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离婚还带着个孩子,谁会要你?”南墙我撞了,该说再见了

百家 作者:洞见 2019-07-22 14:14:35


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1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花花

来源:十点读书会(ID: sdclass)

我们终将告别自己的过去。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春宴朗读音频

昨天晚上,朋友给加班的我发来一条消息:

“我自己去机场了,今晚飞墨西哥,看你很忙就没有告诉你,咱们一定会再见的,不喜欢送别,怕我们会哭。

朋友要嫁到墨西哥了,除了婚礼我可能会去一趟,其他似乎也没什么机会了。想到这里内心涌起一股酸涩之感。

米兰·昆德拉说过,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可是啊,告别才是人生常态。好好告别,才是对每一场相遇的尊重。


01

  • 少年说再见,成人再也不见。

前不久看到一个视频,武大男寝因停电而大合唱《平凡之路》、《蓝莲花》和《光阴的故事》。

看哭了不少正在毕业和早已毕业的成年人。

其中有一句评论:时光带得来故事,但带不走青春。

当人生中每一幕散场,那些迟迟不肯谢幕的人啊,便再也没有新的故事。

然而生命来来往往,我们却总爱说:你来,我去接你;你走,我不送你。

似乎,大部分人对告别这件事,并不怎么擅长,也不怎么乐意。

之前看到过这样一个问题:

有没有一些告别,让你记忆深刻?

问题下面的评论都是对告别的失落、伤感、无助与遗憾,似乎告别就意味着一种失去。

@红尘来呀来

“今天高考,就写个应景的吧。高考完聚餐结束,大家在饭店门口道別,我的眼泪突如其来,哭着甚至跟平时不怎么喜欢的人也深深拥抱了。朋友问我怎么情绪这么激动,不像我。我说今天在这里告別的部分人,可能以后都不会再见到了。现在我毕业三年多了,一语成谶。

@breezesea

那年秋天,去看生病的奶奶。哭着拥抱,心里清楚地知道那就是最后一面,嘴上却说着过一阵我再来看你。离开的时候,拉着箱子边走边哭,那就是最后的告别。

@Faner范

那是第一次看到苹果树开花的春天,站在树下的我,告诉自己赶紧脱离这稚嫩的年纪,结果这一走就是十二年,再见了,十八岁的自己。时间真听话,一走就再也回不了头。

......

生离和死别,苦不堪言。

可人生就是一场不断告别的旅程,朋友、家人、甚至是自己的过去,即使你再不舍,他们也会像电影《千与千寻》里那样说一句:

我只能送你到这里了,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不要回头。

所以啊,当陪你的人要离开的时候,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就算终有一散,也别辜负相遇。好好相遇,好好告别。


02

  • 结婚不一定是为了幸福,但离婚一定是。

在我们的青春时代里,每一场告别都显得轰轰烈烈,痛不欲生。

后来走的路多了,你突然发现,这世上没有谁离不开谁。

与其抓着过去不放,不如洒脱地迈向未来。

徐志摩第一任妻子张幼仪与徐志摩是包办婚姻,那时候还在师范学校读书的张幼仪,因四哥做媒嫁给了徐志摩。

可徐志摩从一开始就不待见张幼仪,处处冷落和挖苦她,即便这样张幼仪也努力做着一个好妻子。

婚后第3年,张幼仪刚生下长子,徐志摩就远涉重洋,去美国留学了,没过多久,又跑到英国去了。

张幼仪为了与丈夫更近一步,只身带着行李来到除了丈夫举目无亲的英国。

久别胜新欢,她怀着满腔的思念与期盼来到丈夫跟前,迎接她的却是丈夫的厌烦与冷漠。

当张幼仪怀有2个月身孕的时候,徐志摩要和张幼仪离婚,并让她把孩子打掉。

张幼仪害怕,说,我听说因为有人打胎死掉的。

徐志摩冷漠地接口道,还有人因为火车事故死掉的呢,难道人家就不坐火车了吗?

他不爱她,便也不会心疼她。

已经做好了接纳二太太的张幼仪,在生下孩子以后,没有与徐志摩纠缠很久,便签署了离婚协议书,体面分手。

最开始告别这段并不愉快的婚姻时,张幼仪非常不适应,也很痛苦,她甚至想到过死。

但消沉了一段时间以后,张幼仪意识到自己的人生还得继续,她选择告别过去,破茧成蝶,活成了民国女子中放下爱却不放弃自己的励志楷模。

她努力学习和工作,创造了当时中国的两个第一:中国第一位女银行实业家和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时装品牌公司。

而且,1931年徐志摩飞机失事后,在很多人都乱套的情况下,只有张幼仪,冷静地代表着徐志摩家里,妥善处理他的后事。

对不幸的婚姻,张幼仪没有死缠烂打,她选择了体面告别,用宽容和爱,重新谱写自己的碧海蓝天。

她不但成全了徐志摩,也成全了她自己。

其实告别一段关系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好好告别,在告别以后还能好好生活。


03

  • 如何告诉3岁的孩子爸爸去世了?

