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吃等死是你的人生最高追求吗?

百家 作者:果壳 2019-09-24 07:30:54

相信大家一定听过“马斯洛需求金字塔”这么一个东西对吧?如果没有的话,解释起来也很简单: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


金字塔的底部,是Wifi(划去)我们的生理需求,包括获得食物、水、温暖的环境,得到充足的休息。再往上,是获得安全感,获得爱,在这个基础上,人们会进一步追求自尊,以及成就。


马斯洛需求金字塔 | 东方IC


而在这些需求都被满足之后,人们会向金字塔顶端攀登,这些更高的追求,并不是物质和精神需求可以概括的,而是尽力实现我们的全部潜力,以及满足创造性的目标


这就是马斯洛所谓的“自我实现


那,什么才是自我实现呢?马斯洛自己也好像没太解释清楚。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是20世纪的美国心理学家,活跃于上世纪30-60年代,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出,通往自我超越的道路,以及最终对全人类的同情需要金字塔顶端的“自我实现”——发挥真正的潜力,成为真实的自我。“自我实现”这个模糊的概念,是否在今天的心理学语境下还有意义呢?


在现今世界重新衡量

“自我实现”


现在,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的心理学家斯科特·巴里·考夫曼(Scott Barry Kaufman)认为,我们应该重振这一概念,并将其与当代的心理学理论联系起来。考夫曼最近在介绍他新研究的时候写道:“我们生活在一个分歧越来越大、自私的顾虑以及个体对权力的追求越来越多的时代。”他希望,重新发现“自我实现”一事,或许正是当代世界急需的补药。


图 | pixabay


为此,他用现代的统计方法创造了一个测量自我实现的测试——或者更具体地说,是能够“自我实现”的人所表现出的10种人格特征。该研究最近发表在《人本主义心理学》(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期刊上。


首先,考夫曼使用了17种人格特征,对线上的被试进行了问卷调查,这些人格特征都是马斯洛认为能够“自我实现”的人所拥有的。考夫曼发现,其中有7种人格特征是多余的或无关紧要的,与其它特征没有相关性,于是自我实现的关键人格特征只剩下10种了。


接着,他改写了马斯洛使用的一些语言和标签,制作了一份现代版的30题问卷,其中每3道题测试一种人格特征。这些人格特征包括:


-     对事物持续的新鲜感(每一天的夕阳都很美)

-     接纳性(接纳自己、接纳他人)

-     真实可靠(能够坚定地做自己)

-     镇定感(面对挫折保持镇静)

-     目的性(人生有目标)

-     有效地感知现实(对现实有清晰了解)

-     人道主义精神(无私地帮助他人)

-     高峰体验(新的机会和可能性向自己敞开)

-     良好的道德直觉(对自己的道德选择有自信)

-     创造性精神(新点子、新主意)


图 | pixabay


在网上对500多人的调查中,考夫曼发现,这10个特征中的每一项的单独得分都与自我实现人格有相关性,而且它们每一项都对塑造“自我实现人格”的统一因素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这表明,自我实现人格是由10个子人格特征组成的有效概念。


被试在测试中的总得分也与他们在大五人格特征的得分(即具有更高的外倾性、宜人性、情绪稳定性、开放性与责任心)具有相关性。“情绪稳定性”的总体人格特征的表现为具有在追求目标时避免冲动的能力。这项新的测试以这种方式与已有的人格测试相对应,进一步证明了它的有效性。


随后,考夫曼转向现代的幸福理论,如自我决定理论,来测试人们在自我实现量表上的分数是否与这些当代的测量结果有相关性。果然,他发现,具有更多自我实现人格特征的人往往在好奇心、生活满意度、自我接纳、个人成长与自主性等因素中的得分更高——正如马斯洛预测的那样。


图 | pixabay


考夫曼写道:“总的来说,数据的整体模式支持了马斯洛关于自我实现的观点,即自我实现者更受到成长和探索的激励,而非满足基本需求。”


他补充道,由于马斯洛提出他的理论时,“缺乏实际证据”,而新的实验证据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支持了马斯洛的理论,这其实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追求“自我实现”

就是鼓求自我中心主义?


对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也有不少批评,常见的一条是:这种追求鼓励了自我中心主义,只关注自己的目标和需求。然而,马斯洛总是争辩说,我们只有成为真实的自我后,才能超越自我,与其他人共鸣、怜悯他人


考夫曼也对此进行了探讨,他发现,在自我实现量表中得分较高的人在与“世界的统一感”上的得分也较高,但是在“自我凸显”、“独立感”和“偏向于与自己相关的信息”上的得分并没有升高。(这是现代的衡量自我超越的两个主要因素,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David Yaden提出。)


考夫曼说,最后的这一发现支持了马斯洛的观点,即拥有自我实现人格的人能够在融入集体的同时,保持强烈的自我身份认同感和自我意识。


新数据与旧理论的矛盾


新数据与马斯洛理论的矛盾之处在于与自我实现人格特征相关的人口分布——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人格在年轻人中是罕见的、几乎是不可能的。相反,考夫曼发现,他的新量表中的分数符合正态分布(即,如身高或体重一样自然分布),而且与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因素无关。


(不过,在最新的访谈中,考夫曼表示,最新的数据显示,较大的年龄与具有更多自我实现人格特征有很小的相关性。但也算是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最新的样本已经扩大到了3000个。)


图 | 东方IC


在结论中,考夫曼写道:“希望当前的研究……能将马斯洛的动机理论与他所描述的中心人格特征带入21世纪。”


那么,这样的理论,能够帮助弥合我们分裂的世界吗?自我实现是与生俱来的,还是我们能够培养、能够努力改善的呢?


考夫曼对此表示乐观:“我认为,我们有很大的空间(通过改变你的习惯)来培养这些人格特征。”他补充道:“可以从觉察你在这些特征的得分开始,并评估你最薄弱的环节。接着,充分利用你得分最高的特征,但也不要忘记刻意留意可能阻碍你自我实现的特征。总之,觉察你的行为模式,并尽力来改变。我认为,只要你勤恳、有意志力,是能成功的。”


最后,我们可以做一下这个测试——可以对照你自己看看,你是一个能够实现人类最高需求——“自我实现”的人吗?支撑你进行“自我实现”的东西来源于何处呢?


一些问题如下:


-   我通常对现实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   我通常会将创造性的态度带入工作中。

-   我在生活中对事物的对错有清晰的判断。

-   面对生活的风浪,我沉着应对,欣然接受。

-   我坚持我自己的价值,不管环境如何改变。

-   我经常有这样的感觉:我和这个世界上的人和事物融为一体,我是这个世界中的一部分。

-   我希望能够帮助别人。

-   我希望能够达成生命中的某种使命,并对此感到责任。

-   我接受我自己的所有,包括我的缺点。

-   每次见到夕阳,都会觉得一样美,即使我见过很多次。


作者:Christian Jarrett

翻译:Amaranth

编辑:李子

编译来源:Do you have a self-actualised personality? Maslow revisited,https://aeon.co/ideas/do-you-have-a-self-actualised-personality-maslow-revisited



译文版权属于果壳,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果壳

ID:Guokr42

靠谱科普

就看果壳



果壳集体旷工去新加坡玩耍,现在果壳er来到了植物园 (Botanic Gardens) ,它是新加坡首个获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群落参与互动,来和果壳一起分享旅行小tip!


BTW,我们设置了小小的门槛,相信热爱科学的你肯定会通过考验!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在42秒内答对尽可能多的题,达到一定分数才可以加入,每24小时仅能答题一次。呼~深吸一口气,然后好好答题吧!


AI和同事们等你来玩哦~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