角度来落实,或者说推动某个技术点的发展,但是也有点感觉一窝蜂的都在说宏观上的事情,似乎自己的位置都没有摆正。不知道是因为我们浮躁了呢,着急了呢,还是这只是我们外在的一种方式而已,其实心里和行动上也都在解决问题?但愿如此吧。



4、偏独揽,轻协同


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工业互联网平台。感觉现在有些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实在是宏伟庞大,就相当于是自己提供了一个工业操作系统,你也做我也做啊。都号称自己有了很多的案例或者具有很强的能力。大家都喜欢大平台,但明显的感觉里面的内容其实是很少的,或者与平台的架势不想匹配。



而作为平台,内容最重要的,比如那些工业APP, 比如平台构建和工业APP运行或集成的技术标准,这些基础和应用方面啊,似乎不管是讨论还是实际做,都还远远不足够啊。




也许是我们的专注精神稍微弱了一点,缺少就像德国那么多隐形冠军一样,扎根某一个点,进行深入的磨练,做精做强,而不是寻求多大,也许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随便写了一点自己的感触,不针对任何人和任何公司,也许有失偏颇,甚至偏颇还很大,但仅供和只供大家参考吧。


看完本文有任何观点想法,都可以在下方留言区畅所欲言!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