生离是一种选择,而死别更多时候则属于一种无奈了。

前不久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提问:如何告诉3岁的孩子爸爸去世了?

大部分人表示选择不告诉孩子,觉得孩子的承受能力太弱,认为等孩子长大了明白死亡了也就知道爸爸去哪里了。

如何面对死亡,对成年人来说都是一件残忍的事,更何况是小孩呢。

我小姨就也一直是这样想的。

在表弟还只有2岁的时候,姨父晚上在外地拉货出了车祸,抢救了3天以后还是没能保住性命。

小姨和姨父感情一直很好,姨父家里人都觉得小姨还年轻,劝她改嫁。

小姨死活不愿意,只想待在婆家侍奉老人,照养小孩。

等到表弟能独立出去玩了以后,他突然发现别人都有爸爸,自己却没有,回家就问小姨自己是不是没有爸爸。

小姨首先就告诉表弟,他是有爸爸的。

《寻找梦幻岛》剧照

小姨拿着姨父的照片给表弟看,还告诉表弟他长得特别像他爸爸。然后小姨接着讲了姨父生前的一些好玩有趣的故事。

表弟说,那时候小姨就在他心目中为姨父树立了高大温暖的形象。

当表弟问小姨,姨父去哪里了,小姨就告诉表弟,姨父去了天堂,还说那是个很美好的地方,我们以后都会去的,只是有人会早一点,有人会晚一点。

《寻找梦幻岛》剧照

可表弟仍旧会问姨父还回来吗?小姨首先说不会,接着承诺表弟,只要表弟想姨父,就可以看看姨父的照片,跟姨父讲自己的烦恼与快乐。

小姨也时不时地会给表弟讲姨父的故事,还告诉表弟姨父一直很爱表弟。

当表弟遇到问题的时候,小姨首先会给出自己的意见,但也总会说一句:

我想,如果你爸爸也在的话,他应该会这样建议你......

所以表弟的童年,并没有因此而缺乏父爱,他一直觉得,姨父就在身边陪着他。

有些人即使走了,他的爱也会一直陪伴着你,这是小姨教给表弟最重要的认识。

关于如何告诉孩子家人离去的问题,看到一条点赞超高的回答:


不要欺骗孩子,用清晰简洁的语言解释死亡这件事。

这看上去很残忍,却能让孩子正常面对生命中的世事无常。

要和孩子一起纪念死者,对孩子讲已故亲人的故事,也准备好反复回答孩子的问题,可以适当表达自己的悲伤,并教孩子表达自己的悲伤。

这样孩子长大以后,当亲人离去的时候,才能好好告别。

没有对死亡的认识,也就没有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

只有意识到死亡的必然性,才能在亲人还在的时候好好珍惜,离开的时候也才会好好告别。


04

  • 我们终将告别自己的过去。

十年前,朴树说生如夏花般绚烂;十年后,朴树说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道理都懂,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在2017年12月13日的晚上,一档节目的录制现场,朴树正在唱《送别》。

当唱到“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笛催”的时候,44岁的朴树突然情绪失控,先是声音变得哽咽,然后转过身去,掩面大哭。

哭完以后他没办法继续唱,站在那里,像是想到了什么,痛苦而且悲伤。

节目结束以后,朴树的情绪也稳定下来了,说自己不该这样任由情绪泛滥表达。

但其实,他已经很好了,许多人只是看李叔同这首词,就会忍不住落泪: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记者采访朴树,直接问他为什么情绪失控。

他很坦然地说到,越活越大,人生的滋味越活越复杂,人到这岁数了,总是一大堆糟心事儿。

乐队离散,挚友离去,他不愿意送别的那些过往,都通通不打招呼就走了。

就像《克斯维尔的明天》里说的一样:

其实真正的送别没有长亭古道,没有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在一个和平时一样的清晨,有的人留在昨天了。

朴树接受不了,所以他也无法享受当下。

但无论我们怎样挣扎与不舍,都终将告别过去,遇见未来,朴树也不会是例外。

去年他参加综艺《奇遇人生》,还没出发就说他后悔了,还说节目组找错人,不想玩,不想骑摩托车。

结果一天不到,他就爱上了骑摩托车,还说玩累了再说,逗乐了观众们。还因“朴树真香”上了热搜。

你看啊,其实人生就是这样,我们总要学会和过去说再见,不论好与不好。

所以大步朝前走吧,倘若一直留恋过去,又怎能去经历自己的“奇遇人生”呢。

最近单曲循环的一首歌里唱到:

我会试着放下往事,管它过去有多美,不盼缘尽仍留慈悲。

人生只有一次,努力向前,才能看到更多不一样的风景。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洞见

3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找不到洞见君↓↓

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哦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