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学培养的特长,到了中学全泡汤

百家 作者:创业财经汇 2019-09-02 15:14:07


提示:亲们,有什么观点和看法,欢迎在末尾评论区留言,参与是一种美德,表达是一种进步。很多读者都养了成点赞的习惯,如果写得好,望大家阅读后,在右下边“在看”处点个赞,以示鼓励!



来源:花生地(Amber201606) 

作者:安柏



1


朋友家的孩子晨晨,就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娃”。
 
晨晨妈妈是个大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年轻时工作忙,儿子睿睿交给外公外婆带,自己都没怎么管。
睿睿稍微大点,除打游戏一流就没有其它特长,也没有考上重点高中,这是晨晨妈妈最大的遗憾。
 
好在人生有后悔药——
还可以生二胎!
 
自从怀了晨晨,晨晨妈妈就辞了职,利用她强大的HR背景,针对幼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晨晨一生下来就开始精心教育。
 
绝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一定要把睿睿教育的缺失从晨晨身上弥补回来,把晨晨培养成一个多才多艺的学霸!

晨晨从一开始说话,就是双语教学。
3岁学游泳,学滑雪
4岁学乐理和钢琴
5岁跳芭蕾、打羽毛球
6岁上最好的民办小学
7岁画画得奖
8岁用流利的英语代表班级做调研项目report
9岁羽毛球比赛得奖
10岁过钢琴10级,并获得奥数华杯赛二等奖
11岁上省内最好的民办初中
……


对于我们这种到了40岁都毫无特长,一无所成的人来说,晨晨金光闪闪的简历,简直就是在打脸。
 
我也不想拿自家的娃去和晨晨比较,因为——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2

 
隔了好几年,上个月又见到晨晨,我吃惊地发现,晨晨戴了眼镜,还长胖了,原来练芭蕾的苗条体型已经看不出来了,身姿倒还保持着挺拔。
 
我问晨晨妈妈:
 
“晨晨还练芭蕾吗?还打羽毛球吗?”
 
晨晨妈妈叹了口气:
 
“哪有时间啊,从去年开始每天就要做7张卷子,冲刺中考,能保证上学校体育课就不错了!


“晨晨不是奥数得过奖吗?英语也很厉害,学习对她来说,还不是小菜一碟?!”
 
“奥数是讲套路的,到了初中数学就和奥数没啥关系了。我现在发现,晨晨还真没啥数学天分,这次期中测试才考了全班第23名!一类重高都悬了!”
 
我有点不解:“干嘛一定要走应试道路呢?晨晨钢琴这么好,可以考艺校啊,或者去国外读书也行。”
 
“你不知道,学艺术就是砸钱,现在哪个娃不会钢琴?大多数艺校毕业的孩子,最后找不到工作,也就只能再教其它小孩而已,最多是养活自己,并没太大前程。我们又不是有钱人,孩子不上班不赚钱也可以一辈子支持她。还是保险点,考个好重高,上大学看她本领,再看是读国内985还是国外大学。
 
停顿了一下,晨晨妈妈又说,
 
“晨晨小时候上了这么多兴趣班大师班一对一,每年都至少十几万,前几年家里又换房,我也一直没上班,这些年我们都没存下钱来。从高中开始就到美国读书,家里没个两三百万存款,还真不行。”
 
“那晨晨现在还练琴吗?”
 
“她还是不错的,初一还是坚持天天练,初二变成了周周练,现在能月月练都难了,还是先保证睡眠吧。唉,10岁考级的钢琴水平,估计就是她此生的最高水平了。以后还要上大学、工作、结婚、生娃,还能有时间练吗?”


晨晨妈妈不愧是搞HR的,把人生想得真远……
 
但是,如果想得真有这么远,这些年花重金给孩子学这个学那个,难道仅仅是为了童年的体验吗?走个过场就OK
 

3


我想起浩泽,上次和他们家一起吃饭。大学毕业后,浩泽在英特尔当IT主管,总在加班。
 
我说起浩泽小时候是个钢琴神童,12岁时一曲李斯特的《钟》震惊四座,让我心折。
 
浩泽脸红了,说,我有10年都没怎么碰钢琴了,现在谱都忘光了……上回弹了一次,还不如我8岁的外甥。 
 
据杭州《都市快报》报道:
 
浙江省青少年羽毛球公开赛5月在杭州顺利结束,这次赛事的一大特征是:
小学组报名踊跃、竞争激烈,体现了我省羽毛球运动良好的群众基础和不俗的整体水平。

初中组原设四组,却只有初一男生组近20名男生勉强凑足起码的开赛人数。
 
不少受访者认为,如此冷热不均的根本原因是:进入初中之后,孩子们学业紧张,压力陡增,众多青少年及家长权衡之下,往往无奈放弃原有的兴趣爱好,少练甚至不练,更无暇参赛了。
曹骥羽毛球俱乐部在杭州颇有影响力,负责人曹骥说这一状况已经相当普遍,小学热火朝天,初中甚至戛然而止。
俱乐部现今的初中生学员凤毛麟角,许多原有学员都希望在原有的平台继续练下去,提升自己的水平,但杭州市很现实的中考压力,迫使家长和学生有所取舍。
 
“好的高中很重要,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许多学生都说学业繁重,每天作业成堆,打球当然只能放弃了。”
 
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下,中学生有个运动爱好,都成了奢求,更别提什么其他爱好了。
 
报社记者还接触了多家足球、计算机、艺术器乐等青少年培训机构,发现从小学甚至幼儿园起,家长给孩子报各种业余训练班,一进初中阶段就迅速降温,绝大多数人选择放弃。
 
怪不得幼儿园和小学要多报兴趣班啊,原来是到了中学就全都上不了了。
 
兴趣和特长的人生体验,估计就只能留给10岁中学前和60岁退休后了。
 
那些任性地坚持童年兴趣的家庭,往往要么家里特别有钱——根本不在乎高考和以后找工作;要么家里没啥钱也没啥野心——不指望孩子读什么好大学,保持着非兴趣班培养的野生兴趣。
 
还有很多家庭,培养孩子兴趣/特长并非全出于对孩子潜能和激情的开发,而是上好小学和好初中的一块敲门砖。
敲门砖扔掉固然可惜,但是留着又重又花时间,在中学拥挤的日程表里也无处安放,所以也就慢慢成为了鸡肋,最终还是落得个全都泡汤的命运。
 

4

有一个悲惨的爱情故事:
 
有个女子名叫兴趣,有个男子名叫升学。
 
兴趣辛辛苦苦成就了升学,而升学最终抛弃了兴趣。
 
王安石写了《伤仲永》:仲永有天资,但是没有得到好的后续教育,所以长大后“泯然众人矣。”
 
现代版的《伤仲永》是:不管娃有没有天资,有什么天资,家长都从起跑线上拼命培育他/她的兴趣和特长。但是好景不长,面对中学升学和应试的压力,然后再是工作和生活的损耗,这些培育都没有坚持下来,所以最终还是“泯然众人矣。”
 
这也是一种幸福,对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和别人一样,做个有房有车月薪几万按时结婚生子没兴趣没特长的众人,要比有理想有激情有特长和别人都不一样的独特之人,应该要好得多吧。
 
古诗云: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现在是:
 
少小有特长,
老大都泡汤。
 
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应试的压力和兴趣的激情,到底哪个更重要?可不可以把相互矛盾转化成彼此成全,这是放在家长和孩子面前一道严肃的人生题。

微信改版了,之前点赞是点,现在是点右下角的“在看”,希望各位朋友看完后点“在看”,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喜欢本文的亲们,

请在页尾留言,点在看,转发哦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